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常见的量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常见的量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19 21: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量的说课稿

教材分析
复习课是学生学习某一阶段数学知识后,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复习“常见的量”是数与代数第三部分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整理,二是改写。系统掌握各种常见的量及其常用单位可帮助学生从数量关系角度更清晰的认识和描述现实世界。
教学重点:整理常见的量及其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 有效突破名数的改写,特别是复名数
教学法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我将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进入复习情景,指导学生运用列表复习策略,对于常见的量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运用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方法,交流整理,取长补短。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课堂开始,我会用多媒体展示“王马虎”同学的一则日记,并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
(6月29日晴,早晨6:30我被急促的闹钟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服、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然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冲出家门,路上肚子饿,又用3角买了一个面包吃。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的早读,上午三节课过后,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的真过瘾!)
师:(看着下面的同学开始躁动)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累积,很快就会发现日记中出现的单位使用不恰当,由此,我便引出本节课内容:常见的量(板书)
二、系统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师:同学们能找出日记中出现的计量单位吗?
(这时,学生会顺着日记说出各种单位:厘米、小时、升、千克……)
师:大家说了那么多计量单位,有的还重复说了,想想看会有什么感觉?我们怎么才能清楚说出各种量?(这是我会跟学生一齐把单位分类,有序系统的进行复习)
师:现在请同学小组合作,整理一下日记中出现了哪些量?是分别是计量什么用的?你知道常用的单位有哪些?进率各是多少?
(在学生开展交流讨论的同时,我会主动走进他们的学习活动中,倾听学生的讨论,并对总结不完善的小组进行指导)
接着,我会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结果,一个小组汇报一个量,并引导学生对常用单位进行表象的构建,我们说1平方厘米就如拇指甲片大小,估计教室面积是多少?该用什么计量单位等等。
学生汇报同时,我会结合板书呈现各个量的常用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对学生容易忽视或混淆的单位和进率进行补充和强调,如1km2=10ha,1ha=10 000m2,1世纪=100年,1年=365天(闰年366天),平年闰年的计算,大小月的区分等等。
师:看看这么多的单位进率,我们能不能找到诀窍更好的理解记忆呢?
(从线面体方面纵向关联各个单位的进率,同时从表格中横向得出一般规律:长10面100体质1000)
三、针对练习,巩固加强
师:同学们是不是都掌握好常见的量呢?做P88练习一试试看(检测过后对个别错题进行分析)
师:看来单位的认识是难不了我们同学的了,那同一种量的不同单位改写有怎样呢?敢不敢挑战?
(学生独立完成P87做一做,再小组交流解题思路)
请同学介绍做法:以2050m=( )km( )m为例,有两种解题方法,①包含思想 ②除法余数 同时拓展2050m=2.05km,分辨单名数改写和复名数改写,再以4.6吨=( )千克=( )吨( )千克进行加强(提倡一题多解,突破教学难点)
结合P88练习第二题进行巩固(只对个别错题进行讲解)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列表归纳,理清了各种常见的量(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人民币)的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并掌握对同一量的不同单位进行名数改写的多种方法,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