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 四 单 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一、人类的起源学说神创论
外星起源论
进化论
……达尔文达尔文的进化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达尔文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Onthe Origin of Species)》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小资料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
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
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 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云南省猩猩 生活在亚洲的加丽曼丹
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讨论:1、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里?生活方式如何?
2、为什么人类数量增加的同时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呢?
3、类人猿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
二、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比较1、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里?生活方式如何?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中。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 交流。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2、为什么人类数量增加的同时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呢?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 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个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3、类人猿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人与类人猿的比较臂行直立行走可以使用工具
但不能制造能制造和使用
简单或复杂的工具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脑容量大(1200mL)
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 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演化成为人类呢?森
林
古
猿树栖生活转到下地生活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类人猿人类环境变化 森林大量消失从猿到人的重要变化:
1、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3、能够使用火
4、脑的发达
5、语言、文字的产生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露西少女上肢较细下肢粗长,运动方式应为直立行走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人类的起源: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2、人类起源于__________森林古猿3、原因_____________环境变化4、证据_______化石小结达尔文海猿说人们普遍相信,我们的祖先是由猿类逐渐进化而来的。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和当代考古成果,我们可以大致地列出一份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时间表,即:古猿,生活于800万至700万年前;南猿,生活于420万至100万年前;猿人,生活于170万至20万年前。不幸的是,在这条漫长的时间链上,有段化石空白期:古猿与南方古猿之间空缺280万年。在这段空缺时间里,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人类起源的过渡性生物的化石,这就给传统的人类起源理论“人是从灵长类生物进化而来的”留下了疑团。1960年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里。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史上,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哈代指出:地质史表明,400万至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求生,从而进化成了海猿。几百万年之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了水中生活的海猿又重返陆地。它们才是人类的真正祖先。这就是震世骇俗的“海猿说”。
由于海水的压力和浮力,海猿在海洋中进化出了后腿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这就为再次登陆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乃至于发展语言准备了条件。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得以超越其他猿类,进化成为地球上的真正的主人。 “海猿说”进一步指出:人的许多生理特征,同其他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迥然不同,而与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倒是十分相似。依据论点
1、人类具有光滑的皮肤。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身体体表都生长有浓密的体毛,唯有人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光滑。
2、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皮下脂肪,这一点,也明显地不同于陆生灵长类动物,而与水生哺乳动物相近。
3、人类通过泪腺分泌泪液以排出盐分,控制体内的盐分平衡,这也是水兽所具有的特征,而在灵长类动物中确实是绝无仅有的。
4、人类所具有的正面性行为,通过出汗散发体热的现象,也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大相径庭。
5、妇女在水中分娩没有痛苦,而婴儿也喜欢水,并有游泳的本能,这也说明人类与水的关系非同寻常。6、除人类外的灵长类动物对盐类有着精准的摄入把握,而且在缺少盐时会表现出焦躁的行为。这一点人类与他们不同,而和海豚,海豹等海生哺乳动物相同。
7、海豚在出生时,也是由一个充当“接生婆”的海豚来迎接小海豚。
8、人喜欢吃鱼,贝类等水生生物,而猿猴则不。鱼类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发育有益。国外一位著名营养生物化学权威曾指出,人之所以进化到现在的程度,食用鱼是很重要的原因。
9、世界不少地方曾发现人面鲤鱼,面部酷似人类。
10、人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称为“潜水反应”的现象: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管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此时,饱含氧气的血液不再输入到皮肤组织,骨肌和其他器官,而全部集中到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机体中心大脑和心脏,使它们的细胞得以在几十分钟的时间不致死亡。这种现象与海豹等水生动物的潜水反应十分相似。1、下列不是人类直立行走的特征是(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产生语言 D、脊柱呈S形
2、下列不属于“东非人”的特征是( )
A、人工取火
B、直立姿态接近现代人
C、上下肢明显分工
D、能使用各种石器CA思考 3、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思考 4、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约有110个氨基酸。用氨基酸序列测定法分析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与人的差别个数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各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最远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