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6.1 从永磁体谈起 同步练习(共2课时,4份打包,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6.1 从永磁体谈起 同步练习(共2课时,4份打包,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21 16:34:18

文档简介

16.1 从永磁体谈起
第1课时 磁体
一、选择题
1.如图5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体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体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图5
A.银  B.铁  C.铝  D.锌
2.马成同学为了探究磁体的磁极,将一个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关于他得到的两段磁铁,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段磁铁的两端都没有磁极
B.一段磁铁是N极,另一段磁铁是S极
C.两段磁铁分别有N极和S极
D.两段磁铁的磁性都消失了
3.如图6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同时松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图6
A.两车都向左运动
B.两车都向右运动
C.一车先运动,另一车后运动
D.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4.如图7所示,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两根大头针,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图7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确
5.如图8所示是三根形状相同的钢棒用细线悬挂静止后的位置,由此可以判断(  )
图8
A.都是磁体
B.都不是磁体
C.至少有两个是磁体
D.只能有两个不是磁体
6.如图9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铁棒A和B,如图甲所示放置时,B被吸住掉不下来;如图乙所示放置时,A不能被吸住而掉下来,此现象说明(  )
图9
A.A、B都是磁体
B.A、B都不是磁体
C.A是磁体,B不是磁体
D.A不是磁体,B是磁体
7.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图10
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个小铁球
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
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
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
二、填空题
8.如图11甲所示,磁体能吸引大头针,是因为磁体具有________性,被磁体吸引的大头针能吸引其他的大头针,是因为大头针被________。如图乙所示的司南是把天然磁石打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水平光滑的“底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磁体的________极。
图11
9.[2017·宜昌] 如图12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段磁铁裂纹处的磁极是________极。如果把这两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所示),这两段会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图12
10.2018·广西如图13所示,磁悬浮地球仪应用了________(选填“同”或“异”)名磁极相互排斥的规律,磁悬浮地球仪悬浮静止时,底座对地球仪的斥力与地球仪受到的重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图13
11.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的N极和B的S极如图14甲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若将吸附有铁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如图乙所示,将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体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放在两磁体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图14
三、作图题
12.如图15甲、乙、丙所示,根据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磁体的磁极。
   
图15    
四、实验探究与简答题
13.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装置来探究磁化过程,图中容器内装的是一些铁屑,架上所夹的是一根较长的软铁棒。
图16
(1)比较甲、乙两图中的现象可知:当磁体的磁极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________而显出________。
(2)小明拿开图乙中的条形磁铁,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软铁棒获得的磁性__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保持。
(3)小明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代替软铁棒重做上述实验,发现当拿开条形磁铁后,铁屑经过较长的时间后才掉下来,这说明钢保持磁性的能力比软铁________。
(4)小明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述实验,发现甲、乙两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这说明铜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磁性材料。
14.如图17所示是小梦从市场上买来的磁铁魔术玩具,它呈橄榄球形。将两个橄榄球形磁铁抛起来后,在空中就会相互吸引、碰撞,发出类似蛇叫的清脆响声,故又名“响尾蛇蛋”。小梦想知道这个磁铁的磁极在哪儿呢?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小梦解决问题:
图17
(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C 3.D
4.A [解析] 针尖靠近磁体S极,故针尖被磁化后都为N极,此时针帽都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甲表示正确。
5.C [解析] 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只要两根钢棒中一根有磁性,它就能吸引另一根钢棒;如果这两根钢棒都有磁性,且互为异名磁极,也相互吸引。由题图可知,b、c相互排斥,说明都是磁体,a有无磁性均可。
6.D [解析]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位于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弱的部分在磁体的中间,这个位置几乎没有磁性。用B的一端靠近A的中间部分时,B被吸起,由此可以确定铁棒B有磁性,不能确定A磁性的有无;若A有磁性,当用A的一端即磁性最强的部位去靠近B的中间部分时,应该吸引B,而实际上没有吸引,说明铁棒A没有磁性。
7.B
8.磁 磁化 S
9.N 吸引
10.同 是
11.减少 减少
12.如图所示
13.(1)磁化 磁性
(2)不能够 (3)强 (4)不是
[解析](1)由图示情景可知:当磁铁的磁极靠近软铁棒时,软铁棒由于被磁化而显出磁性。(2)拿开条形磁铁,发现软铁棒下端的铁屑纷纷掉下来,这说明软铁棒获得的磁性不能保持。(3)钢棒被磁化后,当拿开条形磁铁后,铁屑经过较长时间后才掉下来,说明钢保持磁性的能力比较强。(4)用形状完全相同的铜棒重做上面的实验,发现甲、乙两实验过程中,铁屑均不能被吸引上来,这说明铜不是磁性材料。
14.(1)橄榄球形磁铁、一盒大头针
(2)把橄榄球形磁铁放在大头针盒里翻转几下,拿出来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最多的两个部位就是该橄榄球形磁铁的磁极
[解析] 确定磁极位置的方法原理是磁体可以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性最强部位(磁极)吸引大头针数目较多,通过观察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即可确定磁极位置。
16.1 从永磁体谈起
第2课时 磁场
一、选择题
1.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
A.磁场是研究问题而假想的
B.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C.椅子一定是磁体
D.磁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2.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在磁体周围确实存在,而磁感线是一条条闭合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B. 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C. 磁场中的任意两条磁感线都不会相交
D. 磁感线在某点的方向总是和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南极的指向相反
3.图16-1-20中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和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图16-1-20
4.如图16-1-21所示,甲、乙分别为不同条形磁铁的磁极,它们中间是已知极性的条形磁铁,虚线是表示磁极间的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则可以判断甲、乙两个磁极依次是(  )
图16-1-21
A.N、N B.S、S C.N、S D.S、N
5.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8枚小磁针(其中涂黑的部分是小磁针的N极)。图16-1-22中正确的是(  )
图16-1-22
6.关于如图16-1-23所示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6-1-23
A.左端为磁体的N极
B.a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右
C.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
D.如果将该磁体在教室中悬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南
7.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体产生的,如图16-1-24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体的是(  )
图16-1-24
二、填空题
8.a、b为两个条形磁铁的磁极,根据如图16-1-25所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a为________极,b为________极,小磁针上端为________极。
图16-1-25
9.如图16-1-26所示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_(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__(选填“P”或“Q”)处。
图16-1-26
10.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并印刷在邮票上。
(1)如图16-1-27甲所示,当磁勺在正确指南时,其A端为该磁体的________(选填“N”或“S”)极。
图16-1-27
(2)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尝试制作一具司南。如图乙所示,制作人员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将磁石的________(选填“B”“C”“D”或“E”)处打磨成磁勺的A端。
三、作图题
11.如图16-1-28所示是小磁针的一端靠近条形磁铁S极静止时的情景,请在图中的括号内标出小磁针的N、S极,并用箭头标出条形磁铁外部磁感线的方向。
图16-1-28
12.如图16-1-29所示,请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S极和磁感线方向。(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N极)
图16-1-29
13.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是我国宋代学者________最早发现的。请标出图16-1-30中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
图16-1-30
四、实验探究题
14.在研究两个靠近的异名磁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时,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图16-1-31
(1)利用所学知识,断定猜想______和______肯定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是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两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主要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敏设计了如图16-1-32所示的实验。在桌子边上放一条形磁铁,用细线系一回形针缠在桌边适当位置的石头上,使回形针由于被磁体吸引而与磁体保持一段距离。将被探究的物体置于回形针与条形磁铁之间,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该物质是能阻断磁场的。小敏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1-32
16.研究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磁场,人体内部的磁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人体内部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很弱,若用磁感线描述人体内部的磁场和地磁场,则下列判断中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疏
B.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密
C.两者磁场的磁感线疏密大致相同

1.B 2.B 3.B 4.A 5.A
6.C [解析]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体内部的磁感线是从S极指向N极,故A错误;a点所放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左,故B错误;磁感线越密集,该处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稀疏,该处磁场越弱,故C正确;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如果将该磁体在教室中悬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右端指北,故D选项错误。
7.B
8.S S N
9.弱 Q
[解析]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代表磁场的强弱,所以a点的磁场比b点要弱;b点磁感线的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方向,所以b点小磁针的N极指向Q。
10.(1)S (2)D
[解析] (1)磁勺在正确指南时,根据地理的南极是地磁的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得,其A端为该磁体的S极。(2)如题图乙所示,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可判断D端是S极,也就是磁勺的A端。
11.如图所示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磁感线的特点,会判断磁感线的方向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2.如图所示
   
13.沈括 如图所示
[解析] (1)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到地磁的两极跟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这一现象的人。(2)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发出回到S极,所以可以确定磁感线的方向是向上的。小磁针放在该点静止时,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上端为N极。
14.(1)2 4 从N极出发,回到S极
(2)小磁针 将小磁针置于异名磁极周围不同处 观察小磁针稳定后N极的指向
15.回形针掉落 什么物质可以阻断磁场
16.A [解析] 磁场越强,反映在磁感线上分布越密;磁场越弱,反映在磁感线上分布越疏;人体内部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很弱,若用磁感线描述人体内部的磁场和地磁场,则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疏。
16.1 从永磁体谈起
第1课时 磁体
知识点 1 磁体的性质
1.能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________。将一个条形磁体用线从中间悬挂起来转动,磁体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________,指北的一端是________。
2.如图16-1-1所示,将磁铁的两极分别靠近小磁针的某一磁极时,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均发生偏转,图甲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1-1
3.关于天然磁体、人造磁体和永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人造磁体都是永磁体
B.只有天然磁体才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C.能够长期保存磁性的磁体叫做永磁体
D.天然磁体不一定都是永磁体
4.把同样的三个条形磁体按如图16-1-2所示位置一个紧挨一个地连接起来,最后将出现磁极是(  )
NS
NS
NS
图16-1-2
A.两个 B.四个
C.六个 D.无法确定
5.如图16-1-3所示,根据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磁体的磁极。
图16-1-3
知识点 2 磁化与去磁
6.如图16-1-4所示,把条形磁体的一端靠近一根原来没有磁性的软铁棒,软铁棒获得了________,吸起了下面的铁屑,这种原来没有________的物体获得________的过程叫做磁化。
图16-1-4
7.如图16-1-5所示,A是铁棒,B是小磁针,用磁体的N极靠近铁棒,发现小磁针原来靠近铁棒下端的一极被排斥,而另一极被吸引。分析这一现象可知,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图16-1-5
A.铁棒A被磁化时上端为N极,小磁针被吸引的一极为N极
B.铁棒A被磁化时上端为N极,小磁针被吸引的一极为S极
C.铁棒A被磁化时上端为S极,小磁针被吸引的一极为N极
D.铁棒A被磁化时上端为S极,小磁针被吸引的一极为S极
8.为了探究磁体怎样去磁的问题,小丽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将条形磁体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引着一些大头针,用酒精灯加热磁体一段时间后,磁体上的大头针纷纷下落。此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加热可使磁体的磁性增强
B.加热可使磁体的磁性减弱
C.加热不影响磁体的磁性
D.大头针的下落是由磁体受热膨胀造成的
9.如图16-1-6所示,甲车上放一条形磁体,乙车上放一钢棒,当两车靠近时,相互吸引,由此可知原来(  )
A.钢棒一定有磁性 B.钢棒一定没有磁性
C.钢棒可能没有磁性 D.无法判断
图16-1-6
   
10.如图16-1-7所示,在把钢棒乙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如果钢棒乙位于钢棒甲的一端时二者相互吸引,位于另一端时二者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6-1-7
A.只有钢棒甲是磁体
B.钢棒甲和乙一定都是磁体
C.只有钢棒乙是磁体
D.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磁体
11.如图16-1-8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为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动到B。则图16-1-9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
图16-1-8
图16-1-9
12.如图16-1-10所示,条形磁体的一端吸引着两根大头针,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图16-1-10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确
13.在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较合理的是(  )
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体,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用一块条形磁体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中间
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体的磁极相互靠近
D.用条形磁体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体的一个磁极
14.小明进行了如图16-1-11所示的实验,根据甲实验现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图甲中的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乙实验中若钢棒是一根条形磁棒,则弹簧测力计从左端向右端移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1-11
15.桌面上放有一定量的铁屑,现将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A的N极和磁体B的S极按如图16-1-12甲所示放置在靠近铁屑的上方,吸附一定量的铁屑。若将吸附有铁屑的两极靠在一起,则吸附在连接处的铁屑会________;如图乙所示,将一根长度略大于两磁铁间距的软铁棒轻轻搁在两磁铁上,则被吸附的铁屑会________。(均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图16-1-12
16.2018·自贡 自贡一学生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
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
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没有相互作用了
17.2017·宜昌 如图16-1-13甲所示,一个条形磁体棒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段裂纹处的磁极是______极,如果把这两段磁铁沿裂纹吻合在一起(如图甲所示),这两段会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图16-1-13

1.铁 钴 镍 磁体 磁极 南极(S极)
北极(N极)
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C 4.A
5.如图所示
6.磁性 磁性 磁性
[解析] 如题图甲所示,软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软铁棒没有磁性;如题图乙所示,当把条形磁体的一端靠近一根原来没有磁性的软铁棒,软铁棒吸引铁屑,软铁棒具有了磁性,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7.D
8.B [解析] 加热磁体一段时间后,大头针纷纷下落,说明磁体的吸引力减弱,即加热可使磁体的磁性减弱。
9.C 10.B
11.A [解析] 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挂着的小磁体(下部N极)在左端时,相互吸引力最大,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大;逐渐向右移动时,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弱,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的中点后,相互排斥力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到B是逐渐变小的。
12.A [解析] 大头针针尖靠近磁体S极,针尖被磁化后都为N极,而针帽都为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图甲正确。
13.D [解析] 当两人各拿一块磁体时,人在主观感觉上容易产生误判,故A选项不合理;要验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应该让磁体的两个磁极去靠近,故B选项不合理;若两个磁体的磁性都不是很强,将磁体放在粗糙的桌面上,实验现象就不明显,故C选项不合理;当用条形磁体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体的一个磁极时,若是同名磁极则相互排斥,若是异名磁极则相互吸引,现象较明显,故D选项较合理。
14.不能 先变小后变大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解析] 图甲中,因为小磁针是有磁性的,所以即使钢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因为吸引钢棒而转动,因此根据甲实验现象不能判断钢棒一定有磁性;图乙中,因为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所以在左端时,铁块受到的吸引力大,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向右移动到中间时,磁性最小,吸引力最小,则示数最小,过了中间后,磁性又会增强,弹簧测力计示数又逐渐变大。
15.减少 减少
16.B [解析] 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故B正确;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因为磁体具有指向性,当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方,S极指向地理南方,C错误;玻璃不能隔离磁场,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仍有相互作用,故D错误。
17.N(北) 吸引
[解析] 一个磁体被摔成两部分以后,磁极会重新分布,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此题中小磁针的右边是S极,所以条形磁体的残余部分的左端是N极;如果把这两段磁体沿裂纹吻合在一起,这两段会相互吸引。
第2课时 磁场
知识点 1 磁场与磁感线
1.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在椅子上一样实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
A.磁场是为了研究磁现象而假想的
B.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C.椅子一定是磁体
D.磁场是看得见、摸不着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  )
A.能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B.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C.能够产生磁感线
D.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B.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N极
C.磁场中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磁感线是由铁屑构成的
4.如图14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B.a处的磁场强弱与b处的磁场强弱相同
C.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左侧
D.磁感线是为了研究方便引入的假想曲线
图14
5.如图15所示是用来描绘某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选填“P”或“Q”)处。
图15
6.如图16所示,小磁针在条形磁体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A点处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图16
知识点 2 地磁场
7.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成了一个如图17所示的指南针,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________(选填“N”或“S”)极;指南针能够指南方,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着________。
图17
8.地球本身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磁体,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所以磁针所指的方向不是正南、正北,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宋代学者________。在地理南极附近是地磁的________极。
9.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体产生的,如图18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体的是(  )
图18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B.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C.利用撒在磁体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
D.将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的P点,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S极所指的方向就是P点的磁场方向
11.一个能绕中心转动的小磁针在如图19所示位置保持静止。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  )
A.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
B.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
C.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水平向右
D.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水平向右
图19
12.如图20所示,转动指南针罗盘时,罗盘内的小磁针将(  )
图20
A.随罗盘一同转动
B.不随罗盘转动,几乎仍在原来位置(以地面为参照物)
C.将转动得比罗盘快一些
D.将转动得比罗盘慢一些
13.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他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实验中,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N极指向(  )
A.北   B.南   C.西   D.东
14.如图21所示为磁极间磁场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图21
15.如图22所示,a、b分别为两个条形磁体的某一端磁极,根据图中磁感线的分布,可以判断a、b为________(选填“同名”或“异名”)磁极,其中a为________极。
图22
16.科学家发现地磁场的磁性正在逐年减弱。请你想象,假如地球没有了磁性,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场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磁体周围一条磁感线的方向如图23所示,试确定磁体的N、S极和A点处小磁针的指向。
图23
18.如图24所示,在探究两个靠近的异名磁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时,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图24
(1)利用所学知识,可断定猜想______和______肯定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是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剩下的两个猜想是否正确。
主要器材:__________。
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18·绵阳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25所示的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  )
图25
A.地理南极,地磁北极
B.地理南极,地磁南极
C.地理北极,地磁北极
D.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20.2017·内江 如图26所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它周围空间中存在地磁场。它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地球外部空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图,并在每条磁感线上标出方向(至少画6条磁感线)。
图26

详解
1.B 2.D 3.A 4.D
5.弱 Q
[解析]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就强;磁感线疏的地方,磁场就弱,所以a点的磁场比b点的弱。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和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保持一致,所以N极指向Q处。
6.如图所示
7.N 磁场
8.沈括 北
[解析]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相似,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在北宋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磁针所指方向不完全指南北这一事实。
9.C [解析]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相反,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且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故C选项正确。
10.B [解析] 磁感线是科学家为了研究起来形象、直观,通过想象而描绘出来的,所以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作用,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故B正确;利用铁屑能检验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但不能判断磁场的方向,故C错误;将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的P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P点磁场的方向,故D错误。
11.D 12.B
13.A [解析] 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N极受地磁S极的吸引,而地磁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因此其N极指向地理的北方。
14.C
15.同名 N [解析] 由题图可知,磁感线从a极和b极出发,因此a、b为同名磁极;根据箭头指向磁体外,可以判断a、b都是N极。
16.指南针不指南北
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合理即可)
17.图略
18.(1)2 4 从N极出发,回到S极
(2)小磁针 将小磁针置于异名磁极周围不同处
观察小磁针稳定后N极的指向
19.A [解析]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体,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勺柄指向南方,因为地理南极是地磁北极,故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理南极,地磁北极。
20.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