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节,亦称“肉孜节”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当代,此节在历书上有标志。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礼拜仪式规模和气氛均盛于“聚礼”,阿訇应讲经布道。“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追悼亡灵。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了解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知道元朝的政权性质和元朝的疆域;
3.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一、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
观察《元朝疆域图》,说一说元朝的政权有什么特点?元朝的疆域的四至分别到哪里?
西藏
新疆
云南
东北
台湾
元朝疆域范围:“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想一想:与汉唐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比有什么拓展?
元朝的疆域大大超过了汉唐时期。与汉唐疆域相比,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我国历史疆域最大的朝代。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 586 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湾省),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关于回族分布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思考:回族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元朝时,回族形成,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交融的一个表现。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回族形成于元朝。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二、行省制度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今天,我们的省级行政机构最早起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元朝
我国行政机构的演变
察合台汗国
钦察汗国
伊利汗国
元朝疆域
中书省
辽阳行省
甘 肃 行 省
岭 北 行 省
(北至北海)
宣政院辖地
吐蕃
云南行省
湖广行省
四川行省
陕西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
江西行省
万 里 海 塘
大都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及天津)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三、元朝对边疆区域的管辖
材料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元朝管辖台湾的措施及影响。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目的),元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台湾 阿里山
台湾地图
想一想: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统治的?
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西藏 拉萨
元朝疆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元朝的民族出现了交融,回族形成;元朝为了对广阔领土的治理,开创了行省制度;元朝中央政府对台湾和西藏加强了治理,设立了管理机构,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琉球(今台湾),设宣政院统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一、元朝的疆域
1.疆域空前辽阔,版图历史上最大
2.民族交融:回族的形成
二、行省制度
1.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2.地方:行省制度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本课小结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