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下物理跟踪训练 6.1怎样认识浮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实例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用力将拉力器拉长 ???B.?飞来的网球使球拍变形 C.?熊猫将竹子拉弯 ?D.?运动员用头顶球,使球改变运动方向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B.?人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C.?物体之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在农村有句俗语“迎客饺子送客面”.如图所示,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把菜切碎?????????????????B.?把面擀成面皮?????????????????C.?把面皮捏成饺子?????????????????D.?把饺子倒入沸水中
4.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互相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B.?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大
5.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
6.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重力,同时物体对地球也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8.一位走江湖的气功表演师,对围观的群众讲,他功夫很高,能把自己坐于其内的盆抬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有众多气功门派,有的练到一定层次后,就能有上述“功夫”B.?这位气功表演师一定是得到过大师的指点才练成此“功夫”的C.?这是迷惑群众的谎言,不可能是真实的D.?“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有决心苦练,就能练就此“功夫”
9.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10.“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 )
A.?人?????????????????????????????????????????B.?卵?????????????????????????????????????????C.?石?????????????????????????????????????????D.?手
二、填空题
11.俗话说“鸡蛋碰石头”.鸡蛋碰石头的结果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从物质的物理属性来看,鸡蛋壳的________不及石头.假如用鸡蛋和石头相碰撞,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12.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利用雪橇从雪山上快速滑下的情景.请参照示例写出运动员滑雪运动中所涉及力学中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运动员加速运动:
物理知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作答:物理现象: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
13.在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________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选填“甲”、“乙”或“丙”)
三、解答题
14. 请将“力”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
15.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 , 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________。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4)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B.?物理模型法?????????????????????????????????C.?转换法
1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如图甲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F1 , 可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A,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用另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同一根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较大的力F2 , 可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B.请你根据两次拉伸弹簧的效果,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钩码在弹簧的上端点沿同一直线分别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3、F4 , 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然后将两个力撤掉,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F,仍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由此可知,力F与力F3、F4的关系式为:________.在这个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用力将拉力器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不符合题意.
B.飞来的网球使球拍变形,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不符合题意.
C.熊猫将竹子拉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用头顶球,使球改变运动方向,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答案】D
【解析】【解答】A. 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人,人也吸引地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答案】 D
【解析】【解答】A.把菜切碎,菜的形状发生变化。
B.把面擀成面皮,面的形状发生变化。
C.把面皮捏成饺子,面皮的形状发生变化。
D.把饺子倒入沸水中时,饺子在沸水中翻滚,饺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所以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几个不同的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答案】 C
【解析】【分析】A、磁铁与磁铁之间不需要接触也有力的作用??不合题意;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 不合题意;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符合题意;D、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一定较大?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正确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物体之间产生力的条件;掌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掌握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几种情况。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所以不受摩擦力.
任何物体都受重力,物体下滑的原因就是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不存在摩擦力.
同时物体会受到斜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下滑力是由于重力在斜面上的一个分力,其根源还是重力,则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各种力.并且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注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6.【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可知,小球不受空气阻力,抛出后就只受到重力作用,只要物体受到的不是平衡力,物体运动状态就会改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是物体发生形变,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各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可以等价于不受力的情况,如果不是平衡力,物体必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者发生形变。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
B、物体受重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故B正确;
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例如重力和磁力.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产生作用力的两个物体可能直接接触,也可能没有直接接触;②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答案】C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手对盆向上提的同时,盆对人手也向下拉,这两个力的大小是相同的,再加上人自身受重力,所以不会提起;
从做功的角度,把人提起是克服地球引力在做功,而人和盆之间的力是系统内部力,没有做功,所以不会提起;
故选C。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力,而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
9.【答案】 C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故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说法是对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里要发生在至少两个物体之间;故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的说法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在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基础上,可解答此题.
10.【答案】 C
【解析】【解答】“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石头对鸡蛋施加反作用力,大小相同,鸡蛋承受力的能力差,石头承受力的能力强,所以鸡蛋碎了石头没什么变化;
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填空题
11.【答案】硬度 ;等于
【解析】【解答】鸡蛋碰石头,结果是鸡蛋壳被碰碎了,显然不是延展性,且与密度没有关系,而是因为鸡蛋壳的硬度小于石头的硬度,才被石头撞破的.鸡蛋和石头相撞,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可得,这两个力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硬度;等于
【分析】相互作用力的 四个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
12.【答案】 雪地上留下雪橇的划痕;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解析】【解答】解:(1)滑雪运动员利用雪橇从雪山上快速滑下后在雪地上留下雪橇的划痕;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滑雪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滑雪运动员滑行到终点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雪地上留下雪橇的划痕;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答案】甲;丙;乙
【解析】【解答】(1)图甲,撑杆跳高,杆发生形变,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1)图丙,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说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汽车刹车,由于惯性车上乘客向前倾倒,图乙表示物体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甲;丙;乙.
【分析】此题考查力的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惯性知识;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结合所学力的效果及惯性知识,可顺利解答.
三、解答题
14.【答案】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解答】解:力的作用效果有: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改变;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该物体作用,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故答案为: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物体形状的改变,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此题考查我们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采用知识树的形式可以直观展示学习内容,是一种高效的复习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15.【答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作用点(3)方向(4)甲;丁(5)A
【解析】【解答】解:(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4)由甲和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不止一个,所以,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的方法,去一一探究与各个因素的关系,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作用点;(3)方向;(4)甲;丁;(5)A.【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16.【答案】(1)形变;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是否有关(2)F=F4-F3;等效替代
【解析】【解答】(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上端点施加一个力F1 ,可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A,说明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形变;当改变力的大小时,形变程度也不同,即弹簧伸长量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大小是否有关;(2)对乙图中弹簧进行受力分析:F3 力的方向向下,F4 力的方向向上,弹簧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可知合力F=F4 -F3 ,若去掉F3 、F4 ,只用一个拉力仍将弹簧上端点从位置O拉伸到位置C,说明该拉力与F3 、F4 的合力效果相同,这是物理学中一种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故答案为:(1)形变;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是否有关;(2)F=F4-F3;等效替代。【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当改变力的大小时,物体形变程度也不同;(2)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较大的力减去较小的力;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