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元帅》教案设计
一、质疑导入,初步树立元帅的形象。
师:同学们和我写一起写元帅这个词,板书:元帅
师:你印象中的元帅是怎样的?
生:骑高头大马,做汽车…..住漂亮的房子、高楼大厦……穿绫罗绸缎、穿高档衣服。
师:板书:布衣
师:布衣是什么意思?
生:布做的衣服,平民百姓穿的衣服。
师:看到这些,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个布衣元帅是谁?为什么穿布衣?为什么称呼为布衣元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元帅品质。
师:(大家提的问题可真有价值,是啊)这个布衣元帅是谁?为什么他被称为“布衣元帅” ?这节课老师和你们就一起来学习。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一看文中是怎样高度概括评价主人公的呢。
生:功高盖世不居功自傲,朴实无华,甘为人民的公仆。
师:同学们功高盖世是什么意思啊?
生:功劳很大,……….
师:也可以说是
生:战功赫赫
师:朴实无华怎样理解呢?
生:朴实无华就是…..
师:同学们这就是徐向前元帅,(出示图片)照片后,在战场上是一位英勇奋战、战功赫赫、足智多谋的元帅,解放后不再打仗,在生活、工作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从而被人们称为布衣元帅呢?
三、精读课文,品位感悟元帅品质
师:课文用了三个小故事向我们解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一个故事〈〈一块地毯〉〉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元帅是一个怎样的人,边读边标注。
生:我在一块地毯这个故事里知道了,徐向前元帅是一个处处为国家着想的人。
师:能和大家概括地说说这件事吗?
生:。自己家新买的地毯送给了高级干部招待所,告诉秘书,国家穷,钱应该用到建设上……
师:是啊,新买的地毯没铺上几天就被徐向前送给了招待所。就是这块地毯从铺到家中到搬走不同的人心理有着不同的变化,谁能说一说,都有谁?他们都有什么心理变化?
生:孩子们高兴。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孩子可以在地毯上玩,又干净又柔软,很享受。
师:其他人呢?
生:徐向前不高兴,因为买一块地毯要花很多钱,现在国家还很穷,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师:是啊,徐帅处处为国家着想,可身边的人都能这样理解他吗?秘书怎么想的?
生:秘书开始心想:一个元帅……………….;接着不情愿,心想:一个高级干部……………………;最后被感动,把地毯送到了招待所。
师:同学们,那现在他心理会怎么想?
生:徐向前真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真是克己奉公的人,他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他处处为国家着想………………….
师:徐向前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下面同桌之间分角色试着读一读这些对话部分。
谁愿意读秘书的话,谁愿意读元帅的话,谁愿意读独白。读完引导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徐向前这种朴素的本色,就是他做人的本色!那我们称这样的元帅是什么样的元帅?
生:严于律己的元帅。为国家着想的元帅。
2、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
师:第一个故事里我们已经感受到工作中徐帅的高尚品质,那么生活中的元帅又是什么样的呢?谁能给大家读读第二个故事?
生:指生通读第二个故事。
师:谁能说一说,徐向前是一位什么样的元帅?
生:是一个和蔼的元帅。按响门铃后,一个身着……………..
是一个慈祥的元帅。首长慈祥地…………………….
是一个关爱下属的元帅。徐帅亲切地问了…………………….
是一个简朴的元帅。身着布衣………………..
师:就是这样的形象,所以新娘把他误认为是…….
生:看门老人
师:这其中有元帅自身朴实的原因,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和新娘想象的不一样。
师:那新娘的想象是什么样的呢?
生:新娘头一次去见元帅..........心想:…………………….
师:而爱人带她来到的是哪里?
生:他们走进一条………………………….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几句话?
这是她第一没有想到的是吗?第二次没有想到的是什么?
生:身着蓝色布衣的就是元帅………………。
师:谁愿意读读这部分。
是啊新娘没有想到徐帅住的是小胡同、穿的是布衣,还亲切地和他们交流,所以一直到拜访结束。她还…..
生:喃喃自语:做梦也没想到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师:现在再看徐帅,这位身着布衣的徐帅,现在,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元帅?
生:平易近人的元帅,和蔼可亲的元帅,可亲可敬的元帅、朴实无华的元帅、布衣的元帅。
师:这样的一位元帅对待自己至亲至爱的女儿时,是怎样的呢?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3、第三个故事
生:在“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个故事里,我知道了,徐帅对自己的女而是非常严格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能严格要求子女的元帅!
师:能概括地说一说是通过哪件事感受到的?
生:通过换房这件事情。
师:那谁能把当时的情节给大家读一读?
生:指生读。
师:这组对话是在什么情形之中而说的呢?
生:指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在这段里,哪个词语有特别之处?
生:“审问”
师:你认为这个审问哪里与众不同?
生:加上了双引号。
师:那你能说说加上双引号有什么意义吗?
生:表示特殊的审问。
生:审问一般指法官对囚犯…..的审问,这里是家里,不是法庭,所以加引号。
师:这个审问不是对敌人的审问,而是严肃地寻问。那这种审问到什么时候才结束呢?
生:说最后一自然段。
师:其中反复一词说明什么?
生:说明解释了很多遍,才相信。
师:作为一位元帅,假设为自己的孩子要一个只有20平米的房子能怎么样呢?元帅为什么不这样做?
生:说第一自然段。
师:这个铺路也用了双引号了。你能说说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吗?
生:不是真正的用砖或者石头铺咱们走的路,文中是指靠关系换房子。
生:还指靠关系做很多不符合原则的事情。
师:其实徐帅也是用心良苦啊!他最想叫孩子们记住的是:
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生:父亲希望子女靠自己的能力做事,获得报酬。
生:父亲希望子女不搞特殊化。
生:父亲希望子女走正路。
师:徐帅作为一位父亲严中带爱,如大山一样厚重,同学们再试着读一读对话部分,体会这种情感。
生:学生自由练习。
师: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读这段?叫其他同学领悟这位严格的父亲。
师: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元帅?
生:一位严格要求子女的元帅,一个严中带爱的元帅,一位良苦用心的元帅!
四、板书总结、首尾呼应
师小结:同学们,之所以称徐向前是布衣元帅是因为他本身衣着朴素;而更重要的是:
生:处处为国家着想,、平易近人、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善待他人。
师:是的,他的这些朴实无华的行为更为布衣之本色,所以我们尊称他为
生:布衣元帅
师:徐帅的一生是征战的一生,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他处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始终保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党、国家、人民无私的奉献了毕生的精力。面对这样一位元帅,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呢?让我们再满怀深情的齐读第一自然段,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了不起的元帅的敬佩之情!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徐帅如今已去世多年,但他的品质、他的精神,会在我们身上延伸,
老师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新时代的元帅。谢谢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