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7.2.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17 11: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授课人




知识技能
  理解并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探求过点画圆的过程,掌握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画圆的方法,能画出三角形的外接圆.
数学思考
  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问题解决
  熟练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
情感态度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体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生活中的射击、投掷等活动紧密相连,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外心等概念.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会用外心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问题:
1.什么是圆?请举例说明圆是如何形成的?
2.画出圆后,观察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思考: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在什么位置?小于半径的点呢?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进行强调和总结.
  通过复习圆的定义和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明确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都等于半径,为学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做好知识储备和铺垫.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我国射击运动员在奥运会等运动会上屡次取得佳绩,被称为“梦之队”.如图27-2-5是射击靶的示意图,它是由许多同心圆组成的,你知道击中靶上不同位置的成绩如何计算吗?这一现象体 图27-2-5
现了平面上的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那么如何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
教师演示课件和图片,展示射击靶,指导学生说出各个成绩,继而引出点与靶心的距离,从而得到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易于解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1:观察图27-2-6,说出点A,B,C与⊙O的位置关系?
问题2:设⊙O的半径为r,说出点A,B,C与圆心O之间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 图27-2-6
问题3:反过来,已知点P与圆心O之间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能否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口答,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发现、探究规律,继而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板书:
①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点在圆上、点在圆外、点在圆内.
②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有三种:d>r、d=r、d<r.
③d>r?点在圆外;d=r?点在圆上;d【探究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问题1:经过已知点A作圆,这样的圆能作出多少个?
问题2:经过已知点A,B作圆,这样的圆能作出多少个?圆心分布有什么特点?

图27-2-7 图27-2-8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帮助,讨论交流后统一结论:经过平面内一个点可以作无数个圆;经过平面内两个点可以作无数个圆,圆心都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教师提出问题: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做一个圆,如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图27-2-7,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为所求作的圆要经过A,B,C三点,所以圆心到这三点的距离相等,因此这个点既要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又要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
学生说明作图步骤:1.连结AB,BC;2.分别作出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l1和l2交于点O;3.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便可以作出经过A,B,C三点的圆.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结论,从而根据图形进行讲解与拓展,并板书.
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概念:(1)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1.通过观察得到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能够总结出怎样经过点作圆,由实际操作到总结归纳,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2.通过总结得出当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且只能作一个圆,使学生进行分类讨论,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2)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思考: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一个圆吗?
师生活动:学生在得到结论的同时,进行证明,教师设疑,点拨.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在Rt△ABC中,∠C=90°,BC=3 cm,AC=4 cm,以B为圆心,BC为半径作圆,请问点A,C与圆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图27-2-9
[答案:点A在圆外,点C在圆上]
变式训练
1.关于半径为5的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若有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为5,则该点在圆外
B.若有一点在圆外,则该点到圆心的距离不小于5
C.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不大于10
D.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可以大于10π
2.已知⊙O的直径为3 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OP=2 cm,则点P(A)
A.在⊙O外     B.在⊙O上
C.在⊙O内     D.不能确定
例2 如图27-2-10,某公园有一个三角形花坛,三角形的顶点A,B,C处各有一棵古树.现决定把原来的花坛扩建成一个圆形花坛,要求三棵古树不能移动,且三棵古树位于圆周上,请你只用直尺和圆规在原图上画出你所设计的圆形花坛示意图,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

图27-2-10 图27-2-11
  解:如图27-2-11.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思考、画图,并尝试写出解题过程,教师进行指导并演示解答过程.
例题将本节所学内容与以前的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在练习中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拓展提升】
例3 如图27-2-12,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0 cm,BC=12 cm,求△ABC的外接圆的半径.

图27-2-12 图27-2-13
解:如图27-2-13,过点A作AD⊥BC,垂足为D,则圆心O一定在AD上,BD=CD=6,所以AD==8.设OA=r,在Rt△OBD中,OB2=OD2+BD2,即r2=(8-r)2+62,解得r=.故△ABC外接圆的半径为.
例4 如图27-2-14,已知AD既是△ABC的中线,又是角平分线,请判断:
(1)△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AD是否过△ABC外接圆的圆心O,⊙O是否是△ABC的外接圆?
图27-2-14
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过点D作DE⊥AB于点E,DF⊥AC于点F.∵AD是角平分线,∴DE=DF.又∵AD是△ABC的中线,∴BD=CD.在Rt△BDE与Rt△CDF中,BD=CD,DE=DF,∴Rt△BDE≌Rt△CDF,∴∠B=∠C,∴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2)AD过△ABC的外接圆的圆心O,⊙O是△ABC的外接圆.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求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首先要确定外接圆的圆心,即三角形的外心指导学生找出圆心,然后再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分层设计可让不同程度的同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树立学好教学的信心.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达标测评】
1.若⊙A的半径是5,圆心A的坐标是(3,4),点P的坐标是(5,8),则点P(A)
A.在⊙A内  B.在⊙A上 C.在⊙A外  D.无法确定
2.下列图形中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的是(D)
A.矩形、平行四边形   B.菱形、正方形
C.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D.矩形、等腰梯形
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cm,以A为圆心,2 cm为半径作⊙A,则点B在⊙A__上__;点C在⊙A__外__;点D在⊙A__上__.
(续表)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4.如图27-2-15,矩形ABCD的边AB=3 cm,AD=4 cm.
(1)以点A为圆心,4 cm为半径作⊙A,求点B,C,D与⊙A的位置关系; 图27-2-15
(2)若以点A为圆心作⊙A,使B,C,D三点至少有一个在圆内,至少有一个在圆外,则⊙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解:(1)点B在圆内,点C在圆外,点D在圆上
(2)3<r<5
5.[广东一模] 如图27-2-16,在梯形ABCD中,AD∥BC,AB=AD=CD=2,∠A=∠ADC,∠C=∠A.
(1)求BC的长;
(2)利用尺规作图画出△BCD的外接圆,并求出外接圆的半径r.(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1)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 ,∵AD∥BC,∴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AD=BE=2,AB=DE.∵∠A=∠ADC,∠C=∠A,∴∠C=∠ADC.∵∠ADC+ 图27-2-16
∠C=180°,∴∠C=60°.∵AB=DE,AB=DC,∴DE=DC,
∴△DEC是等边三角形.∵CD=2,∴EC=2,∴CB=4.
(2)如图27-2-17所示,∵DE=CE=BE=2,∴⊙E是△BCD的外接圆,且半径为2.
师生活动:学生完成达标测评后,教师进行个别提问,并指导学生解释做题理由和做题方法,使学生在各自思考解答的基础上,共同交流、形成共识、确定答案. 图27-2-17
设置达标测评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问题的选择上以基础为主、疑难点突出,增加开放型、探究型问题,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以提升.
【课堂小结】
(1)谈一谈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哪些进步?
(2)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
教师总结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布置作业:教材P48练习第1,2题.
巩固、梳理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鼓励、进行思想教育.
【知识网络】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在创设情境环节中,通过射击这种学生常见且富有自豪感的情境导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内容理解透彻,效果较好.
②[讲授效果反思]
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确定圆的解析;(2)三角形外心的位置.
③[师生互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释等教学环节和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提升操作流程和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