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质量评估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质量评估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1 16:1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尼罗河的赠礼”指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D.华夏文明
2.在________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了强大的军事帝国(  )
A.古王国 B.新王国
C.中王国 D.孔雀王朝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组选出一位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学习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介绍搜集的材料如下所示,请你判断其学习的专题是(  )
1.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华夏文明
4.古埃及文明没有得以延续下去的原因是(  )
A.法老具有无限的权力 B.自身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C.其他古代文明的兴起 D.法老修建金字塔耗费了大量财富
5.太阳历是古埃及在________领域取得的成就(  )
A.天文学 B.数学
C.医学 D.农学
6.下列属于古埃及人创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的是(  )
A.楔形文字 B.甲骨文
C.阿拉伯数字 D.象形文字
7.古代“两河”是指(  )
A.幼发拉底河和印度河 B.尼罗河和底格里斯河
C.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
8.古巴比伦王国在________统治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
A.图特摩斯三世 B.汉谟拉比
C.阿育王 D.夏桀
9.右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以下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反映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0.与以下描述有关的是(  )
①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在它之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④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A.太阳历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奴隶制度
1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
A.恒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幼发拉底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12.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是(  )
①婆罗门 ②刹帝利 ③吠舍 ④首陀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吠舍从事的职业有(  )
①掌管祭祀 ②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③农业 ④畜牧业 ⑤商业 ⑥捕鱼业和手工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③④⑤
14.在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
A.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B.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C.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D.商人与官吏结下了仇怨
15.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代印度诞生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6.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以下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7题12分,18题9分,19题7分,20题18分,21题6分,共52分)
17.(每空2分,共12分)填空题。
(1)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文明是 。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之一是 。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四个等级分别是 、 、 、 。
18.(9分)列举3个古代亚非文明及其产生的大致时间。
19.(7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古代文明。(4分)
A:
B:
C:
D:
(2)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这些古代文明共同的分布特征。(3分)
20.(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 被征服者或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1)上述材料分别与哪个古代国家的什么文明成果有关?(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概述它们反映的实质?(4分)
(3)材料一涉及的文明成果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地位如何?(4分)
(4)材料二所述对象属于哪一等级?他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谁服务?(6分)
21.(6分)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的概况。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2.B
3.B 【解析】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在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从古王国时代开始,法老就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哈佛拉金字塔前,还有一座狮身人面像。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相互烘托,构成宏大的历史场景。
4.B 【解析】 在新王国之后,古埃及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5.A 6.D 7.C 8.B
9.B 【解析】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0.C 11.B
12.A 【解析】 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13.D 【解析】 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14.C 【解析】 从题干的“商人”属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第三等级——吠舍,“官吏”属于第一等级刹帝利。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15.A 16.A
17.(1)古埃及文明 (2)《汉谟拉比法典》 (3)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18.古埃及文明,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大约产生于公元前24世纪;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大约产生于公元前23世纪。
19.(1)古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黄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 (2)傍水而居,水源充足;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便于耕作;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人类居住。(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1)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2)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21.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