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自主学习—繁华的都市生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4—P55回答下列问题
1、宋元著名的大都市有哪几个?北宋开封最繁华的地方是哪里?
2、瓦子与勾栏分别是什么?宋代瓦子兴起的原因?
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
元朝大都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殿堂屋宇四五百间。该寺每月开放5次,供“万姓交易”。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的地方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绣、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
史事链接
“瓦子”和“勾栏”
勾栏又叫勾肆、游棚,简称棚,是固定的演出场所,内设有戏台、戏房(后台)、腰棚(观众席),四周以栏杆圈围起来。每座瓦子中都有勾栏,少者一两座,多者十余座。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瓦子又叫瓦舍、瓦市、瓦肆简称瓦。是固定的娱乐中心,游人看客往来其中,川流不息。除了都城外,不少城市也有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瓦子
演出
勾栏
卜卦
说书
皮影
蹴鞠
元杂剧和节日
元杂剧演员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杂剧
说一说:
形成于宋代,兴盛于元代。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
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回答问题
吹笛、击节板
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吹口哨、舞蹈
宋朝时称春节为?
——元旦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除,准备过节。除夕之夜,人们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吃饺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成为“守岁”。元旦当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
史事链接
现代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
除春节外、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放鞭炮
元宵节挂彩灯
端午节赛龙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猜一猜:诗句描述的是哪些传统节日吗?
中秋节
元宵节
端午节
自主学习—宋词和元曲
1、了解词的特点及发展演变和词的格式?
2、了解宋朝著名的词人及他们的分格特点?
3、了解元曲的特点及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和他的代表作?
4、元曲四大家?
宋 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在唐朝己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有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1、了解词的特点及发展演变和词的格式?
宋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著名词人
苏 轼
辛弃疾
李清照
风格特点
代 表 作
豪迈而飘逸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词境更为雄大气势磅礴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委婉,细腻、清秀
《一剪梅》《声声慢》
《醉花阴》等
豪放派
婉约派
2、了解宋朝著名的词人及他们的分格特点?
元曲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
3、了解元曲的特点及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和他的代表作?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窦娥冤》
《窦娥冤》描写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无处申冤,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陈述冤情。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史事链接
郑光祖
马致远
4、元曲四大家?
白 朴
司马光
(北宋史学家)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在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自主学习—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宋 词
元 曲
繁华的
都市生活
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市民生活:瓦子和勾栏
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特点:新体诗歌(长短句)
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特点:戏曲,综合性艺术
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课堂小结
通史巨著
名称:《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体例:编年体
记述时期:从战国到五代
巩固提升
1.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B
2.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C
3.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D
4.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
A. 李清照 B. 王昭君
C .苏轼 D .辛弃疾
A
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该词选自《念奴娇·赤壁怀古》。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什么派别?( )
A. 花间派 B. 婉约派 C. 南唐派 D. 豪放派
D
6.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举行的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信息提示题: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A. 苏轼 B. 李清照 C. 岳飞 D. 辛弃疾
A
7.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D
8.“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这本书是( )
A. 《史记》 B. 《宋书》
C. 《二十四史》 D. 《资治通鉴》
D
9.读图说史题:
(1)这部史书的作者生活在哪个朝代?它的编写体例是什么?
(2)该著作记载了我国哪段时期的历史?
北宋;编年体通史。
从战国到五代。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请你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ǎng)橹(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
请你欣赏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