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红楼梦》
特色:
(1)思想性强
①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②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艺术性高
全书虽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社会历史意义:
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勇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价值:
作者以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二、昆剧与京剧艺术 1.昆剧的发展与衰落 ①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②明朝万历末期,经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③清朝前期达到顶峰(昆曲的传世之作:政治历史剧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④清朝中期以后,因循守旧,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京剧,源于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在道光年间(19世纪中期)被称为“皮黄戏”,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如今被誉为“国剧”。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加以创造和改进。
广大民众的喜爱、皇室的扶持、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
京剧十二生肖脸谱
京剧艺术名家
(背景音乐节选自京剧《苏三起解》)
京剧的角色——生 旦 净 丑
相关史事
中国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指的是生、旦、净、丑。
生一般是扮演男子的演员。
旦则是对于戏曲中所有女角的通称。
净一般指戏曲人物中有特色或特点的男子。
丑指的则是“小花脸”,是个喜剧角色。
行当、脸谱、戏服共同构成了京剧文化。
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应该勇敢地担负起传播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以经典浸润人生,以诗文陶冶情志,以心灵传承文明,共同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份足以感动人类和后世的珍贵文化遗产。
合作探究
明清小说和戏剧的共同点有哪些?
都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说明封建专制已经走向了没落。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2.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明清时期小说的社会氛围良好;
4.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小说传播提供条件。
历史小说 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明清小说的分类
昆曲
与
京剧
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红楼梦》
京剧
清朝: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本课小结
1.2010年5月由朝鲜国家级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50载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登陆北京电视台大剧院,就此开始该剧在中国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血海歌剧团之所以选择《红楼梦》创作大型歌舞剧,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 )
A.情节曲折离奇
B.反映了中韩友谊
C.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是中国最早的小说
课堂练习:
C
2.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C
课堂练习:
3.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