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春)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1 11:4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文莱

“西洋”
1.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原因和条件
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2.在位皇帝:
明成祖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宣扬国威
4.时间:
1405—1433
5.次数:
7次




7.到达范围:
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出发地:刘家港

8.最远到达: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刘家港
(1405-1433)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9.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④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自主学习:
1、“倭寇”是指什么?沿海人民为什么要抗倭?
2、戚继光主抗倭概况? 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3、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戚继光抗倭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日本倭寇

戚继光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戚继光
(1528—1588)

2.概况
(1)戚继光整顿军队
①目的: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②举措: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③结果: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戚家军
1561年,倭寇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
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带领军民消灭福建、广东两地倭寇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
(2)过程
评价






抗倭形势图




















戚继光抗倭
台州九捷





福建、广东
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

分组讨论: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民族
向心力
(4)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

材料研读

表现了戚家军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
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妈祖阁
1.背景:
2.结果: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本课总结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戚继光抗倭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反映
郑和七下西洋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1.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A
B
C
随堂小测
4.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5.“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A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对中国沿海的的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结合诗句,你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课后活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