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5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18 13: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5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导学目标
1.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出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公式
3.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
难点:机械效率引入
导学过程
一、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活动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分组实验,并完成下列各题
1.提出问题: ?
2.制定计划:
(1)先测出 对物体做的功
直接用弹簧测力计吊起一个重物,其重力G,使物体升高h,则拉力对重物做的功为W1= 。
(2)再测出 对物体做的功
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动滑轮吊起该重物,使重物上升相同的高度h,此时拉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为s=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求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的功W2=
(3)比较W1和W2。
3.合作探究一、分组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将所得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并分析
(1)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保持重物 上升。
(2)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
力/N
移动的距离/m
力做的功/J
G=
h=
W1= Gh=
F=
S=
W2= FS=
(3)实验结果: 。
(4)分析与结论
①使用动滑轮为什么多做了功?

②结论:
大量实验表明: 。
二、机械效率
活动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各题
1.有用功:在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 是有用功。用 表示。
2.额外功:提升重物时, 是额外功。用 表示。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 叫作总功。用W总表示。即:W总= 。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 叫作机械效率。用η表示。公式:η=
η总是 1。
活动三、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下面题目
1.怎样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图9-36所示,居民往楼上提水时,人做的功那部分是有用功,那部分是额外功?


三、你我共同来闯关(当堂检测)
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250N的力将重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A.80% B.62.5% C.125% D.20%
2.如图有一个动滑轮,已知拉力为6N,物体A上升了20cm,则拉力做功 J,若物体A重为10N,则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3.用20N的拉力F通过滑轮组将30N的重物在2s内匀速提升1m,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拉力做功为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
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 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总功;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工人做功的功率.
四、我们一起谈收获
导学案答案:
导学过程
活动一、1.使用机械能够省功吗 2. 不使用机械 Gh 使用机械 2h Fs=F2h
3.合作探究一、(1)缓慢 (2)
力/N
移动的距离/m
力做的功/J
G=
h=
W1= Gh=
F=
S=
W2= FS=
(3) W2 ﹥W1 (4)使用动滑轮提起物体时在提起物体的同时,把动滑轮也一起提起,拉力要对动滑轮做功同时还要克服动滑轮上的摩擦做功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活动二、1.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 W有用 2.对动滑轮做的功和克服摩擦做的功 W额外 3. 总和 W有用+W额外 4. 比值 小于
活动三、1. 减小动滑轮重、减小绳与轮间的摩擦 2. 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和动滑轮做的功及克服绳与轮之间摩擦做的功为额外功
你我共同来闯关(当堂检测)
1.A 2. 2.4 83.3% 3.40 75% 4. 1380J 1500J 92% 7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