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4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20 10: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4 大气压强(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某节目介绍的“天气预报瓶”,玻璃管A与大气相连,密闭的玻璃球B内装的红墨水能显示天气好坏,A管中液面明显上升表示转为阴雨天气,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室外大气压增大
B.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室外大气压减小
C.“天气预报瓶”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工作
D.阴雨天气时室外的大气压强变小
2.如图是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始终以速度v从A点到达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体重增加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势能减小
C.运动员受到的大气压减小
D.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3.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4.拿一个杯子,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流不出来,其原因是( )
A.水对纸板的黏结作用力造成的 B.杯口对纸板的粘力造成的
C.大气对纸板向上的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5.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时,能使气压计示数变小的是(  )
A.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B.天气由晴转阴雨
C.季节从夏季转到冬季?????? D.把气压计从室内拿到室外
6.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B.
C. D.
7.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8.下列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天平 B.塑料吸盘 C.船闸 D.破窗锤
9.在图中,c为扎在a管下端的小气球,则下列办法中能使气球鼓起来的是( )
甲:从a向管外抽气 乙:从b向管外抽气
丙:从a向管内打气 丁:从b向管内打气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二、填空题
10.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泸西的大气压约0.9个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____帕。
11.纸锅能将水烧开但纸没有燃烧是因为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是99℃,说明当时的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用酒精灯加热时应使用______(选填“内焰”或“外焰”)。
12.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_关闭,管外的水在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圆筒.
13.意大利科学家_____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 标准大气压能托起_____ 厘米高的水银柱。
14.如图所示的汽车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__________的作用,凹痕能够平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5.用如图所示的水杯盛水,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往杯里装入大半杯热水,拧紧杯盖,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盖会很难拧开.
(1)简要回答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请设计两种打开杯盖的方法,并说出每种方法用到的物理原理.(不能损坏杯子)
16.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A瓶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为什么 如果把塑料管插入盛满水的有橡皮塞的B瓶中,还能把水吸上来吗 为什么
17.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于1593年发明的.早期的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湍带有一个玻璃泡,使用前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如果你是发明者,请你根据以上的提示,说说接下来该如何使用这样的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18.冰受到的压强越大,冰的熔点越低。运动员穿着滑冰鞋(如图)在冰面上滑行,冰面受压会熔化变成水。请你解释为什么滑冰鞋底部的冰刀会设计得很锋利?穿着滑冰鞋,在水泥路面上难以滑动的运动员,为什么可以在冰面上飞速地滑行?
19.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
【解析】A. 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减小。故A错误,B正确;CD. 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故CD正确;故选A.
点睛: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来判断,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
2.C
【解析】A. 运动员上山时,质量不变,根据G=mg,g是常数,运动员的重力不变。不符合题意。B. 运动员上山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符合题意。C. 上山时,海拔越来越高,气压越来越小。不符合题意。D. 运动员匀速上山过程中,质量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加。此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1)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气压跟海拔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3)根据G=mg判断重力的变化。
3.D
【解析】真空采血管在组装后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即真空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时,在检查者血压的压力下,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故选D.
4.C
【解析】解答: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纸片之所以不会落下,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也就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说明大气对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故选C。
分析:水的覆杯实验就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需要对纸板进行受力分析;大气压对纸板向上的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据此分析。
5.B
【解析】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示数变大;大气压还与天气的变化有关,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晴天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故选B
点睛: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以及大气压还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6.D
【解析】A、密度计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工作,没有利用大气压;
B、船闸利用的连通器的原理,没有利用大气压;
C、锅炉水位计,利用的连通器的原理,没有利用大气压;
D、两心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即当堵住壶上的小孔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二层中的液体不会流出,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重点是大气压的应用,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7.B
【解析】
【详解】
脚踩在盲道上,脚对盲道的压力等于重力,压力不变,砖上的条形或圆点减小了脚和地面的受力面积,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故B正确。
故选B。
8.B
【解析】A. 天平在使用时,能绕着固定点转动,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个等臂杠杆,与大气压无关。故A错误。B. 将塑料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衣服,故B正确;C. 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C错误;D. 破窗锤是用靠减小受力面面积增大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1)天平是等臂杠杆;(2)吸盘式挂衣钩利用的是大气压强;(3)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4)破窗锤是用靠减小受力面面积增大压强。
9.C
【解析】从a管向内充气时,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能使气球鼓起来;
从b管向外抽气时,减小了气球外部压强.此压强小于气球内部的压强,也可以使气球鼓起来。故乙和丙方法可行。
故选C。
点睛:关键是压强大小的比较,要使气球鼓起来,必须满足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的条件,以此进行判断解答。
10. 马德堡半球实验 9×104pa(9.117×104pa)
【解析】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并且最著名的实验是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一个标准大气压约等于1×105Pa 则0.9个大气压约为1×105Pa 90000Pa。
11.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低于 外焰
【解析】
解:纸锅能将水烧开但纸没有燃烧是因为纸的燃点大约是180℃左右,而水在100℃时沸腾,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此时水的沸点是99℃,因为水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所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因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
12. A 大气压
【解析】解答:读图可知,当提起活塞时,阀门由于受到上面水的压力所以A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
13. 托里拆利 76
【解析】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实验测定了一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即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76c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他最早测得大气压值的人。
14.大气压 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
【详解】
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内大气压几乎为零,吸盘就在外界的大气压的作用下紧贴在车上,这是大气压的应用;凹痕能够平复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5.(1)瓶内温度降低,同时部分水蒸气液化,致使瓶内上方空气压强小于外部大气压.
(2)方法:①垫上毛巾,用力拧;增大摩擦力.
②放到热水中烫一段时间,再用力拧下来;增大内部气压.
③将布条紧绕在杯盖上,增大动力臂,将杯盖转下来;利用杠杆原理.
【解析】(1)瓶内温度降低,同时部分水蒸气液化,致使瓶内上方空气压强小于外部大气压。(2)方法:①垫上毛巾,用力拧;增大摩擦力。②放到热水中烫一段时间,再用力拧下来;增大内部气压。③将布条紧绕在杯盖上,增大动力臂,将杯盖转下来;利用杠杆原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知识点:(1)气体压强:装热水的杯子,当热水冷却后,由于杯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很难打开;(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或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在改变内能的方法上是等效的;(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采用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大小;(4)省力杠杆的特点:省力杠杆能省力,但要费距离。
16.塑料管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沿吸管上升;塑料吸管中气压减小,但B瓶中的水不受大气压作用,所以吸管中水面无法上升,始终与瓶内水面相平.
【解析】塑料管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沿吸管上升;塑料吸管中气压减小,但B瓶中的水不受大气压作用,所以吸管中水面无法上升,始终与瓶内水面相平.
17.此温度计的玻璃泡内是空气,测量物体温度时,玻璃泡要与物体相接触,温度越高,管内空气体积越大,液柱下降的越多;故使用此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物体充分接触,观察液柱的高低变化情况,液柱越低,则说明被测物体温度越高。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此温度计是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于管内空气的热胀冷缩,玻璃管中的液柱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测量物体温度时,玻璃泡要与物体相接触,温度越高,管内空气体积越大,液柱下降的越多,所以,使用此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物体充分接触,观察液柱的高低变化情况,液柱越低,则说明被测物体温度越高。
18.(1)冰刀做得很锋利,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压强。
(2)冰面受压后熔点降低,冰熔化变成水,使冰刀与冰面之间形成水膜(使冰刀和冰的接触面彼此分离),起到润滑作用,减小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因此穿着滑冰鞋可以在冰面上飞速滑行。
【解析】
【详解】
(1)冰刀做得很锋利,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压强。
(2)冰面受压后熔点降低,冰熔化变成水,使冰刀与冰面之间形成水膜(使冰刀和冰的接触面彼此分离),起到润滑作用,减小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因此穿着滑冰鞋可以在冰面上飞速滑行。
19.不会。因为水在沸腾时,其温度会低于103℃,而且会保持不变。
【解析】因为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时,锅内压强和标准大气压相差不大,而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100℃,达不到103℃,所以不会自动跳闸。
点睛:液体只要处于沸腾状态温度就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