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波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过程
2、掌握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由此得出经济发展需注意哪些问题。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学习目标
阅读课文41-42页,结合上面三幅图片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从越南引进__________
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出现了先进的插秧和拔秧工具______
占城稻
水稻
农业的发展
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
1.粮食作物:
秧马
《秧马》
苏轼(宋代)
春云蒙蒙雨凄凄,
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
朝分一垄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
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
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
以我两足为四蹄。
旧时汉族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苏:苏州
湖:湖州
常:常州
熟:丰收
足:富足
“苏州和湖州(常州)粮食成熟了,天下就富足了。”
2、经济作物: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由广东、福建扩展到江淮、川蜀一带。
经济重心南移时间与区域
从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
始于唐朝中期
完成于南宋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为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③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根本原因)
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江浙、蜀地)
丝织业:
棉纺织业:
南方胜过北方(北宋时)
工具的改进和棉纺织品种增加(南宋后期)
五大名窑;瓷都景德镇(北宋);制瓷业中心江南地区(南宋)
造船业领先世界(广州、泉州、明州);世界最早的船坞 和 指南针技术
蜀锦
“号为冠天下”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丝织业
南宋棉毯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棉纺织业
在
图
中
找
出
宋
代
著
名
的
瓷
窑
官窑
钧窑
汝窑
哥窑
定窑
制瓷业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瓷 器
宋孩儿瓷枕
探索与发现:
图中是出土于
福建泉州的宋代
海船,有13
个密封的船舱。
想想看,这种
船有什么优点?
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运用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方向。
商业贸易的繁荣
(1)都市贸易:
(2)海外贸易:
(3)新货币:
大都市(开封和杭州);街市、
早市、夜市、草市、市镇的出现
大商港(广州、泉州);外贸范围大,
外贸收入多;外贸机构(市舶司)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方无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真实形象再现了开封作为商业城市的繁华景象。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计有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舍122座,轿子8 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
唐长安城示意图
宋开封城示意图
两图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唐代有何不同?
商业活动的空间拓展
西市
东市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如果从衣食住行方便的角度考虑,你原意选择居住在唐都长安还是南宋的临安?理由何在?
商业活动的时间拓展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zhēng)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梦梁录》
两段材料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唐代有何不同?
宋代商业活动的特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泉州
宋代航线通往哪些地区?主要港口有哪些?
朝鲜、日本
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海岸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
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
③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1)说出上面两幅图片的名称,并说出各自出现的时间。
(2)第一幅图片最早出现在哪个地方?有何地位?并思考它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交子,北宋前期
会子,南宋时期
四川地区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便于携带,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左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 最早的商标广告。它可以用以研究宋代的( )
①商业广告?②印刷技术?③商标意识??④冶金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魏晋南北朝
唐朝中期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哪些过程?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南方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开始南移
南宋
苏湖熟,天下足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知史鉴今:
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看,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保持经济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的启示?)
(1)要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2)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要保持社会安定。
(4)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三个时期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达标拓展
(2018·江苏南京)5.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2018·山东聊城)8.某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单元中?(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C
C
(2018·山东泰安)9.“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主要是指(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质占城稻
B.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2018·山东烟台)10.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D
C
(2018·山东青岛)15.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18·黑龙江大庆)16.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机构 B.“蕃坊” C.“蕃学” D.宣政院
(2018·山东菏泽)17.(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