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科目 历史 七 年级下册 编号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姓名:————————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知道这同时表明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明清时期边疆出现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反击,捍卫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巩固的史实,知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
掌握郑和下西洋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不同影响,得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我们应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了解明朝领先世界的科技著作和明清时期出现的我国四大名著,青少年应增强文化自信,并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多做贡献。
【自主学习】
1.明清时期的朝代更替:
(1)明朝建立: 1368 年, 朱元璋 (明太祖)定都应天,年号洪武。(2)覆亡:1627年,陕西等地饥民揭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1644年 李自成 率农民军进入长安, 崇祯 皇帝自缢,明朝宣告覆亡。(3)满洲崛起:17世纪初,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形成满族。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 皇太极 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 北京 ,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
2.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朝:政治上:朱元璋: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利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把军队调兵权和武将任命权统归兵部。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镇压百姓,设立廷杖制度惩处大臣。明成祖成立东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政治上:雍正帝设置军机大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
拓展:设立和废除丞相的皇帝分别是 秦始皇 、 明太祖 ,先后存在1500多年,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表明皇权不断加强。清政府会盟、联姻、建造避暑山庄等的目的是 巩固统治 。
3.边疆危机及中国人民的反抗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抗倭,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1662年,郑成功从 荷兰 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 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 《尼布楚条约》 ,划定了双方东段的边界。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蒙古: 康熙 皇帝率军在乌兰布通大败叛军,粉碎准噶尔部贵族叛乱。(2)新疆: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 大小和卓兄弟 叛乱。清朝重新统一新疆,后设 伊犁将军 有利于巩固西北边疆。1771年,西迁的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3)西藏: 顺治帝 赐予五世达赖“ 达赖喇嘛 ”封号, 康熙帝 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政府册封。1727年雍正帝设立 驻藏大臣 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意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5.清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皆重视农业发展,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当时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的商帮,如晋商和徽商。
文化
秦长城西起 临洮 ,东到 辽东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 ,东到 鸭绿江 ,防御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匈奴族 、 蒙古族 。
晚明科技著作
作品 作者 地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我国古代总结性药物学著作
《天工开物》 宋应星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清四大名著及作者: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西游记》 、 《红楼梦》
7.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1)背景:明初社会安定, 国力强盛 (2)概况:从 1405 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 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一带。(3)意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 半个 多世纪。加强了中国与 亚非各国 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开创了 西太平洋与印度洋 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闭关政策(1)含义:对贸易进行 严格限制 (2)原因: 盲目自大的观念和对沿海人民出海集聚抗清力量的恐惧(3)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汉、唐、宋、明的对外政策及相关史实、共同作用;清朝的对外政策及影响,对比不同的影响,你有什么启发?
汉唐宋明实行对外开放:汉:丝绸之路的开辟;唐: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宋:设立市舶机构;明:郑和下西洋。
共同作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国家的强盛。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探究二
举例说明新疆、西藏、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
新疆: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属中央。
唐朝时,政府先后在新疆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
西藏: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唐穆宗史设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时设立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事务。
清朝时,确立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立驻藏大臣,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台湾:三国时,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
清朝时,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中考链接】
一、选择题
1.(2018·潍坊模拟)君主专制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①西周的分封制②贞观之治③明朝废除宰相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18·潍坊模拟)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B.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C.简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3.(2018·德州模拟)某历史人物的祠堂有“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其对联反映了历史上哪位英雄人物的事迹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岳飞 D.戚继光
4.(2018·临沂模拟)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逐了殖民势力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维护了国家主权 D.巩固了清朝海防
5.(2016·青岛一模)新疆古城西域,自西汉起归入中国版图。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周边国际环境和深刻的历史原因,分裂与反分的让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主张分裂新疆的的势力把新疆称为“东突”。下列与加强对新疆管辖无关的人物是
A.张骞 B.乾隆 C.戚继光 D.左宗棠
6.(2018·济南一模)侯杨方《盛世启示录》中记述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航行于松花江,巡视至吉林乌喇(今吉林省吉林市)……此次行程非常艰难……冬雪之时,沙结冰坚;夏雨,泥深淤阻,康熙帝此次行程的任务是
A.抵御沙俄入侵 B.收复台湾 C.平定少数民族叛乱 D.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领袖
7.(2018·青岛一模)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费正清评论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 B.大兴“文字狱 C.闭关锁国政策 D.八股取士
8.(2018·潍坊模拟)毛泽东曾评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的。”下列事件发生在康熙皇帝在位时的有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②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回台湾③册封班禅额尔德尼④雅克萨之战抗击
沙俄侵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2018·滨州模拟)西藏是我国领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管辖。下列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管辖。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是( )
A.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B.清朝规定历代达赖、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0.(2017·临沂一模)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设置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明朝时设“都司”“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辖清王朝进一步加强了治理。下列措施中,属于清朝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的有
①册封达赖、班禅②设置驻藏大臣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④设立伊犁将军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18·湖北咸宁)8.下表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哪一地区自古就是中国不分割的领土?( )
朝代 史料
唐朝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元朝 元政府设置宣政院
清朝 建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南海
12.(2018·湖北孝感)9.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他们中有:卧薪尝胆的勾践;徙木立信的商鞅;勇开新路的张骞;精忠报国的岳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下列英雄人物按出生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A.③①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14.将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厂卫制 ④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5.(2018·四川自贡)12.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16.(2018·江苏淮安)13.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宣政院 ②设西域都护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台湾府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17.(2018·江苏泰州)14.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①文成公主人藏 ②玄奘西行 ③郑和下西洋 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8.(2018·山东青岛)21.2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材料中的“丝路人”包括( )
①张骞 ②戚继光 ③玄奘 ④鉴真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9.(2017·济宁模拟)中国从古到今,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秦始皇 郡县制
2)这个新皇帝和西汉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都加强了思想,其各自的措施是什么?且都设置了监察职位,请分别列举一例。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御史大夫;司隶校尉。
材料二 昔日醒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登科后》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制度叫什么。其到了明清之后,开始僵化,请写出其僵化的表现。
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
材料三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 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4)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它标志着什么地区从此成为国家的正式行政区?
行省制度 台湾、西藏等地区。
材料四清朝.... 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进行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5)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另一方面,清朝时期,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标志是哪个机构的设置?
闭关锁国政策 军机处
12、(2017 .滨州模拟)我国是一个统 的多民 族国家, 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城各国在哪一历史事件后纷纷归附汉朝。西汉政府专门设立的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 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央。
材料二 ?鲜卑改汉姓??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孝文帝改革 促进民族融合,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3)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行省制度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统治,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分别举一例即可)
设立伊犁将军;设立驻藏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