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题
2019.6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燕国自周初受封,“社稷血食(受享祭品)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燕国
A.是深入东北最远的姬姓封国 B.由伯禽代表其父周公受封
C.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D.于公元2世纪为秦国所灭
2.汉代长安城西市东北部发掘到21座陶窑和不少冶铁铸币遗址,在市西边也发现了陶窑,出土了大量的陶俑。这说明汉代长安城
A.西市是全国手工业品交易中心 B.自然形成了民间手工业集市
C.西市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D.市被政府严格限制交易时间
3.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誉了一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A.“唐三彩”制造技艺 B.青瓷制造技艺
C.釉下彩绘瓷制造技艺 D.白瓷制造技艺
4.判断成书年代有助于加深对古籍文本的理解。下列古籍,按照其成书年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朱熹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其社会政治理论的依据是
A.道统论 B.“太极”学说 C.知行合一论 D.“众治”思想
6.“其时(明成祖时期)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论其性质,当时的内阁是
A.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B.宰相共同议定大政的场所
C.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D.皇帝监察百官的中枢机构
7.“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百个经典人物,这些人物分属不同阶层,有皇亲国戚、贵族官吏、商人和丫鬟等。它对18世纪中国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堪称经典巨著。”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罗贯中 C.施耐庵 D.曹雪芹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极大影响,主要表现为
A.手工棉纺织业兴起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洋行开始在沿海设立
9.在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日军曾遭到黑旗军和义军的伏击,“遗尸无数,溪水为之断流”。这次伏击战发生在
A.新竹 B.台中 C.彰化 D.台南
10.维新变法期间,在思想界引起极大震荡,被称为“火山大喷火”的,是康有为撰写的《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
①打着孔子旗号宣扬变法 ②论证了民主共和制的社会潮流
③借用了进化论的观点 ④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1右图为1912年《民权画报》登载的漫画《上海之无奇不有(体面人拖豚尾)》。该漫画反映出
A.上海民众支持南京临时政府 B.旧有陋俗仍有一定社会土壤
C.辛亥革命使民权观念深入人心 D.中西合璧成为习俗变迁的特征
12.“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本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这体现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生主义 ④民主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央《八一宣言》的号召,将“人民革命军、抗日同盟军、反日联合军”等先后改编为抗日联军6个军。这支抗日联军
A.一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B.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C.兵谏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 D.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4.1958年,由苏联援助建成的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这一科技成就
A.是中苏结伴而不结盟关系的结晶 B.体现了大跃进推动科技高度发展
C.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D.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果
15.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大连市金县成立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背景是
A.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B.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启动
16.某国际组织奉行不结盟原则,确定成员国之间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作为相互关系的准则。下列有关该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的合作方式 B.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C.正式成立时成员国增加了哈萨克斯坦 D.是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17.公元前420年以后,哲人苏格拉底开始鼓吹国家应当由精英统治。大约与此同时,著名政治家阿克比阿德斯也公开宣称,“关于这种公认愚笨的制度,我没有任何新东西可说”。这说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逐渐进入“黄金时代” B.存在质疑“人民主权”的声音
C.政治家施政已经抛弃正义原则 D.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了
18.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他生活于
A.罗马建城时期 B.罗马共和国晚期 C.罗马帝国晚期 D.文艺复兴时期
19.15世纪以后,欧洲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剧烈变动。下列城市对外贸易地位下降的是
A.里斯本 B.塞维利亚 C.安特卫普 D.威尼斯
20.1842年,英国全国宪章派协会的请愿书指出:“议会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做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这一请愿运动
A.说明工人阶级成为光荣革命的主力军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C.解决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D.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已经蓬勃开展起来
21.美国北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长委托一位发明家设计一种电车,将山岳地带的铁路予以电气化。这位发明家试验成功了一种电气机车,对大都市的地下铁路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位发明家是
A.史蒂芬孙 B.爱迪生 C.本茨 D.福特
22.科学理论对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解释右图科学现象所依据的理论
①是万有引力定律 ②能够适用于非惯性系
③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 ④准确地算出了地球的扁平率
A.① B.③ C.②③ D.①④
23.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的立法,其中最著名的是《社会保险法》。该法规定政府
①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②对弱势群体提供救济
③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④推动建立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某宣言指出:“过去的历史和今天的现实表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和平共处,但是,独立、正义这一边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那一边是不能共处的”。发出该“宣言”的国际组织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5.目前,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地区性贸易集团。这反映了
A.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 B.发达国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
C.区域集团化只对发达国家有益 D.区域集团化削弱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力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共20分)
26.1954年宪法与现行宪法的制定与实施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带领宪法起草小组着手宪法起草工作。宪法在起草中,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宪政建设经验,确定了人民民主原则,还遵循了社会主义原则,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面貌。
——摘编自豆星星《修宪制度研究》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年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据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宪法》所依据的“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宪政建设经验”和“新的社会形势”各指什么?指出《五四宪法》所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行宪法”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行宪法”颁布后,我国探索农村基层民主的成果。(5分)
27.人文之光照亮了18世纪的欧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法律。伏尔泰相信理性终将赢得胜利,他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狄德罗因出版《百科全书》屡遭迫害,当有人劝他出走时,他拒绝说:“这是迫害我们的恶棍所希望的;必须工作,必须有用,必须对人类有用。”
——摘编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 在会议过程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矛盾重重,特别是在大州统治集团与小州统治集团之间,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部州和主要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南部州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787年9月17日,通过理性的妥协,39名代表签字通过了这部宪法。
——摘编自沈宗灵《美国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述启蒙思想家人文情怀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上述情怀与时代背景的联系。(7分)
(2)简述材料二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的“理性妥协”在美国宪法中的表现,并指出上述妥协所体现的宪法原则。(3分)
2019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A C D C B C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C C C B B D B
题目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C A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共20分)
26.(1)宪政建设经验:《共同纲领》的实施;(1分)
新的形势: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1分)。
三大政治制度: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每个制度1分)
(2)基本精神: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4分)
成果:村民自治。(1分)
27.(1)人文情怀的内涵:爱国、理性、关注人类的幸福与命运。(3分)
联系:科学与知识的进步,促使思想家关注理性;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促使思想家提升国家意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来,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促使思想家不断以人为中心思考问题。(只要答出“近代科学的进步”、“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影响”各给1分,能够解释清楚至少1种联系再给1分,总分不超过4分)
(2)妥协:大小州之间的妥协,国会两院席位分配;北部与南部州之间妥协,保留南方奴隶制。(2分)
原则:制约与平衡。(1分)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