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1 11:3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果你能穿越到古代你会选择哪个朝代?
以胖为美,女性地位较高的唐朝?
穿越剧泛滥的清朝?
能点外卖,能逛夜市儿,市井文化丰富的宋朝?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2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概况
北宋 开封

南宋 临安
元朝 大都
北宋 开封 大相国寺
热闹的庙会
北宋 开封 大相国寺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大相国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殿堂屋宇四五百间。该寺每月开放5次,供“万姓交易”。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的地方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绣、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

(二)“瓦子”
什么是“瓦子”?
什么是“瓦子”?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的商业场所,叫“瓦子”
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
称为“勾栏”。
“勾栏”
瓦子当中琳琅满目的娱乐、商业活动
说书
唱曲
演杂剧
表演蹴鞠
卖饮食
卖药材
卖古玩
卖字画
剃头
相面
算卦
还有“夜市”呢!
为什么瓦子在宋代能够兴起?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三)元杂剧和节日
阅读课本,填空;

杂剧 形成于_______
兴盛在_______
宋代
元代
那现在你是一个宋元时期的人了,你在当时看的戏剧主要形式_______
杂剧
注重节日
相关史事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除,准备过节。除夕之夜,人们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阖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成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二、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宋 苏轼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定义?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朝代 诗人 派别 代表作 贡献
北宋 苏轼 豪放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北宋末期 李清照 婉约派 《声声慢·》 反应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南宋 辛弃疾 豪放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词代表人物
(二) 元曲
元曲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元曲代表人物 杂剧优秀作家
关汉卿
元杂剧奠基人, “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窦娥冤》

散曲
杂剧
南戏
《窦娥冤》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
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出窦娥这个女性形象。该剧同时体现了关汉卿的语言风格,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 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
他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本课小结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荣的都市生活
宋词
元曲

大都市
瓦子
戏剧
节日

含义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关汉卿《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通过这节课,我们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一起感受宋元时期的气象万千的都市生活。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的发展。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在社会物质及其丰富的条件下,应当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责任感!
当堂练习
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子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D
2.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  )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②元宵节看彩灯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3.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  )

A.赋 B.诗
C.词 D.小说

c
4.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白 D.李清照

a
5.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下列作品中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  )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史记》
C
1.北宋时的 、南宋时的 、元朝时的 ,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
3.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
4.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
5.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
6. 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的文学形式之一。
7.北宋文学家 ,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8.女词人 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9.南宋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
10.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其代表作是 。
11.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
12.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 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 的通史巨著。
13.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 ,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 。
开封
临安
大都
大相国寺
瓦子
勾栏
杂剧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司马光
编年体
《史记》
史学两司马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