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6-16 17:5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是(   )
A.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B.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畜量
2. 情森森,雾蒙蒙,浓烟锁重楼.秸秆之烟天上来,问君开车几多愁.互相见,泪朦胧,灰飞烟灭几时休.”这是人们面对焚烧秸秆发出的无奈之语,下列除了哪项外,均属于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
A. 污染空气,破坏环境
B. 破坏土壤结构,烧死有益微生物
C. 产生烟尘,影响健康
D. 没有合理回收,浪费资源
3. 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成胁人类自身
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4. 为了保护生物圈,我们应该(   )
A. 使用无磷洗衣粉 B. 拒绝使用一次性购物袋
C. 废电池不乱丢 D. 以上都正确
5.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6. “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   )
A. 建立黄河森林公园 B. 创建全国生态城市
C. 关闭重污染企业 D.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7. 人类活动使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主要是工厂排放的烟雾、机动车排放尾气造成的
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但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D.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8.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环境更宜居”,下列措施符合“生态淮南”理念的是(   )
①将垃圾分类处理 ②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   )
A.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B.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
C.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
10. 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 碳元素 B. 二氧化碳 C. 碳酸盐 D. 有机物
11. 进入20世纪后,每年都有野生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发,野生动物出现生存危机
B.传染病蔓延,野生动物死亡率增加
C.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D.天敌逐渐增多,野生动物竞争加剧
12. 在下列环境问题中,通过食物链引起危害的是( )
A. 酸雨 B. 臭氧层空洞 C. 温室效应 D. 废电池的污染
1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我们国家减少了空气污染,我国就不会有酸雨的危害
B.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灾的主要原因是长江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
C.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D.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受到的危害最严重
14. 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温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定时给甲盆喷洒清水,给乙盆喷洒与清水等量的模拟酸雨,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变量是( )
A. 酸雨 B. 温度 C. 光照 D. 空气浓度
15.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B.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C.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
16. 绿化荒山,利于调节气候,减少空气污染。下列适合的做法是(  )
A. 全部种植松树 B. 种植多种本地植物
C. 植树最佳季节是夏季
D. 移栽时必须保留完整树冠
17.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B.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不需要保护
C.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不会产生影响
D.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18. 我国北方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冬季养殖可以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B. 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和二氧代碳
C.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和二氧化碳
D. 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
19. 当你发现有人滥杀青蛙、偷猎鸟类,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林木时,最好的措施是(  )
A.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将这些人抓住,送往公安局惩处
D.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
20.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②要致富,砍大树③若要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④见毒蛇就打死它⑤退耕还林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其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 ①②⑥ B. ①⑤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⑥
二、非选择
21.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必须按生态规律办事,不能以牺牲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所以,首要的任务是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1)从生态因素上来看,改善西部环境首先必须解决________资源的问题,它属于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__因素。
(2)“退耕还林还草”是保护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改善生态平衡,实现__________发展战略。
(3)近年来,北京沙尘暴成灾,启动京津风沙治理工程是必然选择。在京北地区植树造林,以乔灌结合搭配为原则,减少单一林种,原理是防止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少,________简单,导致生态脆弱。
22. 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 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如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________ 吸收进行。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 ;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___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上海世博会期间,“低碳”元素不断体现,“空气树”、“无石化能源汽车”等成为游客谈论的焦点.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低碳”实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 焚烧处理农作物的秸秆 B. 坐的士替代坐公交上学
C. 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 D. 过节时燃放大量烟花
(4)“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如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班),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两件事情?
23. 如图所示为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任写一项),图中所示的分解者主要为腐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而生物生存所需的非生物环境有________?(任写一项)。
(2)写出其中一条捕食食物链: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分解者能将猪粪、人粪等分解成无机物以供给农作物再利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该生态系统所有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级________? 。
(4)如果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DDT(DDT难以分解,会随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BBADA 6-10 DCBDB 11-15 CDAAA 16-20 BABDB
21. (1)水 非生物 (2)生产者 自动调节 可持续
(3)生物种类 结构
22. (1)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2)细菌、真菌;消费者
(3)C
(4)节约纸张;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焚烧垃圾;尽量使用手帕而不使用纸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23. (1)农作物;人;细菌;真菌;光
(2)农作物→猪→人
(3)递减
(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