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39—41页
二、教学目标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
三、教学分析
1.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2.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涂色游戏,怎么样?老师做了两个图形,想请同学上台来比 一比,看谁先把图形涂满。谁愿意帮老师涂(同学们积极参与,任选两名学生)
师:你们俩来,其它同学当裁判,咱们一起给他们喊开始(预备,开始)
师:这名同学先涂完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生说:不公平,因为它的面比较 小,涂得快)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这两个面的大小在数学中有个名字叫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 认识什么是面积。
(板书: 什么是面积)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师:(课件出示)其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物体的面,看得见,摸得着,下面 就请同学们找找身边的还有哪些面,摸上去是怎么样的?跟同桌交流一下。(生:结合身边物 体的面进行交流)
(2)师:对,这些都是物体的面,这些面我们把它起个名字叫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 的表面)
(3)师:那这些物体的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生说)
(4)师:(出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数学书的封面,谁能说说有哪些物体的面比数学 书的封面大?哪些物体比数学书的封面小?(生:结合身边物体的面的大小进行交流)
(5)师:那比数学书封面小的又有哪些呢?(生:结合身边物体的面的大小进行交流)
(6)师小结:对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大小)
(7)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的封面面 积。这里主要让生懂得描述物体的面积)
(8)师:说得真棒,刚才我们研究物体的面积,现在来看看平面图形的面积
认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师:看到同学们摸得这么高兴,老师也想摸一摸黑板的面积,(教师故意摸黑板的4 条边)
问:你们看,老师摸对了吗?(引导学生认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3、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师:(示灯)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白纸,沿着数学书的封面边沿画出数学书的封面图 形,并观察一下数学书的封面图形是怎么样组成的。(生:它是由四条边围起来的)
(2)师:很好,这位同学用到了一个围字,大家想想,如果没有围起来,我们还能知道 它的面积有多大吗?(生:这样就无法确定它的大小。)
(3)师:这位们同学说得很好,看来平面图形的大小必须是封闭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封 闭图形的大小叫做这个封闭图形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
(4)师: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生: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 它们的面积)
(5)师小结什么是面积,(生:齐读)
(6)巩固练习
(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出示两个面积相近的图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师:你们看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生:我认为长方形面积大。
师:我认为正方形大,你们有办法证明给老师看吗?得出“观察、重叠、数格子”等比 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师:这位同学认为周长大的图形面积就大,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出示图形(空白部分图形的面积和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相比,哪一部分面积大呢?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数格子)
师:老师也是数格子,怎么数起来正方形面积却比较大呢?从而得出用同样大小的方格 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比较方便。这部分内容设计目的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在交 流中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学会用不同的比较方法,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将感性认识 逐步内化为理性认识。
(四)、创意大比拼 请学生画出3 个自己喜欢而且面积等于7 个方格的有趣图形。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 有不同的形状。
全课小结:
请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