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全国各地近3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专题八 有机化学基础 同分异构体(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全国各地近3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专题八 有机化学基础 同分异构体(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0 10:26:51

文档简介

专题八 有机化学基础 同分异构体(原卷版)
1.【2019新课标Ⅰ卷】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2.【2019新课标Ⅱ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3.【2019新课标Ⅱ卷】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 8种
B. 10种
C. 12种
D. 14种
4.【2019新课标Ⅲ卷】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5.【2019 北京 】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

A. 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 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 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6.【2019 天津 】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 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 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7.【2019 江苏 】12.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B. 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
C. X、Y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 室温下X、Y分别与足量Br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
8.【2019 浙江4月 选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
B.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
C. 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
9.【2019 浙江4月 选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
B. 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
C. 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
D. 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
10.【2019 浙江4月 选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B. 甲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11.【2019 浙江4月 选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
C.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
D. 硫酸作催化剂,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
12.【2019 上海 等级考 】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次氯酸漂白 B. 盐酸除锈
C. 石油分馏 D. 煤干馏
13.【2019 上海 等级考 】已知有一种烃的结构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关于
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易溶于水 B.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 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 与环己烷为同系物
14.【2019 上海 等级考 】 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 B. C. D.
15.【2019 上海 等级考 】 聚异戊二烯的单体是( )
A. B.
C. D.
16.【2019 上海 等级考 】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硝基苯(苯)--蒸馏
B. 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 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 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17.【2018新课标Ⅰ卷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18.【2018新课标Ⅰ卷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 C5H12至少需要2molH2
19.【2018新课标Ⅱ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20.【2018新课标Ⅲ卷】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21.【2018北京卷】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22.【2018江苏卷】化合物Y 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 ?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23.【2018天津卷】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24.【2017海南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25.【2017北京卷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26.【2017新课标Ⅲ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27.【2017新课标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28.【2017新课标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29.【2017新课标Ⅰ卷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30.【2017北京卷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31.【2017天津卷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32.【2017江苏卷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专题八 有机化学基础 同分异构体(解析版)
1.【2019新课标Ⅰ卷】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B
【解析】2-苯基丙烯的分子式为C9H10,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A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苯基丙烯,故B正确;
C项、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项、2-苯基丙烯为烃类,分子中不含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2-苯基丙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甲苯,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掌握各类反应的特点,并会根据物质分子结构特点进行判断是解答关键。
2.【2019新课标Ⅱ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
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错误;
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3.【2019新课标Ⅱ卷】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 8种
B. 10种
C. 12种
D. 14种
【答案】C
【解析】C4H8ClBr可以可知丁烷中的2个H原子分别为1个Cl、1个Br原子取代,丁烷只有2种结构,氯原子与溴原子可以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H原子,据此书写判断。
先分析碳骨架异构,分别为 C-C-C-C 与2种情况,然后分别对 2 种碳骨架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分析,其中骨架 C-C-C-C 有、共 8 种,骨架有和, 4 种,综上所述,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种类共8+4=12种,C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学会利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解题是关键,要特别注意的是,氯原子或溴原子取代中间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构不同。
4.【2019新课标Ⅲ卷】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答案】D
【解析】
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
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
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
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选。
答案选D。
5.【2019 北京 】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

A. 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 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 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答案】D
【解析】将X为Y为带入到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中可知,聚合物P是由邻苯二甲酸和丙三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的,据此解题;
A.根据X为Y为可知,X与Y直接相连即羰基与醚
键直接相连构成了酯基,酯基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故A不符合题意;
B.聚合物P是由邻苯二甲酸和丙三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油脂为脂肪酸甘油酯,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脂肪酸盐和甘油即丙三醇,故C,不符合题意;
D.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与邻苯二甲酸在聚合过程中只能形成链状结构,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涉及高聚物单体以及性质的判断,注意把握官能团的性质,缩聚反应的判断,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6.【2019 天津 】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 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 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生产乙醇,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从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7.【2019 江苏 】12.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B. 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
C. X、Y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 室温下X、Y分别与足量Br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
【答案】CD
【解析】
A.X分子中,1mol羧基消耗1molNaOH,1mol由酚羟基形成的酯基消耗2molNaOH,所以1molX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故A错误;
B.比较X与Y的结构可知,Y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故B错误;
C.X和Y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C正确;
D.X和Y分子中碳碳双键的位置相同,分别与足量Br2加成后产物的结构相似,所以具有相同数目的手性碳原子,都有3个,故D正确;
故选CD。
8.【2019 浙江4月 选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
B.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
C. 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A. 18O2和16O2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而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A项错误;
B. 正己烷的分子式C6H14,2,2?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分子式是C5H12,两者同属于烷烃,且分子式差一个CH2,属于同系物,B项正确;
C.核素表示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C60和C70是由一定数目的碳原子形成的分子,显然,C项错误;
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分子式分别为C3H7O2N和C2H5O2N,分子式不同,显然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9.【2019 浙江4月 选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
B. 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
C. 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
D. 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
【答案】C
【解析】
A.加热液体至沸腾时,必须要在反应容器内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否则出现暴沸将会很危险,A项正
确;
B.精密pH试纸可以将pH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可以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B项正确;
C.苯和四氯化碳互相溶解,均难溶于水,因而加水不影响苯和四氯化碳的互溶体系,不可以分液,可采用蒸馏分离,C项错误;
D. 棉纤绵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纤维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因而可以用燃烧法区别,D项正确。
故答案选C。
10.【2019 浙江4月 选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B. 甲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答案】B
【解析】
A.对于分子式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因而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而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含羟基越多,沸点越高,原因在于-OH可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使得沸点升高,因而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A项正确;
B.葡萄糖为多羟基醛,含有醛基,能使溴水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
C.羊毛、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
D.天然植物油是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另外,植物油常温下难溶于水,D项正确。
故答案选B。
11.【2019 浙江4月 选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
C.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
D. 硫酸作催化剂,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
【答案】D
【解析】
A.苯和氯气生成农药六六六,其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2Br,B项错误;
C.甲烷和氯气反应为连续反应,甲烷和氯气生成CH3Cl和HCl,接着CH3Cl和氯气生成CH2Cl2和HCl,之后生成CHCl3和CCl4,,因而产物除了4种有机物,还有HCl,C项错误;
D.酯类水解断裂C-18O单键,该18O原子结合水中H,即生成乙醇H18OCH2CH3,因而,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12.【2019 上海 等级考 】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次氯酸漂白 B. 盐酸除锈
C. 石油分馏 D. 煤干馏
【答案】 C
【解析】
A.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次氯酸漂白是化学变化,所以A错,
B.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铁锈的反应,是化学变化,B 错。
C.石油分离利用烃的沸点差异,是物理变化,C正确。
D.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13.【2019 上海 等级考 】已知有一种烃的结构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关于
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易溶于水 B.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 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 与环己烷为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烷烃都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和C错误。B 正确。自行车烷的不饱和度比己烷多,不满足分子式相差n个-CH2的要求,所以和环己烷不是同系物。
14.【2019 上海 等级考 】 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A错误。选项中含有甲基,根据甲烷的空间正四面体结构可知,含有甲基的一定是空间构型,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和C错误。CH2=CH- 构成一个平面(根据乙烯的结构可知),-CH≡CH中所有原子呈直线型结构(根据乙炔结构可知),直线处于平面内,故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选D项。
15.【2019 上海 等级考 】 聚异戊二烯的单体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聚异戊二烯是异戊二烯发生1,4加成反应得到的产物,因此答案选异戊二烯。故答案为D。
16.【2019 上海 等级考 】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硝基苯(苯)--蒸馏
B. 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 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 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C
【解析】
A.硝基苯和苯是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应该用蒸馏法分离。A正确。
B.乙烯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以实现两种气体分离B正确。
C.己烷和己烯为互溶液体,乙烷不与溴水反应,但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己烯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代物,属于有机物仍然可以溶于己烷,因此不能用于分液法分离。C 错误。
D.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液体分层通过分液进行分离,D 正确。
所以答案选C。
17.【2018新课标Ⅰ卷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A果糖是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双塘。A项符合题意。
B酶属于蛋白质,B项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含碳碳双键等不饱和结构,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2018新课标Ⅰ卷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 C5H12至少需要2molH2
【答案】C
【解析】
A螺[2.2]戊烷和环戊烯的分子式均为C5H8且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不符合题意;
B螺[2.2]戊烷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项不符合题意;
C螺[2.2]戊烷中的化学键均为单键,碳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C符合题意;
D螺[2.2]戊烷分子式均为C5H8,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2018新课标Ⅱ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氯代烃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
20.【2018新课标Ⅲ卷】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答案】C
【解析】
A.苯乙烯中含有苯环,能够与液溴在发生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符合题意;
C.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 或 ,C符合题意;
D.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2018北京卷】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答案】B
【解析】
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为、
,、中苯环都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项错误;
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为、,含有的官能团为-COOH或-NH2,B项正确;
氢键对该分子的性能有影响,如影响沸点、密度、硬度等,C项错误;
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采用切割法分析其单体为、,该高分子化合物由、通过缩聚反应形成,其结构简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B。
22.【2018江苏卷】化合物Y 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 ?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答案】BD
【解析】
X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2个H、3个Br、1个O和苯环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单键可以旋转,X分子中羟基氢与其它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A项错误;
Y与Br2的加成产物为,中“*”碳为手性碳原子,B项正确;
X中含酚羟基,X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Y中含碳碳双键,Y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错误;
D项,对比X、2-甲基丙烯酰氯和Y的结构简式,X+2 ?甲基丙烯酰氯→Y+HCl,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BD。
23.【2018天津卷】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
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
24.【2017海南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答案】AD
【解析】
A.乙醇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即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与酯化反应有关,故A正确;
B.乙烷和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丁烷存在同分异构体,即正丁烷和异丁烷,故B错误;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鉴别,故C错误;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CH2Cl2 、CHCl3 、CCl4等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故D正确。
故选AD。
25.【2017北京卷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
通过图示可以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根据原子守恒,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H2O,A正确;
B、反应②生成(CH2)n中含有碳氢键和碳碳键,B错误;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C正确;
D、观察可以发现图中a是(CH3)2CHCH2CH3,其系统命名法名称是2-甲基丁烷,D正确。
答案选B。
26.【2017新课标Ⅲ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组成植物油的高级脂肪酸为不饱和酸,含有碳碳双键,氢化过程为植物油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
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A。
27.【2017新课标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C
【解析】
A.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A正确;
B.人们在补钙的同时经常同时服用维生素D,原因就是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B正确;
C.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含包括硫、磷等元素,C错误;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否则对人体有害,D正确。
28.【2017新课标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者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
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
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
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故选A。
29.【2017新课标Ⅰ卷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二氯取代物和共平面判断。二取代或多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一般采用定一移一或定二移一法,即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注意不要重复。关于共平面判断应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分析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是要注意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
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如CH≡C—C≡C—CH2CH3、
CH≡C—CH===CH—CH===CH2等链状不饱和烃,不止d和p两种,A错误;
B.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定一移一可知d的二氯代物是6种,结构简式如下:
,B错误;
C.b为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p是环烷烃,属于饱和有机物,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项错误;
D.苯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共价单键,,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答案选D。
30.【2017北京卷11】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该题难度较大,本题的关键是找到高聚物聚维酮的单体,解题过程中不要被原给定复杂结构迷惑,通过层层剥离就可以得到结论,注意题干选项的挖掘,例如氢键等。注意掌握单体的判断方法,首先要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高聚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1)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①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可;②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③凡链节中主碳链为6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两种(即单烯烃和二烯烃);(2)缩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断键,补原子,即找到断键点,断键后在相应部位加上-OH或-H。
因为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则去除HI3、氢键,得,应写成,可得聚维酮的单体是,A正确;
B、通过A分析研究,聚维酮分子由(2m+n)个单体聚合而成,B错误;
C、“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可知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从结构上看,聚维酮碘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使其易溶于水,C正确;
D、聚维酮含有肽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
正确选B。
31.【2017天津卷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答案】B
【解析】
汉黄岑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A错误;
B、汉黄芩素结构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B正确;
C、该物质酚羟基的邻、对位还可以与1 mol Br2反应,碳碳双键可以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故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2 mol Br2,C错误;
D、该物质中含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醚键,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只剩余羟基和醚键,官能团种类减少2种,D错误。故选B。
32.【2017江苏卷11】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a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a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
a、c分子中分别有6个和9个sp3杂化的碳原子,所以这两个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
平面内,B错误;
a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c分子中有醛基,这两种官能团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C
正确;
D.b分子中没有醛基,所以其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D错误。答案选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