第9课对外开放
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史料和自主学习,了解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和分组讨论,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通过观看地图和课堂讨论,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认识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理解世界是一个整体,树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需要中国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难点: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目前,在国内坐高铁出行成了大家的普遍选择,在国际上,中国高铁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重要品牌,从泰国到东欧再到非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每次出访必向当地力荐中国高铁。技术完善、运营经验成熟、质量有保障、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享有良好声誉……中国高铁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亮点,随着“走出去”,改革开放也进入更高层次。而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初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引进来”,以经济特区为起点,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画卷逐渐铺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外开放初期的相关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对外开放
教师讲述: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开放,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
(过渡)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呢?
(二)中国为什么要开放
引入材料:
材料一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泛滥,特别是在“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下,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被横加指责,扣上卖国主义、洋奴主义、爬行主义等帽子,中国基本处于关门搞建设的状态,有关方面的认识也发生了严重扭曲。
——李家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历史性发展的科学指南》
材料二
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尼克松访华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教材,同学们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思考:对外开放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1.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逐渐走向缓和
2.国内方面:
(1)历史教训: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2)现实要求:发展经济,缩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3)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过渡)中国是如何实施对外开放的呢?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才最终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回答。
(三)中国如何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阅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并结合教材,指出对外开放初期开放的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4个沿海开放区和上海浦东,并在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1)创办经济特区
教师讲述:经济特区是在改革开放后为了集中、有效地利用外国资金及技术到本国进行生产,发展贸易,繁荣经济而设置的交通条件比较优越的特别地区,在这个地区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优惠制度,是吸收外国投资、实现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8年,设立海南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a.最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分别属于哪些省份?b.为什么要把经济特区设置在这些地方?c.设置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d.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a.这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
b.原因:这两个省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交通便利;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邻近港、澳、台,有利于吸引港、澳、台的资金。
c.设置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为了把经济特区当成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窗口。
d.经济特区“特”的表现:特别的地区;特殊的开放政策和优惠制度。
(过渡)这些地区成为特区后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以最早成为特区的深圳为例一起来见证。
材料四
从1976年开始,“逃港”事件和人数逐年大幅增加,在1978年、1979年达到高潮。与文革期间相比,此时“逃港”群体更为广泛,不少普通市民、基层干部,甚至一些十多岁的中学生都加入到这个队伍。珠三角“偷渡”成为公开的秘密。哪家有人“偷渡”成功,家人不仅不避嫌,反而在外人面前炫耀,更有好事者会大摆筵席,放鞭炮以示庆贺。
——王梦悦:《震惊中央的“大逃港”风潮》
材料五
对外开放前的深圳
对外开放后的深圳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对外开放前的深圳,只是一个贫穷的小渔村,一片荒芜,人民生活窘困,很多深圳人冒着生命危险,或爬火车,或乘小船,或只身游水,不顾一切逃往香港。但从80年代开始,很多外地人丢掉铁饭碗到深圳去发展,深圳成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施展抱负的舞台。这一切都源于对外开放带给当时的深圳巨大的变化!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可以这样记忆: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海)。1985年,又相继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浦东新区
为了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标志: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1990年起)
展示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让同学们指出对外开放的大致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a.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b.对外开放格局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a.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技术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农业条件好等。
b.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点—线—面,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全方位: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多层次: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推进,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
宽领域: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过渡)江泽民同志曾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只有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才能“走出去”;只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接触国外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外国大企业的运作方式、管理经验。“引进来”是“走出去”的基础,“走出去”是“引进来”的目的。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就是在“走出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2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入世“
教师讲述: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前身是关贸总协定,目前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我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中国2001年12月11日入世。
宗旨:以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实质: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统一的市场。规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经济发展原则和非歧视原则等。
教师讲述: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期间经历了15年的艰难历程。
材料六
中国的对外贸易90%是与WTO成员国进行的。中国加入WTO后,由于与成员国之间贸易障碍的减少和消除,会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继续迅速增长……加入WTO后,中国就可以根据WTO的规则反对各种歧视性贸易政策。此外,加入WTO后,中国也将从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中受益。这些都给中国提供一个有保障的发展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环境。
——刘松柏:《全球化、WTO与中国经济》
材料七
外贸贡献迅速提高。占世界贸易比重从0.8%提高到6.7%,对世界贸易贡献从不到1%扩大到11%,并成为美国的第三、欧盟和日本的第二、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使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真正变成现实。目前,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达20%,海关税收占全国税收的17%,就业人数超过一亿。
——杨正位、桑佞、王家宝:《中国外贸成功之路》
教师设问:如此的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WTO呢?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参考答案: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教师总结:加入WTO,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场带来的机会和好处,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良好时机,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但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熟悉并遵守经济全球化的规则,积极参加国际竞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系统学习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通过开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城市、内地省会城市、沿边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对外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走出去”打下良好的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WTO就是在“走出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充满了机遇,也遍布着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才能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板书设计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什么是对外开放?
(二)中国为什么要开放?
1.国际方面
2.国内方面
(三)中国如何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