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三(长郡版)
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时量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右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①、②两地
A.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C.自转角速度相等,①地线速度大
D.自转线速度相等,②地角速度小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甲处运行至乙处期间,②地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
B.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C.极昼范围扩大
D.所处季节相同
右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
A.地震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火山喷发
D.形成褶皱山脉
4.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的图a示意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图b为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水稻、油菜
C.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
D. 7、8月乙处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6.导致图中河流多年水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B.蒸发加剧,降水量减少
C.过度抽取地下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
下图示意我国I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7?8题。
7.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1965 年 B. 1980 年 C.2015 年 D.2045 年
8. 2015—2025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下图为美国略图。读图完成9?10题。
9.有关图中暧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①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D.从①到②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10.图中B为美国田纳西河,其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 B.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
C.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D.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右图是对某地区一次森林大火事件T0至T3四个时段卫星影像进行分析而绘制成的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11.获取四个时段的卫星影像图需要
A.利用遥感技术
B.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C.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D.实地勘测
12. 从该地区森林大火燃烧情况推断,下列最为合理的是
A. A.甲区可能是湖泊 B.丙区的树种比戊区易燃烧
C.丁区大火燃烧时间最久 D.森林大火到了 T3时已熄灭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从2006年到2010年,该地明显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污染
D. 土地盐碱化
14.从2010年到2016年该地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其主要原因是
A.居住面积扩大 B.盐碱地得到治理
C. 退耕还林还草 D.种植业规模扩大
单位GDP能耗是衡量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右图为2016年我国各省单位GDP能耗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题。
15.对甲、乙、丙数据推测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 >丙> 甲
C.丙 >乙> 甲
D.无法比较
16.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措施有
①加速煤炭资源的开采 ②实施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6年11月21日,富有四川特色的“熊猫”列车在高架轨道上顺利完成运行(如图)。空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补充。它把铁轨架在空中,把车厢悬挂在空中,不与人争路,不与车争路,不与植物争生存空间。与修建地铁动辄大投入相比,新能源空铁的轨道与梁柱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施工简便。据此完 成17?18题。
17.与地铁相比,空铁建设的优点不包括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
C.占地面积小,适应复杂地形
D.以后改建、扩建更容易
18.综合分析,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发展空铁的是
A.上海 B.北京 C.成都 D.重庆
右图为我国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示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是
A.防风固沙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蓄洪防旱
D.提供木材
20.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A.建立湿地保护区 B.实施退田还湖
C.排水开垦农田 D.发展滩涂养殖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 + 2 + 3)或相乘(1X2X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荼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荼叶种植园又成为荼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荼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21?22题。
2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茶叶加工 B.茶叶销售
22.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近旅游业的发展
下图为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 10°?20°盛行东北信风
C. 20°?30。盛行东南风 D. 30°?40°盛行西北风
24.有关P点此时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少雨
25.右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分布示 意图”,其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气温年较差大④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26.右图为日照示意图,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所示时期是 前后,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2分)
(2)图中AB线是 (晨、昏)线,此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2分)
(3)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 (近日点、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快、慢)。(2分)
(4)该日,正午太阳尚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由 向 递减。(2分)
(5)A、B、D三点的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2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6年1月21日至25日,我国大部地区自北向南经历了 一次“世纪寒潮”的侵袭。
材料二 2016年1月22日8:00和14:00点的天气形势图(气压单位:hpa)。
(1)图中H地气压值大于 hpa,该地区的天气状况是 。(2分)
(2)图中锋线移动的方向是 。依据天气形势判断,材料二中M处天气系统与下图中相符的是 (2分)。
(3)当日,乌鲁木齐和北京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14:00时济南市可能的天气特征有 。(4分)
(4)寒潮源地大多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入侵我国时间多发生在冬末和初春,对农业生产 十分不利,下列有关寒潮预防正确的是(2分)() ①应对温室大棚和畜舍等农业设施进行加固②保护环境禁止在路面撒播融雪剂③加强监管和预警④组织好牧民在背风处放牧牛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①④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0分)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材料二 “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 带控制,风浪较小。(2分)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2分)
(3)“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2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0分)
材料一“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 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
材料二 图1为五常大米加工企业分布图,图2为五常大米不同档次产业链收益(单位:元/单位质量)分配图。
(1)五常大米品质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五常稻米种植过程中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4分)
(2)五常市大米加工企业集中分布的主要优点是 。(2分)
(3)在五常市不同档次大米中,销售收益最高的是 ,根据五常大米产业链收益规律为当地农民提高收益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30.读珠江三角洲某城镇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城镇准备建设一码头,A、B两处中比较合适是 ,理由是 。 (3 分)
(2)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子厂有投资意向,你认为该城镇引进 厂比较合适,理由是 。(3分)
(3)该城镇欲建设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C、D、E三个地区供选择,最后选C处,请对比 三个地区后阐述选择C处的优劣势。(4分)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