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七年级 生物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1665年,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可随意更改实验结果 B. 需要记录实验现象
C. 按习惯操作实验器材 D. 可以重作实验假设
3.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载玻片用纱布擦干净 B. 在盖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 观察的薄膜(片)平展在清水中 D.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4.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更清晰的物象,在制作洋葱内表皮装片时的关键步骤是( )
A. 撕,撕取一小块洋葱内表皮 B. 盖,盖玻片盖在洋葱内表皮上
C. 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 D. 吸,用吸水纸重复吸引,让碘酒浸润标本
5.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6.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内表皮细胞具有(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液泡
7.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是依靠(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8.植物细胞撕破后有汁液流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液泡 D. 细胞核
9.不少植物叶片面积很大,但仍能保持舒展状态,主要原因是叶片中含有( )
A. 保护组织 B. 薄壁组织 C. 输导组织 D. 机械组织
10.与绿色植物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的特点是具有(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1.与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相比,叶肉细胞具有(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液泡
12.溱湖簖蟹属于( )
A. 节肢动物,是水中的动物 B. 爬行动物,是水中的动物
C. 软体动物,是地面上的动物 D. 腔肠动物,是地面上的动物
13.“海带冬瓜汤”这道美味的食材取自于( )
A. 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和两栖动物
C. 藻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D. 扁形动物和种子植物
14.浮头的鲫鱼从水面游入水底,主要依靠( )
A. 鳔和鳍 B. 鳃和鳞 C. 头和尾 D. 口和眼
15.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片中,属于种子的是( )
A. B. C. D.
16.图为一朵花的主要结构。这朵花雌、雄蕊的数目依次为( )
A. 1和1 B. 6 和6 C. 1和6 D. 6和1
17.生物圈内最高等、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藻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苔藓植物
18.小明是生物学社团成员,他想研究葫芦藓叶片的形态和结构。那他应向老师申请借用( )
A. 放大镜和显微镜 B. 捕虫网和消毒瓶
C. 温度计和湿度计 D. 酒精灯和试管架
19.经对校园内马尾松的数月观察,小明同学作出下列小结,正确的是( )
A. 马尾松是常绿植物,常年不会落叶
B. 初夏,新枝上会长出雌、雄球花
C. 第二年秋,松球果的每个鳞片中都含有一粒种子
D. 马尾松叶与桃叶相似,叶扇形
20.苔藓植物一般比蕨类植物更加矮小,关键原因是( )
A. 没有真正的根 B. 没有叶绿体
C. 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D. 用孢子繁殖
21.十二生肖中,用来运输和耕田的哺乳动物是( )
A. 鸡、猴 B. 猪、羊 C. 牛、马 D. 狗、虎
22.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那么下列结构中与飞行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前肢变为翼 B. 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C. 胸肌发达 D. 体内有气囊,以气囊辅助呼吸
23. 下列动物中呼吸器官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 )
A. 乌龟 B. 河蚌 C. 鲨鱼 D. 鲫鱼
2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 胎生哺乳 B. 盲肠粗大 C. 体温恒定 D. 体腔有膈
25.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的是( )
A. 祼子植物 B. 被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26.最能说明猴面包树属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
A. 树干高大 B. 叶片稀疏 C. 种子有果皮 D. 根系发达
27.下图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28.鸟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 )
A. 能够飞行 B. 身体被覆羽毛 C. 体温恒定 D. 用肺呼吸
29.燕鸻是蝗虫的天敌。它们的飞行器官分别是( )
A. 翼、翅 B. 羽毛、后足 C. 气囊、触角 D. 胸肌、前足
30.细菌和放线菌的共同点是( )
A. 用孢子繁殖 B.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没有DNA D. 靠鞭毛运动
31.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区别是( )
A. 有无直立菌丝 B. 有无孢子囊 C. 颜色不同 D. 有无叶绿素
32.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靠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C. 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 D. 生长在干燥、高温的环境下
33.微生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表现在( )
A. 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 用于酿酒、制作食品
C. 使食品腐败 D. 用于制药( )
34.林奈的双命名法对物种的命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物种的( )
A. 纲名 B. 目名 C. 科名 D. 属名
35.生物分类的最大单位是( )
A. 界 B. 门 C. 纲 D. 目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6.在循环系统方面,鸟类、哺乳类动物的 __________都由四个腔组成,动、静脉血分开,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强,它们是___________(填“恒温”、“变温”)动物;在消化系统方面,家兔是食草动物,与之相适应 _________十分发达,而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会及时排出___________,以减轻体重;在运动系统方面,猎豹发达的肌肉分布在 __________ ,便于快速奔跑,鸟类发达的肌肉分布在___________,便于为飞行提供强大动力。
37.比较图中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回答:
(1)细菌与酵母菌相比更低等,主要原因是没有___________,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4】_____________,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7】____________;
(2)细菌和酵母菌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属于___________生物,与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大的【9】____________,不具有【1】_____________。
38.将两只健壮的蝗虫分别放置在盛满水的试管内(如下图)。
(1)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头部有1对___________,胸部有_________对足;
(2)图中两只蝗虫,先死亡的是_____ 试管内的,因为蝗虫靠________呼吸,气门分布在_________,它无法呼吸而死亡;
(3)蝗虫啃食庄稼,这类昆虫常称之为 _________________。
39.取一个鞋盒,中间用纸板隔开(纸板底部留些缝隙),左侧垫上干燥纸巾,右侧垫上湿润纸巾。在盒盖右侧开一个透光孔,便于手电筒照光。(如图)。
(1)上述装置的纸板两侧,一侧干燥另一侧湿润,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___实验;
(2)起初将蚯蚓放在纸板底部缝隙处,片刻后蚯蚓向右侧移动,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将左侧干燥纸巾浸湿,再打开手电筒,让右侧照光,观察发现蚯蚓又移到纸板的左侧,这说明蚯蚓更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
(3)蚯蚓依靠_________系统感受到光的刺激,通过 ________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因为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与外界进行_____________ 。
40.如果你翻动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会看到一些身体被甲壳、有体节,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很快就爬走了,这就是鼠妇,又叫西瓜虫(如图)。
(1)从生存环境看,鼠妇属于___________的动物;从形态特征上看,鼠妇属于_________ 类动物;
(2)从分类学上看,西瓜虫是鼠妇的___________,Porcellio sp. 是鼠妇的___________;
(3)鼠妇是昆虫吗?___________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1665年,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答案】A
【解析】
1665年,罗伯特 虎克用自制的能放大140倍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可随意更改实验结果 B. 需要记录实验现象
C. 按习惯操作实验器材 D. 可以重作实验假设
【答案】C
【解析】
实验结果是不可随意更改的,要尊重实验事实,这是做实验的基本要求,A正确;实验过程中要如实的记录实验现象,B正确;实验中不能按习惯操作实验器材,要严格按规定操作,避免出现意外或影响实验效果,C错误;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D正确。
3.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载玻片用纱布擦干净 B. 在盖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 观察的薄膜(片)平展在清水中 D.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答案】B
【解析】
载玻片用纱布擦干净,A正确;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而不是盖玻片,B错误;观察的薄膜(片)平展在清水中,C错误;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D正确。
4.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更清晰的物象,在制作洋葱内表皮装片时的关键步骤是
A. 撕,撕取一小块洋葱内表皮 B. 盖,盖玻片盖在洋葱内表皮上
C. 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 D. 吸,用吸水纸重复吸引,让碘酒浸润标本
【答案】D
【解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更清晰的物象,在制作洋葱内表皮装片时的关键步骤是吸,用吸水纸重复吸引,让碘酒浸润标本,D正确。
5.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C、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B、C、D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及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
6.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内表皮细胞具有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液泡
【答案】D
【解析】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洋葱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D正确。
7.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是依靠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答案】A
【解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A正确。
8.植物细胞撕破后有汁液流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液泡 D. 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植物细胞撕破后有汁液流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液泡,C正确。
9.不少植物叶片面积很大,但仍能保持舒展状态,主要原因是叶片中含有
A. 保护组织 B. 薄壁组织 C. 输导组织 D. 机械组织
【答案】D
【解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因此,不少植物叶片面积很大,但仍能保持舒展状态,主要原因是叶片中含有机械组织,D正确。
10.与绿色植物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的特点是具有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答案】D
【解析】
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与绿色植物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的特点是具有系统,D正确。
11.与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相比,叶肉细胞具有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液泡
【答案】C
【解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可见与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相比,叶肉细胞具有叶绿体,C正确。
12.溱湖簖蟹属于
A. 节肢动物,是水中的动物 B. 爬行动物,是水中的动物
C. 软体动物,是地面上的动物 D. 腔肠动物,是地面上的动物
【答案】A
【解析】
溱湖簖蟹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是水中的动物,A正确。
13.“海带冬瓜汤”这道美味的食材取自于
A. 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和两栖动物
C. 藻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D. 扁形动物和种子植物
【答案】C
【解析】
海带生活在水中,都没有根、茎和叶的分化,具有藻类植物的特征,属于藻类植物。冬瓜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种子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可见C正确。
14.浮头的鲫鱼从水面游入水底,主要依靠
A. 鳔和鳍 B. 鳃和鳞 C. 头和尾 D. 口和眼
【答案】A
【解析】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水中的鱼儿是通过改变鱼鳔中的气体体积来帮助浮沉的,原来处于悬浮状态的鱼儿,所受浮力等于鱼自重,如果增大或减少鱼鳔中的气体体积,就可以改变鱼排开水的体积,而改变鱼受到的浮力,而帮助鱼上浮或下沉,可见A正确。
15.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片中,属于种子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由子房发育而成,图中甲、乙、丁都属于果实,丙属于种子,C正确。
16.图为一朵花的主要结构。这朵花雌、雄蕊的数目依次为
A. 1和1 B. 6 和6 C. 1和6 D. 6和1
【答案】C
【解析】
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雌蕊由柱头、子房、花柱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图中花雌、雄蕊的数目依次为1和6,C正确。
17.生物圈内最高等、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是
A. 被子植物 B. 藻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苔藓植物
【答案】A
【解析】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在地球上的30多万种植物中,被子植物就占20多万种。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数量最多的类群,A正确。
18.小明是生物学社团成员,他想研究葫芦藓叶片的形态和结构。那他应向老师申请借用
A. 放大镜和显微镜 B. 捕虫网和消毒瓶
C. 温度计和湿度计 D. 酒精灯和试管架
【答案】A
【解析】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研究葫芦藓叶片的形态和结构,可用到放大镜和显微镜,A正确。
19.经对校园内马尾松的数月观察,小明同学作出下列小结,正确的是
A. 马尾松是常绿植物,常年不会落叶
B. 初夏,新枝上会长出雌、雄球花
C. 第二年秋,松球果的每个鳞片中都含有一粒种子
D. 马尾松叶与桃叶相似,叶扇形
【答案】B
【解析】
马尾松是常绿植物,但到冬季也会落叶,A错误;初夏,新枝上会长出雌、雄球花,B正确;雄球花,鳞片构成,鳞片上有花粉囊,雌球花,鳞片构成,鳞片上有裸露的胚珠,C错误;马尾松有针叶,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D错误。
20.苔藓植物一般比蕨类植物更加矮小,关键原因是
A. 没有真正的根 B. 没有叶绿体
C. 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D. 用孢子繁殖
【答案】C
【解析】
苔藓植物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无输导组织,因此不能为植株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植株长的矮小,适应陆地的能力差。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的能力较强,C正确。
21.十二生肖中,用来运输和耕田的哺乳动物是
A. 鸡、猴 B. 猪、羊 C. 牛、马 D. 狗、虎
【答案】C
【解析】
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牛、马属于哺乳动物,能用来运输和耕田。
22.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那么下列结构中与飞行无直接关系的是
A. 前肢变为翼 B. 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C. 胸肌发达 D. 体内有气囊,以气囊辅助呼吸
【答案】B
【解析】
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A不符合题意;有角质的喙与飞行无关,B符合题意;胸肌发达,有可用于飞翔的翼,适于飞行,C不符合题意;有发达的气囊辅助呼吸,进行双重呼吸,适于飞行,D不符合题意。
23. 下列动物中呼吸器官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
A. 乌龟 B. 河蚌 C. 鲨鱼 D. 鲫鱼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乌龟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河蚌、鲨鱼、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考点:动物的分类。
2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 胎生哺乳 B. 盲肠粗大 C. 体温恒定 D. 体腔有膈
【答案】B
【解析】
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可见盲肠粗大不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B符合题意
25.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的是
A. 祼子植物 B. 被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答案】C
【解析】
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用种子繁殖,A错误;被子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用种子繁殖,B错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用孢子来繁殖后代,C正确;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D错误。
26.最能说明猴面包树属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A. 树干高大 B. 叶片稀疏 C. 种子有果皮 D. 根系发达
【答案】C
【解析】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可见C正确。
27.下图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图中ABC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都属于昆虫,而D蜘蛛的身体头胸部和腹部,有四对足,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动物,不属于昆虫,D符合题意。
28.鸟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
A. 能够飞行 B. 身体被覆羽毛 C. 体温恒定 D. 用肺呼吸
【答案】B
【解析】
鸟类的前肢变成翼,体内有许多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有发达的胸肌;但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是其他动物不具有的特征。昆虫也能飞行,哺乳动物的体温也是恒定的,爬行动物也是用肺呼吸,B正确。
29.燕鸻是蝗虫的天敌。它们的飞行器官分别是
A. 翼、翅 B. 羽毛、后足 C. 气囊、触角 D. 胸肌、前足
【答案】A
【解析】
燕鸻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用翼飞行;蝗虫属于昆虫,用翅飞行,A正确。
30.细菌和放线菌的共同点是
A. 用孢子繁殖 B.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没有DNA D. 靠鞭毛运动
【答案】B
【解析】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放线菌也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进行分裂生殖,可见B符合题意。
31.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区别是
A. 有无直立菌丝 B. 有无孢子囊 C. 颜色不同 D. 有无叶绿素
【答案】C
【解析】
霉菌最常见的是青霉和匍枝根霉,青霉菌丝内有横隔,成熟的孢子是青绿色的,匍枝根霉的菌丝无横隔,成熟的孢子是黑色的,可见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区别是颜色不同,C正确。
32.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靠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C. 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 D. 生长在干燥、高温的环境下
【答案】B
【解析】
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蘑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靠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B正确;蘑菇体内不含叶绿素,C错误;蘑菇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D错误。
33.微生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表现在
A. 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 用于酿酒、制作食品
C. 使食品腐败 D. 用于制药
【答案】C
【解析】
微生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微生物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可制药,还可用酵母菌酿酒、制面包等,微生物对人类也有害的一面,如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C符合题意。
34.林奈的双命名法对物种的命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物种的
A. 纲名 B. 目名 C. 科名 D. 属名
【答案】D
【解析】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D正确。
35.生物分类的最大单位是
A. 界 B. 门 C. 纲 D. 目
【答案】A
【解析】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A正确。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6.在循环系统方面,鸟类、哺乳类动物的 __________都由四个腔组成,动、静脉血分开,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强,它们是___________(填“恒温”、“变温”)动物;在消化系统方面,家兔是食草动物,与之相适应 _________十分发达,而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会及时排出___________,以减轻体重;在运动系统方面,猎豹发达的肌肉分布在 __________ ,便于快速奔跑,鸟类发达的肌肉分布在___________,便于为飞行提供强大动力。
【答案】 (1). 心脏 (2). 恒温 (3). 盲肠 (4). 尿、粪便 (5). 四肢 (6). 胸部
【解析】
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左右不通上下通。在循环系统方面,鸟类、哺乳类动物的心脏都由四个腔组成,动、静脉血分开,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强,它们是恒温动物;在消化系统方面,家兔是食草动物,与之相适应盲肠十分发达,而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会及时排出尿、粪便,以减轻体重;在运动系统方面,猎豹发达的肌肉分布在四肢,便于快速奔跑,鸟类发达的肌肉分布在胸部,便于为飞行提供强大动力。
37.比较图中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回答:
(1)细菌与酵母菌相比更低等,主要原因是没有___________,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4】_____________,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7】____________;
(2)细菌和酵母菌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属于___________生物,与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大的【9】____________,不具有【1】_____________。
【答案】 (1). 成形的细胞核 (2). 拟核 (3). 细胞核 (4). 单细胞 (5). 液泡 (6). 鞭毛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1是鞭毛,2是细胞壁,3是细胞膜,4是拟核,5是细胞质,6细胞膜,7是细胞核,8是细胞质,9是液泡。
(1)细菌与酵母菌相比更低等,主要原因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7细胞核中。
(2)细菌和酵母菌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属于单细胞生物,由图可知,与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大的9液泡,不具有1鞭毛。
点睛: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8.将两只健壮的蝗虫分别放置在盛满水的试管内(如下图)。
(1)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头部有1对___________,胸部有_________对足;
(2)图中两只蝗虫,先死亡的是_____ 试管内的,因为蝗虫靠________呼吸,气门分布在_________,它无法呼吸而死亡;
(3)蝗虫啃食庄稼,这类昆虫常称之为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复眼(触角) (2). 3 (3). B (4). 气管 (5). 胸腹部 (6). 植食性昆虫(害虫)
【解析】
(1)蝗虫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三部分,头部有1对复眼,胸部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2)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为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图中B蝗虫把胸腹部浸没在水中气体无法进入体内窒息而死,而A蝗虫的胸腹部在外面可以照样进行呼吸作用。
(3)蝗虫啃食庄稼,这类昆虫常称之为植食性昆虫(害虫)。
39.取一个鞋盒,中间用纸板隔开(纸板底部留些缝隙),左侧垫上干燥纸巾,右侧垫上湿润纸巾。在盒盖右侧开一个透光孔,便于手电筒照光。(如图)。
(1)上述装置的纸板两侧,一侧干燥另一侧湿润,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___实验;
(2)起初将蚯蚓放在纸板底部缝隙处,片刻后蚯蚓向右侧移动,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将左侧干燥纸巾浸湿,再打开手电筒,让右侧照光,观察发现蚯蚓又移到纸板的左侧,这说明蚯蚓更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
(3)蚯蚓依靠_________系统感受到光的刺激,通过 ________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因为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与外界进行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对照(对比) (2). 潮湿 (3). 阴暗 (4). 神经 (5). 肌肉 (6). 气体交换(呼吸)
【解析】
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上述装置的纸板两侧,一侧干燥另一侧湿润,这种实验方法称为对照实验。
(2)起初将蚯蚓放在纸板底部缝隙处,片刻后蚯蚓向右侧移动,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将左侧干燥纸巾浸湿,再打开手电筒,让右侧照光,观察发现蚯蚓又移到纸板的左侧,这说明蚯蚓更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依靠神经系统感受到光的刺激,体内无骨骼,通过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因为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点睛:掌握蚯蚓的特点、生活环境是解题的关键。
40.如果你翻动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会看到一些身体被甲壳、有体节,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很快就爬走了,这就是鼠妇,又叫西瓜虫(如图)。
(1)从生存环境看,鼠妇属于___________的动物;从形态特征上看,鼠妇属于_________ 类动物;
(2)从分类学上看,西瓜虫是鼠妇的___________,Porcellio sp. 是鼠妇的___________;
(3)鼠妇是昆虫吗?___________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土壤里 (2). 甲壳(节肢) (3). 俗名 (4). 学名 (5). 不是 (6). 因为鼠妇不具有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等
【解析】
试题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
(1)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多足类等,从生存环境看,鼠妇属于土壤里的动物;从形态特征上看,鼠妇属于节肢动物。
(2)从分类学上看,西瓜虫是鼠妇的俗名,Porcellio sp.是鼠妇的学名。
(3)鼠妇不是昆虫,因为鼠妇不具有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等。
点睛:掌握昆虫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PAGE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