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望淮山
黄庭坚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注】三径: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1.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寒 食
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①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②。
【注】①淳化二年,王禹偁因抗疏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②撰碑钱:替别人写墓志铭所得的稿费。
3.“稚子就花拈蛱蝶”一句写得精妙传神,请简要赏析。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①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
5.分析“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的表达技巧。
6.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中“白头”“白首”抒发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早发昌平岛①
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②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③,心赏独泠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在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前往贬所途中。②鸣榔,击打船桨,指船出发。③魏阙,代指朝廷。
7.请简要赏析颈联中“冲”“溢”二字的妙处。
8.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五、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郭 纶①
苏 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②,看君飞矢集蛮毡③。
【注】①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河西弓箭手,屡战有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三班借职(宋代武臣的最低职级)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犹过目,观看。③蛮毡:毡帐,借指来犯的贼寇。
9.请简要分析诗中郭纶这一人物形象。
10.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 / 2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答 案
一、【答案】
1.对比,将离家时的装束(风裘雪帽)和现在的景色(紫燕黄鹂)进行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流逝,暗含离家已久,思念家乡之意。触景生情,引出下面的人生感慨,也为最后一联的写景抒情埋下伏笔。
2.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隐居的愿望;运用联想和想象(虚写),描写家乡夏日傍晚的景象,表达思乡之情;“三径”运用蒋诩的典故,表达了隐居的愿望;“乱蝉嘶罢柳阴阴”以景结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隐居的愿望,含蓄蕴藉,余韵悠长。
二、【答案】
3.此句描写的是小孩子慢慢靠近花朵轻拈蝴蝶的景象。其中的“就”字写小孩子为捉蝴蝶而慢慢靠近的动作,“拈”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小孩子捉蝴蝶时动作的轻、慢。诗人通过动作描写尽显儿童的天真之态。
4.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山里风光的喜爱,暗含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惆怅,同时也能洒脱看待的感情。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小孩子捉蝴蝶,人家系秋千,雨后郊原新绿,巷陌春阴禁火等画面,透露出安静祥和的生活气息;尾联写自己官位清闲,劝解自己不要惆怅,还可用替别人写墓志铭所得的稿费换取酒钱的洒脱之情。
三、【答案】
5.①色彩对比鲜明:“绿”而曰“暗”,极写柳叶之密,柳色之浓。“红”而曰“酣”,写落日映红荷,红颜似醉。②视听结合浑然一体:鸣蝉隐绿柳,不见其形,但闻其声③拟人:“红”而曰“酣”,把荷花拟人化,令人联想到美人喝醉了酒,脸庞儿泛起了红晕如美人醉酒,娇媚动人。
6.①对韶华易逝的慨叹:诗人三十二年后重游西太一宫,“白头”,与“绿暗”“红酣”的美景对照,引起诗人心中无限波澜,表达对岁月流逝之快的感慨。p②对亲人的思念眷恋:眼前陂水想到江南春水,含蓄地表现了抚今追昔、思念亲人的情感;③初游到重游,白发已满头,亲人已不在身边,表现了对当年父兄同游之乐的无限怀念与眷恋。
四、【答案】
7.(1)“冲”字写出了长岛上雾气蒸腾、直冲云霄的气势,“溢”字写出了水面上波光粼粼、水天相接的阔大场景。“冲”“溢”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景象的宏大与壮阔。
8.①二三两联通过写海景之壮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②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虽然被贬但依然心怀朝廷的忠君爱国之情;③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自己被贬的痛楚之情。
五、【答案】
9.①本领高强,是河西猛士,使用如椽大铁槊,善飞矢杀敌,屡建战功。②有勇于担当、奋勇争先、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截发愿作万骑先”,说明郭纶希望截发为信,愿作痛击贼寇的万骑先锋。③怀才不遇,赋闲无亊,本领高强的英雄无人赏识,只能曰暮在渡口闲看渡船。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的仰慕,对英雄失路的怜惜和对贼寇入侵的痛恨,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解 析
一、
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三径里”结合
注释可知和蒋诩有关,此处用典,表达了诗人隐居的愿望;“想见”表明所写为想象之景,是虚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末句“乱蝉嘶罢柳阴阴”为写景,以景结情,表达思乡念家之意。据此整合分析即可。
【题型】诗词鉴赏
【难度】一般
二、
4.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诗歌注释、标题、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作答。组织答案时,要先概括全诗情感,再结合诗句逐点分析。从本题来看,前三联即可看出作者对山里风光的喜爱,暗含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惆怅,同时也能洒脱看待的感情。
【题型】诗词鉴赏
【难度】一般
三、
【题型】诗词鉴赏
【难度】一般
四、
【题型】诗词鉴赏
【难度】一般
五、
【题型】诗词鉴赏
【难度】一般
-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