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质量评估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质量评估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1 16:3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和国统一日本,建立奴隶制国家是在(  )
A.公元5世纪左右 B.公元3世纪中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4世纪左右
2.日本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四分五裂,人们渴望统一
B.改革派积极提倡
C.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D.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
3.下面是小明根据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总结的知识复习顺口溜,其中哪一句与大化改新无关(  )
A.建立中央集权制,贵族从此不世袭
B.土地收归国有化,部民转化为国民
C.国家定期分土地,农民交租服徭役
D.贵族世袭控军权,私有土地和部民
4.如果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完成统一
B.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奴隶社会
C.当时的日本正由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
D.当时日本的土地已经归国家所有
5.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作用是(  )
A.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
B.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
D.加强了日本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6.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化改新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
B.大化改新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大化改新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7.最终打败对方,在镰仓建立幕府的是(  )
A.源氏集团 B.平氏集团
C.室町幕府 D.德川幕府
8.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
A.释迦牟尼 B.穆罕默德
C.耶稣 D.老子
9.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形成的大致时间是(  )
A.622年 B.630年
C.632年 D.751年
10.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②伊斯兰教创立 ③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④穆罕默德占领麦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11.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疆域地跨亚、欧、非三洲。其大致时间是在(  )
A.8世纪前期 B.8世纪中期
C.7世纪中期 D.7世纪晚期
12.阿拉伯帝国被________所灭(  )
A.土耳其人 B.波斯人
C.蒙古人 D.日耳曼人
13.阿拉伯人改造了________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
A.古印度人 B.古埃及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希腊人
14.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  )
A.几何学 B.天文学
C.代数学 D.生物学
15.汇集民间故事,生动描述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是(  )
A.《荷马史诗》 B.《奥德赛》
C.《伊利亚特》 D.《天方夜谭》
16.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医学做出的贡献有(  )
①阿拉伯数字 ②《医学集成》 ③《一千零一夜》 ④《医典》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7题12分,18题12分,19题12分,20题8分,21题8分,共52分)
17.(12分)列举题。
(1)列举“智慧宫”设立的时间和主要囊括的机构。(6分)
(2)列举《天方夜谭》中的3个故事。(6分)
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材料二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面对材料一、二的时局,在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涌现出了哪些历史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4分)
(2)他们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古代,中日关系非常友好。据记载,6世纪下半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是仿效哪国的制度?有何历史意义?(6分)
(2)简要概述我国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举两例即可)(6分)
20.(8分)探究题。
阿拉伯建立统一国家和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哪一封建王朝时期?把阿拉伯、日本和中国放在同一历史时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21.(8分)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 公元5世纪左右,大和国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2.C 【解析】 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故选C。
3.D 【解析】 日本大化改新诏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4.D 【解析】 A、B、C三项描述的是日本大化改新(646年)前的情景。
5.B 【解析】 大化改新改变了日本的国家性质,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6.B 【解析】 大化改新是一场日本以学习和仿效古代中国唐朝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7.A 8.B 9.A 10.D
11.B 【解析】 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的疆界东起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起黑海、里海之南,南达尼罗河下游,形成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大帝国。
12.C 13.A 14.C 15.D 16.A
17.(1)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2)《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辛伯达航海历险记》。
18.(1)孝德天皇;穆罕默德。 (2)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阿拉伯创立了伊斯兰教;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伊斯兰教的创立推动了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阿拉伯帝国建立起来。(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9.(1)大化改新;中国唐朝政治制度;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为日本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2)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到中国;日本留学中国的学者用汉字创造假名,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字体系;鉴真东渡传佛法,佛教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日本文化具有鲜明的唐朝文化风格。(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中国正处于唐朝。此时的日本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阿拉伯半岛基本上统一。而中国唐朝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昌盛,各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唐都长安更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相比当时的日本和阿拉伯而言,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它们都远远落后于中国唐朝。(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1.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涉及许多领域,文学、绘画、书法、工艺以及服饰等诸多方面无不仿效中国,以致日本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唐朝文化风格。教育:日本吸取儒家学说,提倡“儒道”,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开办学校。文字:日本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大化改新后,留学唐朝的日本学者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楷书、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佛教传入:大化改新以后,中国流行的佛教也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