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18 19: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回到中国的哪个朝代 ?历史君大拿汤因比司马君实欧阳醉翁拗相公老王中国历史文化交流群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余秋雨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汤因比(英国)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第十二课第一篇章
繁华的都市生活“予以建中辛巳归赵氏,时丞相作吏部侍郎,家素贫俭,德甫(明诚字德甫)在太学,每朔望(初一、十五)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
——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何时、去哪里买东西?他买了什么?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义铺,卖蒲和潭席、屏帷洗漱、鞍辔弓剑……近佛殿,皆国朝名公笔迹。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殿后资胜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在大相国寺中赵明诚还能买到哪些东西?除了买东西,他还可以有哪些娱乐活动?观看杂技、舞剑、傀儡戏等各种表演;元宵时,观看皇家乐队演奏。 瓦子产生的原因: 瓦 子娱乐兼商业场所瓦子中圈出供表演的地方 勾 栏①商业发展 ②城市繁荣 ③市民阶层扩大 杂 剧表现形式: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宋朝人的节日习俗
汴京“太平日久,人物繁埠……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季花时,乞巧登高,校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言》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 轼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粽包分两髻(jì),艾束著危冠。
——陆 游中秋节春节端午节猜一猜:诗句描述的是哪些传统节日?宋朝时称春节为:元旦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除,准备过节。除夕之夜,人们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阖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
“此汗八里大城(即元大都)之周围,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质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
——《马可·波罗行纪》第二篇章
灿烂的宋元文化宋代诗歌——宋词宋词小卡片:出生:特点:唐长短句、可配乐演唱;
内容广泛、风格多样代表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兴盛: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词风:豪迈奔放、飘逸、旷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词风: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2.李清照(婉约派)——《如梦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南北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为何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原因:所处时代背景不同,词人人生际遇不同,个性气质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四大家元代杂剧作家有200多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150多种。 最有名的的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其中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三大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
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窦娥冤》知识拓展: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史学两司马”《资治通鉴》 《史记》宋·司马光编年体
通史从战国到五
代的历史繁华的都市生活大都市
瓦子
戏剧
传统节日宋词
元曲
史学著作
灿烂的宋元文化三、课堂小结沙场秋点兵1、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B2、《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3、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B 如果你可以带着爸妈回到宋代开封城,你会带他们去哪里购物游玩?请安排好你们的行程并简要讲述你们的见闻。 5、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词人是(  )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D6.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D材料一: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材料二: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梦梁录》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宋代的开封、临安商业繁荣。8、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D9、“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
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反应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