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17 09:2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态度;(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4)万隆会议;(5)“求同存异”方针及影响;(6)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知识,了解当今国际环境,从而更好的学习本课知识。
(2)实施师生互动,培养同桌合作探究的方法。
(3)学生在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探究中,掌握史料分析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在外交舞台上真正站起来了。感受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和魅力,体会“求同存异”中包含的宽容、谦虚、尊重的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难点:建国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攻击和诽谤的原因。
*
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大陆军事包围示意图
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禁运封锁
军事上武力包围威胁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废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在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政策,就是宣布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2月,
1950.2.4日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总理会晤
缅甸总理吴努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会谈
*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这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周恩来总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参加国看这次会议有什么特点?

会议的中心议题(主题)是什么?

参加会议的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怎样?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
“求同存异”方针
(万隆会议)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1954年访问
缅甸
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万隆精神,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团结合作,共绘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蓝图。我相信,在亚非发展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这次亚非峰会,将成为亚非合作的新起点,将作为亚非关系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
??????????????????????? ?——胡锦涛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
2005年4月,万隆会议
召开50周年
*
联合国为周恩来降半旗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的外交官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   他说:“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3.亚非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建交
(1949-1955)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2、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印度 C 苏联 D 蒙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早提出这五项原则的中国领导人是
A 朱德 B 毛泽东 C 陈毅 D 周恩来
A
C
D
4、在5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求异的。”这次会议是
A 开罗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26届联大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 亚非会议 ② 日内瓦会议
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 与苏联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C
D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A
7.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攻”“和为贵”等思想,这一思想在当代的体现是(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8.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