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18 13: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1.幻灯机和投影仪基本结构和原理。
2.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导学过程
一、幻灯机和投影仪
活动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填空
1.幻灯机和投影仪是将幻灯片或投影片上的图像,通过 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像的仪器。
合作探究一、依据教材图6-1-4,比较老师上课时使用的幻灯片和屏幕上所成的像的大小,
思考下列问题
(1)那一段距离是物距?那一段距离是像距?物距大还是像距大?
(2)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该如何调节?
二、照相机
活动二、引导阅读教材,结合图6-16完成填空
(1)组成:照相机的镜头由多个镜片组成,相当于一个 。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 ,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 。
(2)原理:物距大于镜头焦距的2倍,底片上成 、 的实像。
(2)调节:若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当使照相机离物体 一些,同时将镜头往外拉,使镜头与胶片的距离 一些。
三、望远镜
活动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读图,完成填空
望远镜包括 和 。望远镜一般都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经眼睛的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
四、显微镜
合作探究二、引导学生观察桌面上显微镜,并阅读教材, 完成填空
(1)组成:显微镜由两组镜片组成,每组镜片都相当于一个 透镜。物镜的焦距很 ,目镜的焦距较 。
(2)原理:待观察物体先通过物镜在目镜焦点附近生成一个 、 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把这个实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 。
五、你我共同来闯关(当堂检测)
1.小明同学和妈妈到公园游玩,他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那么妈妈应站在照相机镜头的 ( )
A.1倍焦距以内 B.2倍焦距以外
C.焦点位置上 D.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2.小珍用照相机给小东照了一张2寸的全身像后,小东又要照一张2寸的半身像,此时小珍应将 ( )
A.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相机的暗箱长度缩短
B.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相机的暗箱长度增长
C.相机与人的距离缩小,相机的暗箱长度缩短
D.相机与人的距离缩小,相机的暗箱长度增长
3.下列关于显微镜成像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B.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目镜第二次成的像为再次放大成实像
C.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D.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的都是实像
4.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们一起谈收获
导学案答案:
导学过程
活动一、凸透镜
合作探究一、(1)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幻灯机工作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屏幕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即像距大于物距。(2)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当使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远离镜头。
活动二、凸透镜 物距 像距 倒立、缩小 近 大
活动三、普通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目镜 物镜
合作探究二、凸 短 长 倒立、放大 放大 乘积
你我共同来闯关(当堂检测)
1.B 2.D 3.C
4.(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屏幕上 (2)充当光源,增加投影底片的亮度,是屏幕上的图像更清晰(3)调整物距(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和像距(镜头与屏幕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