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三节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这一地区的经济特点,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基本情况;
3.运用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1.黑种人的故乡
南非黑人总统曼德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 6 亿多人,百分之90以上是黑种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
加纳的酋长
黑种人的故乡
一、地理位置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面积的五分之四。
本区海岸线平直,半岛和岛屿很少;东面有著名的马达加斯加岛,西面大西洋沿岸有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非洲大陆西南端有著名的好望角。
2、该区有40多个国家。5亿多人口,其中黑色人种占绝大部分,该区是世界黑人的故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北面是非洲北部,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地理位置
二、高原大陆与裂谷和盆地
1、高原大陆:
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东部和南部地势较高,海拔多在1000-2000米,自北而南分布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地形特点
A
B
C
D
E
F
G
H
2、东非裂谷带
由于地壳运动造成断裂而成。
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东非高原,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
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并有许多火山分布。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死火山),海拔5895米。
在裂谷带的底部有许多狭长深邃的湖泊,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
东非高原西部有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它是盆地凹陷而成,为非洲最大的湖泊。
3、刚果盆地
在非洲中西部的一个地势较低的刚果盆地。刚果河(扎伊尔河)流经盆地,由于流经赤道附近的多雨区,河流水量很大。
河流穿过高原峡谷时,形成许多瀑布,水力资源丰富。东南部的赞比西河上游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驰名世界。
国家和 地区
非洲现有53个独立的国家。在地理上,习惯把非洲按地理方位分成北非、东非、南非、西非、中非五个部分。
1
2
3
4
5
三、热带气候和热带景观
1、赤道横穿中部,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20℃以上,为热带气候,同北非地区大致相同,所以整个非洲又被称为“热带大陆”。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要比北非丰富得多。
2、主要气候类型和景观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茂密,四季开花结果,是一片常绿的热带“王国”。森林中有种类繁多的鸟类和猿猴类动物。
热带草原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农业季节性强。动物有迁徙的特征。
干湿季及野生动物图
四、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1、矿产资源丰富,不仅矿产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2、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在世界上,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扎伊尔的金刚石、赞比亚的铜矿、南非的铀矿等均居世界前列。
石油比不上北非丰富,但几内亚湾沿岸的石油也丰富。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地。
五、黑人的故乡
1、本区有5亿人口。90%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称“黑非洲”。
此外,本区还有外来移民的阿拉伯人、欧洲人和亚洲人。
历史上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
2、在历史上,欧洲殖民主义者曾先后侵入非洲,掠夺黄金、香料、象牙等;后来又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把黑人运往美洲贩卖。到了19世纪70年代,广大的非洲大陆先后被英、法、葡、西、比等国强占和瓜分。
3、二战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到1990年3月,撒哈拉以南的由白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
4、1994年5月,南非第一次黑人被选为总统,黑人终于站起来了,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主义者的统治与压迫,黑人和白人一样成了国家的主人。
六、积极发展民族经济
自15世纪以来的大约 500年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占领和疯狂掠夺,沦为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市场,很多国家形成了过分依赖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的“单一商品经济”。
“ 牛岛 ” ——马达加斯加
铜矿之国——赞比亚
非洲石油大国——尼日利亚
中非粮仓——喀麦隆
骆驼王国——索马里
刚果(金)——世界原料仓库(铜、钴、钻石、黄金等)
铝矿之国——几内亚
咖啡故乡——埃塞俄比亚
花生之国——塞内加尔
长绒棉之国——苏丹
钻石之国——塞拉利昂
可可对加纳经济的重要性
进口
出口
交通设备及机械
33%
杂类制品
23%
食物11%
化学物品10%
燃料10%
其他10%
原料3%
可可61%
木材 矿物 22%
其他17%
1、本区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绝对优势,成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地区。
单一商品经济是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畸形发展,主要表现为:
(1)个别面向出口的农矿产品得到片面发展;
(2)有关国计民生的粮食生产十分落后;
(3)加工工业更加薄弱。
2、许多国家独立后正逐步摆脱殖民主义经济的束缚,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由单一经济转向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3、南非共和国是非洲南部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七、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撒哈位以南更高达30 ‰
2、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剥削,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很低。
思考:本区如何解决粮食、环境问题?
尼日尔造型独特的泥垒谷仓
出路何在?
1、协调人地关系,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尽快走出殖民阴影,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博茨瓦纳——20多年来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成为人均收入2800多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
跃居中等收入国家的博茨瓦纳
科特迪瓦—— 可可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咖啡产量居非洲第一。为减少对可可、 咖啡的依赖,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粮食、油棕、 橡胶等农产品的多种经营以及旅游业、水产业等,初步改变了单一经济带来的种种问题,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创造了奇迹。
创造奇迹 的 科特迪瓦
几
内
亚
湾
小结:1、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共性与差异
共性:
地形“高”(以高原为主)、气候“热”(以热带气候为主)、政治地图变化大“觉醒”(殖民地变为独立国)、单一商品经济转向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等。
差异:
北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形类型 单一 多样
主要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草原气候
气候特征 炎热干燥 炎热多雨
植被类型 沙丘、戈壁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矿产资源 石油、磷矿等 金、铝土、铜、金刚石
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语言 阿拉伯语 语种多而复杂
小结: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区域地理特征
(1)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矿产资源、草场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和动物资源等等。但由于过去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影响,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本区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成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地区。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3)本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过高,生产力水平又较低,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这里已成为世界上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小结:3、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知识结构表一
小结:3、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知识结构表二
课堂检测
1.课本P.62活动第一小题、第二小题;
2.课本P.65活动第一、二、三、四小题;
3.课本P.66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