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
教学内容:教材67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2、掌握形如x+a=b和x-a=b方程的解法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解方程的过程,体验迁移、分析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教材在设计这个内容时,用天平之间要保持平衡来讲解,很形象,学生容易接受。讲解方程时,要向学生讲清四个问题:1、什么叫方程;2、什么叫解方程;3、什么是方程的解;4、怎样检验。
教学重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
教法与学法:观察理解,过程迁移。观察图例,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解方程。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揭示课题:解方程
什么叫做方程?方程性质是什么?写出四个方程,方程里有未知数,你想不想知道这个未知数等于多少?
自学并交流
自学后你知道了什么?跟同桌说说
汇报自学所得
交流后引导一起探索,梳理并验证学生所获。
①课件出示例题并分析图意
②怎样列方程?
③解方程
猜:x的值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观察:(出示课件)观察天平,有什么办法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保持天平平衡呢?
学生演示:把变换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等式两边同时减去3,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你凭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要减3,而不是减去其他数?
纠正:规范书写(解方程要写一个解字,等号对齐)
明确: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弄清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一个值,也可以说是一个得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算算左边是不是等于右边
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④学生回顾梳理解方程的过程
⑤学生尝试练习并展示
(1)100+x=250 (2)x+12=31 (3)x-63=36
总结收获
用学到的解方程的知识去求自己写的四个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教师点评1:1、数学课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有学习的欲望,该教师通过让学生写方程,急需知道未知数的值是多少,怎样求出未知数的值这些问题引入课堂,学生有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让学生去自学,去交流,去发现,逐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学会解方程的方法3、教师的教学设计上首尾相接,通过设疑---寻找解决办法-解疑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教师点评2:从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来评价这节课:
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该教师通过课件的直观教学,让学生理解了解方程的原理,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通过正确的数学规范了解方程的书写,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到达了教学的目标。
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尊重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经历了掌握和理解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迁移、分析的学习方法。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