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跳水》说课
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 张卓倩
《跳水》是四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在一艘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文章情节曲折有趣、描写生动细致,很吸引人。
全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划分为四段,在一课时内完成,略显紧张。由于整篇文章都描写得相当精彩,在教研员的指点下,我决定将重点放在文章的高潮部分,将前面的起因、发展一带而过,因此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字词,积累“放肆、心惊胆战、龇牙咧嘴、哭笑不得”等词语。体会“只要……就……”及“即使……也……”所表达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孩子与猴子之间的联系理清课文层次,知道故事发展的过程,并根据提示复述“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的部分。
3.通过质疑理解船长命令孩子跳水的目的和必要性,感受船长临危不乱的胆略和智慧。
整节课分为两个版块:
1.通过找句子、抓关键字词来体会猴子的放肆,同时联系孩子的心理活动进行简要的复述;由于全文复述时间上也不允许,所以我让同学们简单复述一下课文的发展部分:即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开始的设想是将动词罗列在黑板上帮助同学们复述,但随后发现,这样的难度太高,复述变成了背诵课文,于是我们调整了方法,要求同学们抓住猴子的动作和孩子的心理来加以复述,这样难度降低许多,同时可将多余的时间放在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理解船长命令孩子跳水的目的和必要性,从而感受船长临危不乱的胆略和智慧。
2.通过质疑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亲身儿子,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机。在试教过程中,这一部分在试教时就发现,同学们尽管学习了第五小节,知道了孩子在横木上很危险,却仍不能加以体会运用到6、7小节中,于是,在教研员的帮助下,我试着先将第五小节放一放,让孩子们针对6、7小节质疑,随后,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再回过头来学习第5小节,抓住两个带有关联词的关键句进行品读,让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当时情况的危机,非要用枪逼迫的原因。
本文的重点还是在高潮部分,通过同学们自己提问、自己思考、相互交流来学着运用上下文解决问题,最后感受船长镇定、机智的人物特点。让同学们在了解故事的同时学会阅读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