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 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先呈现一张图片,问同学们这是一张什么图片?
生:这是一本书的封面。
师:这本书的封面传达了哪些信息?
生:全美畅销书,受用一生的信条,幼儿园的大智慧……
师:那么同学们想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它又有什么样的吸引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二、作者简介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自读鉴赏
1、自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标注出全文共有多少信条?
2、画出那些对你感触比较深的信条,在你最认同的信条旁做批注。(把你的感受写下来,最好用具体事例充实一下你的见解。)
3、引导学生谈体会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洗。
饭前洗手:个人卫生
便后冲洗:公共卫生
爱卫生,这是良好的习惯
爱卫生养成良好习惯,讲究公共道德。因为讲究卫生关乎身体健康,注意生活的细节,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样,无论是工作或学习都有了很好的先天条件。
※最后,作者强调十六条中的哪一条?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人生。
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疑难共析
1、师:【提问】如何理解“要承认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是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生:小不点的种子的表现为“生”和“长”,生长的东西自然就是指一条生命,那么我们要承认的奇迹就是指要承认生命,而把生命看作是奇迹,这里自然包含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而“我们大家也差不多是这么回事”就是说“我们大家”甚至可能也包括更高级的生命也不过和“小不点的种子”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要尊重生命,特别是对那些比我们更弱小的生命。不要漠视,就像前一段时间我们临河就发生了一件“灭门事件”,那就绝对是一种对生命的漠视。
师:总结“敬畏生命,尊重规律”。
2、 再读朗读《信条》,结合生活经历,你发现了哪些生活、做事和为人的启示?
【明确】对自己:健康生活,承担责任
对他人:平等、尊重、诚信、关爱
对社会:观察、欣赏、思考
3、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或者,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个基本政策,交还它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它们自己的一摊子。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或者,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个基本政策,交还它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它们自己的一摊子。
“想想” “将” “要是” 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明确:表现了作者希望会有这样的一个世界,而事实上,这样的一个世界仍未出现。(如美国的强权)
那么,作者希望的这个世界中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明确:仁爱 人性 诚信 责任 尊重生命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有所针对,你认为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针对了当前社会的哪些现象或问题?
明确:(当前社会中一些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皆可)
自私、冷漠、责任意识淡薄、贫富不均、野蛮、强权、诚信缺失、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五、延伸拓展
同学们读了富尔格姆的《信条》,也谈了许多的感悟。在他的这种影响下,你也来写写你的信条,当然你的信条可能有很多,现在只要求大家写一两条,把目前你感觉到最重要的写出来。
师:不迟到,不早退
说道就要做到
做人要有责任
六、作业布置
完善延伸拓展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1、多吃些粗粮
2、熟记你喜欢的诗歌3、不要轻信你听到的每件事
4、要花光你的所有
5、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5、无论何时说“我爱你”
6、无论何时说“对不起”
7、永远不要忽视别人的梦想
8、给妈妈打电话。如果不行,至少在心里想着她。9、如果你失败了,千万不要忘记汲取教训。
10、 记住三个“尊”:尊重你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