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题附答案(六)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生字乐园。(16分)
1.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4分)
挑门帘(tiāo tiǎo) 迸射(bènɡ bìnɡ) 踉跄(liànɡ lànɡ) 赏赐(cì tì)
打折腿(zhé shé)昏庸(yōnɡ yīnɡ) 焦灼(zhuó zuó) 奴役(nú nǘ)
2.读拼音,写汉字。(12分)
(1)李强从不dù jì( )别人,每次用完别人的东西能遵守nuò( )言,按时完bì( )归zhào( ),从不yán( )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2)zhū( )葛亮让将士们lēi( )鼓nà( )喊,cáo( )chénɡ( )相不敢lú( )莽,只能放箭。
二、词语世界。(16分)
1.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6分)
平安无 (是 事) 如 大敌(临 林) 长途跋 (社 涉)
绘 绘色(生 声) 不能自 (拨 拔) 网络资 (源 原)
2.选词填空。(4分)
商议 商量
(1)他的话斩钉截铁,毫无( )的余地。
(2)赵王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 )。
抵御 抵挡
(3)为了( )这次洪水对大坝的袭击,工人们又对大坝进行了加固。
(4)因为没能( )住没事的诱惑,妈妈的减肥计划失败了。
3.补充成语。(6分)
无( )之宝 理直气( ) 攻无不( )
丢盔( )甲 化险为( ) ( )处逢生
三、补充句子。(10分)
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2.关公赴会——
3.孙猴子的脸——
4.__________________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利于行。
四、课内阅读。(14分)
1.信息传递方式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5分)
远古(????),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①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②依靠驿差长途跋涉 ③运用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④依靠电报、电话??????⑤利用烽火
2.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神机妙算”的意思是: 。(2分)
(2)这个故事的表面结果是 ,实际结果是 。(4分)
(3)读了这篇课文,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评价一下诸葛亮和周瑜。(3分)
五、课外阅读。(14分)
卧薪尝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昊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在两国的一次大战中,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经过20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万般无奈:
免除后患: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这两个人物,故事是以
的经历为线索。(3分)
3.越王勾践转败为胜的原因是 ;吴王夫差反胜为败的原因是 。(4分)
4.你认为越王勾践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六、习作天地。(30分)
读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故事,你一定有很多感触。请你把所思所感写下来,也可以好好夸夸你心目中的英雄!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tiǎo bènɡ liànɡ cì shé yōnɡ zhuó nú 2.妒忌 诺 璧 赵 延 诸 擂 呐 曹 丞 鲁
二、1. 事 临 涉 声 拔 源 2.商量 商议 抵御 抵挡 3. 价 壮 克 弃 夷 绝
三、1.生死之交 2.单刀直入 3.说变就变 4.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四、1. ⑤②①④③ 2.(1)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2)诸葛亮借了十万支箭。周瑜佩服诸葛亮(3)诸葛亮:神机妙算,知天文,知人。周瑜:嫉妒贤人,为人阴险,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五、1. 形容极其无奈,没有办法。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2.勾践 夫差 勾践3. 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灭掉。4. 是个有抱负的,忍耐的人。
六、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