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提分攻略专题18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件(31ppt).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提分攻略专题18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件(31ppt).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19 11:5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 一 单 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印度民族大起义拉美独立运动美国的南北战争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单元知识框架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北美南美西班牙殖民地葡萄牙殖民地巴 西独立前的拉丁美洲(2)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原因:(1)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3)启蒙思想的传播(4)西班牙、葡萄牙的不断衰落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810-1826)北部:玻利瓦尔
南部:圣马丁成功,解放南美。19世纪初土生白人南美的解放者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时间领导阶级范围领导人结果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810-1826)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海地巴拉圭乌拉圭玻利维亚智利秘鲁哥伦比亚中美省拉美独立运动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联合作战,
有统一指挥。拉美独立运动性质:推翻殖民统治,赢得了胜利;
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民族解放战争拉美独立运动意义:(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②印度人民反抗情绪高涨,要求维护民族独立(根本原因)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侵略印度。
政治上:把印度变成半殖民地,三分之二土地被英国侵占
经济上: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直接原因)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原因:(2)涂油子弹事件印 度 民 族 大 起 义时 间:1857到1859年 (19世纪中期)领导者:封建王公 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主力:印度土兵章西女王——克拉什米·巴依 1857年6月成为章西起义的领袖,1858年3月,英军围攻章西城。女王已经做好应战准备。她训练了一支强兵,亲自巡视城堡,检查武器,实行坚壁清野,几次打退英军。但是他们缺少外援,最后英军突入城里。起义者一个个拼死搏斗,场面悲壮感人。章西女王和少数人突围,转战外地,最后单枪匹马勇战敌军,不幸中刀牺牲。这时她刚23岁。 影 响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者,表明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和勇气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1857-1859)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封建王公)胜利失败推翻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战争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归纳比较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第2课 俄国的改革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彼得一世改革目的方式内容性质富国强兵,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向西方学习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新式常备军、兴办手工工场、
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礼仪和生活方式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改革。(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背景(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时间彼得一世改革影响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
强国,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1861年农奴制改革原因: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激化国内矛盾。 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
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
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
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
当时的地价。改革性质:“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让我们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维护贵族、地主利益,挽救统治危机。改革目的:1861年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市场资金劳动力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影响积
极:局限: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国元勋
美国国父
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者
杰斐逊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总统山” 第3课 美国内战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找一找:两种经济制度哪些方面存在矛盾?北方南方 “在堪萨斯州,两个陌生人相遇,见面礼是互相用枪指着问:拥护还是反对奴隶制?如果回答相背,马上开枪射击。”
——1858年《华盛顿邮报》盾 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3、转折:2、初期形势:
失利原因:1、开始:4、结果:颁布《宅地法》和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南方投降,北方胜利美国内战的过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北方节节失利。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宅地法》规定:
凡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国有土地中领取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约65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这块地即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
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
上的被动局面。议一议:结合法令内容,说说这两个法令的作用。转折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结合上面表格分析美国内战北方胜利的原因:(1)北方军队具有正义性,人心向背有利于北方(3)北方经济、军事实力强大(5)广大士兵的英勇作战(4)林肯政府的正确领导(2)《宅》和《解》的颁布,提供雄厚兵源(6)人民群众的支持南北战争的评价1、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意义: 维护了 国家的统一,
废除了 黑人奴隶制度,
扫清了 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统治危机
民族危机明治维新背景 大批中下级武士他们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展开了一场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倒幕运动。内忧外患1868年 推翻幕府统治 倒幕运动 ——“王政复古”政变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时间、目的:主力(倒幕派):经过及结果: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1868年1月 王政复古政变结束幕府统治改年号“明治”1869年迁都到东京。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目的:明治维新内容富国强兵,巩固统治。明治维新影响观点一:明治维新是日本迈入近代化社会的维新,这场改革很成功。
观点二:日本明治维新后保留天皇,有大量封建残余,所以说日本明治维新不成功。
观点三:日本明治维新助长日本对外殖民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对明治维新持否定态度。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积极影响: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局限性: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性质:天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都是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碍而被迫进行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面临危机。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思维拓展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