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单元测试
(90分钟,100分)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40分)
1.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氮气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D.氮气和氧气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 B.冰水混合物 C.海水 D.河水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空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空气 B.红磷 C.氧气 D.水蒸气
5.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的是( )
A.空气、氧气、氮气 B.氧化镁、泥土、氮气
C.河水、二氧化碳、氧气 D.空气、二氧化碳、氨气
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C.分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子的一种微粒
7.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由离子构成 B.离子由原子和电子构成
C.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离子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中性粒子
8.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B.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无关 D.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9.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汽油挥发 B.空气压缩,体积变小
C.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沙子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沙子和水的总体积
10.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由原子构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 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1.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变大 B.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与水分子融为一体
C.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闻到远处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12.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的运动速度比原子快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3.喷雾除尘车利用雾化系统向空气中喷洒水雾净化空气,其主要作用是( )
A.治理水污染 B.吸收有害气体 C.减少粉尘污染 D.缓解温室效应
14.霓虹灯在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由于( )
A.灯管内充入了氧气 B.灯管内充入了稀有气体
C.灯管内充入了氮气 D.在通电的作用下,灯光内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15.符号“”表示( )
A.氖原子 B.氖离子 C.氧离子 D.氖元素
16.符号“”表示( )
A.氖原子 B.钠原子 C.钠离子 D.阴离子
17.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C B.FE C.na D.mG
18.某矿泉水瓶上标有:含Ca不少于20mg、含K不少于3mg等字样。这里的Ca、K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物质 D.元素
19.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A.X单质、Y化合物 B.X原子、Y分子
C.X化合物、Y纯净物 D.X原子、Y原子
20.我国科学家通过探测发现:月球上储藏着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已知“C—12”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
A.1个质子、6个中子 B2.个质子、1个中子 C.3个质子、0个中子 D.0个质子、3个中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1.法国科学家 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 ,氮气约占 。
22.现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E水蒸气等几种空气成分,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盛有冰棒的杯子外壁上会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空气中的 能够支持燃烧, 是制造氮肥的原料, 可用于制造霓虹灯, 可用于填充白帜灯泡, 可用合作焊接保护气。
23.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1)氧原子 (2)氮原子 (3)钠离子 (4)氯离子 (5)氧离子
24.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1)氢元素 (2)碳元素 (3)氮元素 (4)氧元素
25.写出下列微粒的名称。
(1) (2) (3)3N (4)O2- (5)2H+
三、请你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闻到远处月季花的香味。
解释: 。
27.1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30ml。
解释: 。
28.向白开水中加一些蔗糖,不一会儿蔗糖不见了。
解释: 。
29.湿衣服晾干。
解释: 。
30.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解释: 。
四、综合题(共25分)
31.(3分)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
(2)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B.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组成的
C.氯化钠是由1个钠离子和1个氯离子组成的
32.(6分)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的结构示意图。
(1)微粒A、B的名称: 、 。
(2)微粒C如果表示原子,则x= ;微粒C如果表示离子,则x= 。
(3)元素A、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4)元素B、C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的 不相同。
33.(7分)(1)下列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 不发生改变;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在化学变化中, 是最小微粒。
A纸撕成碎片 B汽油挥发 C冰雪融化 D木柴燃烧 E人体的呼吸 F食盐溶于水
(2)氢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下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图片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 。
34.(3分)已知: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其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12。请你按照此规律,计算一下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铁原子: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
钙原子: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20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
氚原子: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2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
35.(6分)甲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甲 乙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的 减小,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可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比例小于7%时,红磷就无法燃烧,因此,上述实验的结果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科学家通过讨论,决定采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铁在空气中的生锈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结果如下:
测量项目 实验前 试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1)铁生锈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铁、氧气、水反应缓慢。装置中的食盐水、活性炭能急撒快反应速度。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精确值0.1%)。
(3)请你分析实验改进后,结果更精确的原因:① ;② 。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C 6.D 7.C 8.C 9.D 10.B 11.B 12.D 13.C 14.B 15.A 16.C 17.A 18.D 19.C 20.B
21.拉瓦锡 1/5 4/5 22.(1)A C E (2)A B D B D 23.O N Na+ Cl- O2-
24.H C N O 25.氢原子 碳原子 3个氮原子 氧离子 2个氢离子
26.月季花香的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并随呼吸进入人体内
27.分子间有间隙,水分子运动到酒精分子的间隙里
28.蔗糖分子运动到白开水的每一部分
29.湿衣服中的水分子由于运动而离开了衣服
30.氨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氮原子,氯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氯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氯原子在组合成氯化铵分子。
31.原子 分子 A 32.(1)氧原子 硫原子 (2)7 8 (3)最外层电子数 (4)核电荷数
33.(1)ABCF 分子 CD 原子 (2)分子分解成原子,并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4.56 40 3
35.气压 20.2% 铁生锈过程中使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得充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集气瓶内装置的体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