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材料题训练(1)
一、19世纪末和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两次战争的名称分别叫什么?战争的结果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各有什么不同?
?
二、1898年—1911年为挽救民族危机出现的三次高潮性事件是什么?指出与其相对应的阶级派别,从他们的探索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临民族危机,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结果如何?
?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探索。请回答: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进步意义有哪些?
?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伟大业绩是么?
?
(3)上述两次探索的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两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最后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激起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中国人民在1945年9月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
二、(1)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2)启示:无论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者民主革命派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但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
四、(1):探索: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2)探索:领导辛亥革命。功绩: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3)结果: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中考历史材料题训练(2)
1、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演讲时说:“革命为唯一法宝。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施共和。”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又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的救国手段和实现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
(2)材料二中,孙中山明确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
?
(3)综合两段材料,你认为孙中山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品质?
?
2、1911和1919年中国发生了两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哪两次革命运动?各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
3、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哪个组织的纲领?写出其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2)该组织成立的基础是什么?
?
(3)该组织的性质如何?
?
(4)该组织的成立有何作用?
?
(5)文中“建立民国”后来被阐发为什么?
?
(6)上文有何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
4、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它由谁颁布?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
(2)结合有关史实,概述该文件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命运
?
(3)该文件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命运主要说明的什么?
?
参考答案
1、(1)暴力革命手段。目标: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本阶级共和国。
(2)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3)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救国主张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
2、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1)1905年、东京、中国同盟会
(2)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5)民权主义
(6)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该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2)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中考历史改错题训练(1)
以下是某同学所作“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闻发布会”的文稿,其中有四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过来。
哥伦布是英国航海家,他一心一意想寻找到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他得到葡萄牙王室的资助,率领三艘帆船,共87名船员,一直向西航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横渡了太平洋,到达了亚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从此,新旧大陆之间的隔绝状态被打开了。
错误:英国???? 改正:意大利
错误:葡萄牙?? 改正:西班牙
错误:太平洋?? 改正:大西洋
错误:亚洲???? 改正:美洲(中美洲)
改错题 以下各题表述中各有两处不符合历史史实,请找出错误之处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改正处写上正确的内容。
34.恩格斯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为纪念文艺复兴运动,小明自编了一段剧本: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神曲》,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文艺复兴充分体现了“民主科学”的指导思想。
错误一:莎士比亚
改正:但丁
错误二:民主科学
改正:人文主义
?
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用推荐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错误:推荐
改正:考试
17世纪英国通过《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错误:《人权宣言》
改正:《权利法案》
?
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权利法案》,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错误:《权利法案》
改正:《独立宣言》
?
古代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上第一步体现完备的法典。
错误:古代埃及
改正:古巴比伦王国
?
拿破仑为巩固封建统治颁布了《民法典》等法律文献。
错误:封建
改正:资产阶级
?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错误:《马关条约》
改正:《辛丑条约》
?
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是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连云港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又一次主力决战。
错误:连云港
改正:徐州
?
为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我国确立了和平统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对台方针。
错误:民族区域自治
改正:一国两制
《人权宣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献。
错误: 英国
改正: 法国
?
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有关“资产阶级革命”的学习小结,其中有五处知识性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过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外,还有旧贵族。革命中,英国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表明英国最终确立了总统制的资产阶级政权。正如学者所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纳西比战役是它的关键转折点,美军打败了英军,迫使英军5000多人投降。在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屁尔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他还多次打败了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
错误:旧贵族??? ?改正:? 新贵族??
错误:人权宣言?? 改正: 权利法案?
错误:总统制 ????改正:君主立宪制???
错误:纳西比战役 改正: 萨拉托加战役
错误:罗伯斯屁尔 改正:? 拿破仑?????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错误: 巴黎公社
改正: 十月革命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人民宪章》的发表。
错误: 《人民宪章》
改正: 《共产党宣言》
?
一位同学在笔记中写到: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奴隶交纳一笔赎金即可得到一块耕地,从此美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错误:美国南北战争
改正:俄国1861年改革
错误:美国
改正:俄国
历史诊所:找出题中错误的表述并改正。
学习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将闹出笑话。下面是马氏两兄弟“马虎”和“马大哈”就明治维新的对话,其中有五处错误,请你改正。
马虎:“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1853年,英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威胁日本于次年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大门因此被迫打开。日本真是太霉了!太霉了!”
马大哈:“虽说日本倒霉,但日本不甘沉沦,鉴于当时的形势,日本进行了改革。这场改革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禁止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在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向中国学习,发展教育。日本因此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亚洲强国。”
马虎:“弟弟,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改变落后面貌,就必须进行改革!”
马大哈:“对,要改变落后面貌,就必须进行改革。哥哥,你太有才了!”
错误一:资本主义;
改正:封建;
错误二:天皇;
改正:幕府将军(将军);
错误三:英国;
改正:美国;
错误四:禁止;
改正:允许;
错误五:中国;
? ?改正:欧美。
中考历史改错题训练(2)
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新经济政策实施。
错误:新经济政策实施
改正: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
1939年,德国进攻荷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错误:荷兰
改正:波兰
?
莫斯科保卫战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错误:莫斯科保卫战
改正:日本偷袭珍珠港
?
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错误:莫斯科保卫战
改正:斯大林格勒战役
?
同学们在湘潭能买到可口可乐、麦当劳等著名饮料,表明世界出现了经济多极化化的趋势。
错误:多极化
改正:全球化
?
为了摆脱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错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改正:实施罗斯福新政
?
1992年非洲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错误:1992
改正:1960
1990年埃及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错误:埃及
改正:纳米比亚
?
中东地区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以色列问题。
错误:以色列问题
改正:巴以冲突
?
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改正:新经济政策
?
1919年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九国公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错误:《九国公约》
改正:《凡尔赛和约》
?
原子能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错误:? 原子能
改正: 电子计算机
?
历史诊断:找出题中错误的表述,并改正
以下是九年级一班小李同学在学习了俄国(苏俄、苏联)历史知识后所写的感想。请指出其中的几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彼得一世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客观上帮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一战”后期,列宁领导了著名的二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2年底,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乌克兰和乌兹别克。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轻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1)错误:彼得一世
?? ??改正:亚历山大二世
(2)错误:二月革命
?? ??改正:十月革命
(3)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改正:新经济政策
(4)错误:乌兹别克
?? ??改正:白俄罗斯
(5)错误:轻工业
???改正:重工业
?
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中央电视台2012年“春晚”某小品情景: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刺杀秦始皇。
错误:战国末期,荆柯刺杀秦始皇。
理由:战国末期,秦国的国王称为秦王;秦始皇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的称呼。
22.余枫指着图11说:连环画《老孙归社》讲述了1953年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人人民公社的故事。
错误:1953年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人人民公社。
理由:人民公社开始于1958年;1953年孙志刚加入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23.1991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理由: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中考历史列举组合题训练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清政府推行的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的政策是
(2)最能反映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3)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是
(4)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历史事件是
(1)闭关锁国
(2)内惩国贼 外争主权
(3)爱迪生
(4)珍珠港事件
?
写出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
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
依据下列时间,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6分)
1942年1月???????????????????????????????????
1945年5月8日???????????????????????????????
1945年8月15日
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
日本无条件投降
?
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战役名称。
(1)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2)美英等盟军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
(3)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
(1)平型关战役(或平型关大捷)
(2)诺曼底战役(或诺曼底登陆)[来源:Zxxk.Com]
(3)斯大林格勒战役
举出“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的名称。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或出台)、 苏联解体
?
请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历史名城,往往镌刻着一个民族不朽的记忆,请你写出下列城市的名称。
(1)这里曾经是帝国的首都,二战后一堵冰冷的长墙将它一分为二,直到1990年才归于统一。如今,一场吸引全球目光的足球赛事正在这里激情上演。
(2)这是一座历史与时尚交融的浪漫之都。塞纳河穿城而过,埃菲尔铁塔高耸入云,巴士底广场、凡尔赛宫、凯旋门等点缀其间。
(3)这是一座文明之城,露天剧场、卫城等历史遗址至今尚存,古代西方民主政治从这里起源,奥运圣火从这里点燃。
(1)柏林;
(2)巴黎;
(3)雅典。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3分)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1)公车上书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经济全球化
请按要求写出相关组织的名称:
①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成立的国际组织:
②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
③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④1995年1月1日成立的国际贸易组织:
①国际联盟
②联合国
③欧洲联盟
④世界贸易组织
?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的主要成果
(3)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英国科学家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籼型杂交水稻
(3)牛顿
(4)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
人物春秋:请按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以译著《天演论》而著称的中国近代思想家
(2)他创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3)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美国科学家
(4)创作《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学家
(5)创作《格尔尼卡》,控诉德国法西斯暴行的画家
?(1)严复
(2)陈独秀
(3)爱迪生
(4)列夫·托尔斯泰
(5) 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