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历史(上)
1、说出西汉的建立情况;
2、归纳休养生息政策实施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3、结合休养生息政策,谈谈对当今国家发展的启示。
学习目标:
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加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休养生息:
追根溯源探背景
一、西汉(前202年——公元9年)的建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今陕西西安)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二、分析原因:
土地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社会萧条。
根据课本内容,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汉初的社会景象,并说出呈现这种景象的原因。
原因:长期战乱和秦的暴政。
坚持不懈行措施
休养生息三功臣:
汉文帝
汉景帝
汉高祖
材料一:
颁布军队复原令,凡复原的军吏卒,可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赋徭。动员流亡之民回乡,“复古爵田宅”。在全国释免罪人和奴婢,增加农业劳动人口。
材料二:
刘邦根据官吏俸禄和政府开支制定全国赋税总额。田租,或称田赋,即土地税,征收率为十五税一;口赋,也称算赋,即人口税,每人每年一算(120钱)。
1、让士兵还乡务农; 2、动员流民还乡;
3、释放罪人和奴婢; 4、重视农业生产;
5、轻徭薄赋。
材料一:
文帝曾经想建一露台,召工匠计之,需百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白寿彝 《中国通史》
材料二:
及文帝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措(置刑法而不用)之风。
1、提倡节俭治国; 2、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材料一: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重视农业生产。
喜获祥瑞看影响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
——《史记·平淮书》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 食货志》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文景之治
西汉初建,社会萧条,政权不稳
高祖吸取教训,稳定政权
与文帝、景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为武帝大一统奠定基础
“文景之治”
以史为鉴聊启示
结合汉初统治者的“以农为本”、“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请你为当前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一些建议?
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贯彻“勤俭治国”的思想,发扬勤俭持家的优良美德;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