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19.6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初唐四杰”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虽然见识了太多艰辛困顿,前途未卜,现实充满无法预见的种种未知,但他们却以超乎寻常的坚定与执着,自由驰骋在对理想的追逐和对未来的诗意想象之中。诗歌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式,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
历史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几百年来的政治风云和民族融合,造就了唐代文化的博大与包容。文人士子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论出身,无问西东。在政治风云中家道中落的旧族,因时事变幻而乘势突起的新贵,以及依靠创新制度和灵活政策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运的万丈雄心。
依靠门第与家世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新生的科举制度提供了依靠才学进身的仕宦途径,并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是否科举及第已经成为人生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尺。即如祖孙三代都担任最高层命令文字撰写之职的河东薛氏,到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中书令的薛元超这一代,也要感喟自己未能科举出身的憾恨人生。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参修国史。”
科举制带来的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价值追求,已经深植于各阶层人士的心中。对于没有应举条件的士子来说,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即使科举(包括各种科目)及第的文人,也都在同一个时期通过杨炯的诗句集体喊出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豪言壮语。堪称唐代第一代边塞诗人的骆宾王也写有《从军行》诗,表达了“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的豪情壮志。
“四杰”以旷达的心胸来面对辛酸的人生。我们熟悉的骆宾王,曾给主持铨选的裴行俭写诗致意,虽然感叹“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他又以生不逢时的浮槎自况,一边失落地叹咏着“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紧接着还不忘展望一下未来,“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浮槎》)。
在那个时代,文学才华开始冲破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在文士中间受到重视。让杨炯不服气的王勃,出自儒学世家,六岁善文辞,长而好读书,“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新唐书·王勃传》)。又如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狂妄自傲得令人称奇,《旧唐书·杜审言传》谓其“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然恃才謇傲,甚为时辈所嫉”。唐高宗乾封年间,他参加完吏部的铨选考试之后,感觉自己发挥超常,一定会令主考官苏味道在看到他的答卷后羞愧而死。
以“四杰”为代表的文学史上的初唐士人,评论家们可以批评他们还缺少浑融的意蕴和秀美的风神,但是那种“健全的欲望”(闻一多语)、不甘沉沦、不惧艰险的精神,却推动了一个盛世的到来。 (摘编自刘后滨的《“初唐四杰”的壮志豪情》)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唐四杰”通过诗歌创作将盛唐精神化作永远的记忆,堪称盛唐精神的探路者。
B.唐代为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旧族、新贵和发家致富的百姓冲破现实改变了命运。
C.原有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导致唐朝必须依靠新生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来源: D.在唐代,应募从军、立功沙场是很多文人士子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一种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列举薛元超一例,论证了非科举及第的人生是不成功的,分析具体,有说服力。
B.文章论证“四杰”心胸旷达,引用了骆宾王的诗句,分析紧扣第一段,结构严谨。
C.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初唐四杰”产生壮志豪情的原因,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D.文章没有否定评论家们对“四杰”缺少浑融意蕴和秀美风神的评价,分析客观中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朝代的文化环境宽松,有利于文人士子追求理想,实现价值,改变命运。
B.科举制度在唐代对选拔官吏起了积极作用,因此它是一种进步的选拔制度。
C.王勃的文才、杜审言的诗名被文士看重,门阀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已受冲击。
D.盛唐时代的到来,与文学史上初唐士人的壮志豪情、无所畏惧密切相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废墟
余秋雨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流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来源:学科网]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做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有删减)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散文从作者对废墟的感受写起,进而阐释了废墟的存在价值,最后指出废墟是可以重建的,只要能做到古为今用就可以了,比如,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做宾馆。
B.作者通过正反对比,表现了对废墟的尊重和保护。“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这是从正面对废墟表示尊重。“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这是从反面对掩盖废墟的批判。
C. 《废墟》的表现手法给人很多艺术启迪,比如,跳跃性联想的运用、大量的记叙与精到的评述相结合、语言的铺排性等,无不表现了作者渊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D. 余秋雨的《废墟》,用那些洋溢着“诗”的激情和闪烁着“理”的光芒的词句,表达了对待废墟的情深意长,并提出:对待废墟,我们要重在修缮与重建。
5.怎样理解文章开篇说“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5分)
6.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废墟?(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Ⅱ》《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二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上升到17.5%,2017年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工人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三
/
材料四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经济日报》2017年09月0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中国天眼”“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
C.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
D.令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
8.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80后、90后一代人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
B.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由材料三可知,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
D.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
9.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4分)你又会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程辉,字日新,蔚州灵仙人也。皇统二年,擢进士第,由尚书省令史升在司都事。久之,为南京路转运使,以宫殿火,降授磁州刺史。大定二十三年,拜参知政事。世宗谕之曰:“卿年虽老,犹可宣力。事有当言,毋或隐默。卿其勉之。”一日,辉侍朝,世宗曰:“人尝谓卿言语荒唐,今遇事辄言,过于王蔚。”顾谓宰臣曰:“卿等以为何如?”皆曰:“辉议政可否,略无隐情。”辉对曰:“臣年老耳聩,第患听闻不审,或失奏对。苟有所闻,敢不尽心。”旧庙祭用牛,世宗晚年欲以他牲易之,辉奏曰:“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古礼不可废也。”二十四年,世宗幸上京,尚书省奏来岁正旦外国朝贺事,世宗曰:“上京地远天寒,朕甚悯人使劳苦,欲即南京受宋书,何如?”辉对曰:“外国使来,必面见天子,今半途受书,异时宋人托事效之,何以辞为?”世宗曰:“朕以诚实,彼若相诈,朕自有处置耳。”辉以为不可,于是议/权免一年。会有司市面不时酬直,世宗怒监察不举劾,杖责之。以问辉,辉对曰:“监察,君之耳目。所犯罪轻,不赎而杖,亦一时之怒也。”世宗曰:“职事不举,是故犯也,杖之何不可!”辉对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二十六年,以老致仕。次年,复起知河南府事,辉辞以衰老不任,曰:“臣犹老马也,刍豆待养,岂可责以筋力。今河之径河南境上下千余里,河防之责视彼尤重,此臣所以忧不任也。”于是特诏不预河事。承安元年卒,谥曰忠简。 (节选自《金史·程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
/山川其舍诸
B.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C.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D.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宰臣,在文中指处于重要地位的大臣们,一般而言,“宰”字在古代可作官员的
通称。
B.幸,指封建帝王驾临某地,用在人身上时,“幸”指的就是女子得到帝王的宠爱。
C.致仕,也叫致事,指官员到达规定年龄时交还所任官职,办理退休,如有疾患
则可提前。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
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程辉是进土出身,曾被人批评言语荒唐,被皇帝激励后变得遇事敢言;皇帝当
众表扬他,认为他议论朝政得失没有丝毫隐瞒。
B.程辉认为世宗体恤使者正月朝贺的劳苦而半途接受国书的做法欠妥,会给今后
宋朝人留下仿效的借口,他的反对最终奏效。
C.面对世宗询问,程辉不苟同,而是指出皇帝在一怒之下做出的杖责决定惩罚过
重,监察官员所犯的轻罪应先给补救的机会。
D.程辉以年老为由推辞了朝廷任命,不是因为想颐养天年,而是因为深知黄河防
务责任重大,他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胜任。
13.把以下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 分)
②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3分)
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②些(sā):句末语助词。③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上阕开头两句描写了桑树抽芽、蚕卵孵化,一个“破”字传神地写出了桑叶的萌发,而且能够让人感到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动一静两幅画面,写出了黄犊吃草时悠闲的神态和乌鸦在林中栖息的景象,宛如天然的图画。
C.五、六、七句远近结合,写了远近的山头,纵横的道路,飘荡的酒旗,自然景物与农村人事相结合,画面清新而充满生活气息。
D.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本词却很清丽素净,看上去作者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便觉情味盎然,意蕴深厚。
15. 赏析词的最后两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9小题,9分)
①《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李密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②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细小但含义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③《卫风?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道家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此予以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⑤《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赤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卷起千堆雪。”
⑥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挥师北伐、收复中原故土的历史事实,把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⑦《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频多而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____ _, ”。
⑧ 《阿房宫赋》中总结秦对百姓掠夺且挥霍无度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 ?”
⑨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_______ ,_________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7~19题(9分,每小题3分)。
当下流行歌坛中国风盛极一时,这些歌曲常常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令歌迷 。此外,歌词文本制造大量的词性活用、句式倒装、非常规词语搭配等语法现象,例如《东风破》。这些语法现象在古今诗词创作中 ,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原来受众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形成了新鲜的感觉。
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继周杰伦之后,王力宏、胡彦斌、后弦等一众歌手纷纷效仿,形成了当代流行歌坛一股新的时尚潮流——“中国风”。歌坛你行我效,大量作品集中涌入市场,一时 ,甚至呈现泛滥之势。(/ ),而这还仅仅是中国风歌曲中的小部分而已。作品质量 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写作后劲不足与创新性的缺乏是中国风歌曲面临的最大挑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耳目一新 屡见不鲜 蔚为大观 参差不齐
B.耳不旁听 俯拾即是 蔚然成风 龙蛇混杂
C.耳目一新 屡见不鲜 蔚然成风 龙蛇混杂
D.耳不旁听 / 俯拾即是 蔚为大观 参差不齐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短短六十字囊括了十八首中国风
歌曲和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
B.如网上出现的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短短六十字囊括了十四位风格不
同的歌手的十八首中国风歌曲
C.如网上出现的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的十八首
中国风歌曲尽收于短短六十字中
D.如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和十四位风格
不同的歌手尽收于短短六十字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新鲜
的感觉就形成了。
B.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它们的存在颠覆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就形
成了新鲜的感觉。
C.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大却并不多见,原来受众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让人
有了新鲜的感觉。
D.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大却并不多见,它们的存在颠覆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让人
有了新鲜的感觉。
20.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您好!首先感谢您过去三个月来对我公司的关注和点赞!我公司将要在10月1日10时26分,在北京市崇文区XX路XX号举行开业庆典。我携全体员工向您发出鼎力邀请。到时候,恭候您的惠顾!
21.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定义。(6分)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时代先进性。
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使世界实现持久和平、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持续发展。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思路设计,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④继承国际关系公认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广泛认同的重要原因。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决定性的瞬间”是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将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的过程,摄影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决定性的瞬间”。?
其实,摄影如此,人生亦如此。生命非常宝贵,是由一个又一个瞬间组成的,失去的瞬间不会再回来。
我们唯有珍惜当下美好的瞬间,才能感悟到生命的可贵。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A项歪曲文意。文章说的是“他们通过诗歌创作,把逐梦路上的艰难困苦以及壮志豪情化作永远的记忆”。“初唐四杰”处于唐朝初期,尚无“盛唐精神”。B项将未然说成已然。文本第二段说旧族、新贵和发家致富的百姓“都鼓荡起冲破现实改变命运的万丈雄心”。有雄心不意味着可以改变命运。C项强加因果。“原有的选官原则正在被抛弃”并非“唐朝必须依靠新生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原因。)
2.A
3.B
4.B (A“古为今用”的表述和举例解释错。作者说“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C. 应该是“抒情”与评述的结合D.“对待废墟,我们要重在修缮与重建”表达错误,原文“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保存废墟而不假饰废墟,开发废墟而不是重建废墟。)
5. ①散文头两句开宗明义,阐明作者对废墟的矛盾心理。(1分) ②诅咒是因为它“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抄原句1分)一堆废墟把昔日光荣和创造,尘封在逝去的岁月中,它代表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阐释1分) ③作者寄情废墟,因为“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抄原句1分)因为废墟给人以启迪、震撼,它让现代人沉静、反思。(阐释1分)
6. ①留存会聚着祖辈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的废墟。 ②修缮并让废墟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 ③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 ④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答出以上要点中的3点就可以得满分。)
7.D (“创作素材贫乏”于文无据)
8.D (“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说法绝对)
9.第一问: ①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做支撑。②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③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或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④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
第二问:①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②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6分。第一问4分,第二问2分,每小点各1分)
10. C
11.B(“幸”不单指女子受到帝王的宠爱,也可以指臣子受到帝王的宠爱。)
12.A (张冠李戴,不是皇帝“认为他议论朝政得失没有丝毫隐瞒”,而是宰臣们的回答。)
参考译文:
程辉字日新,是蔚州灵仙人。皇统二年,考中进土,由尚书省令史升左司都事。过了很久,任南京路转运使,因为宫殿火灾,降职为磁州刺史。大定二十三年,被授予参知政事。世宗告诉他说:“你虽年老,仍可尽力。有该说的事,不要隐瞒沉默。你尽力吧。”一天,程辉在朝廷上侍奉,世宗说:“人们曾说你言语荒唐,你现在遇事敢说,超过了王蔚。”又望着朝廷重臣们说:“你们认为如何?”都说:“程辉议论政事得失,完全没有任何隐瞒。”程辉回答说:“我年老耳聋,只怕消息不准确, 或者上奏回复失误;如果有自己知道的,怎敢不尽心尽力。”过去举行庙祭用牛,世宗晚年想用别的牲畜代替,程辉奏对说:“凡祭祀用牛,是因为牛是牲口中最重要的,因此称为太牢。《论语》中说:'杂色牛仔,色赤角正,即使想不用,山川之神会舍弃它们吗?'古代礼仪不可废。”二十四年,世宗到上京,尚书省上奏明年正月初一外国使臣朝贺的事,世宗说:“上京天寒地远,我很同情使臣的劳苦,想在南京接受宋人国书,怎么样?”程辉回答说:“外国使臣前来必定面见天子,现在在半路接受国书,以后宋人借此仿效,怎样推辞?”世宗说:“我以诚实相待,他们如果欺诈,我自有办法处置。”程辉认为不行,于是商议暂停一年。恰逢官府买面不按时付钱,世宗对监察官员不举报弹劾感到愤怒,用杖刑责罚他们。询问程辉,程辉回答说:“监察官,是君主的耳目。他们犯的罪轻,不赎罪而行杖刑,也是在一怒之下做出的。”世宗说:“本职工作不干,这是故意犯罪,用杖刑责罚他们有什么不可以的?”程辉回答说:“过去的事已不可挽救,今后的事仍可努力。”二十六年,程辉因年老辞官。第二年,又起用为知河南府事,程辉以衰老不堪重任为由推辞,说:“我就像一匹老马,用刍豆喂养,怎可要求它出力。如今黄河贯穿河南境内上下一千多里,河防的职责在那里尤其重大,这就是我担心不能胜任的原因。”于是特别下诏让他不管黄河治理的事。承安元年程辉去世,朝廷赐谥号为忠简。
13.①(我)想奉命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姑且暂时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
②国君,无论他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无论他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没有谁不想求得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
③(我朝)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4. B (题中A项考核内容,B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风格,其中B项,“一动一静”错误,两句都是动景。)
15. ①描绘了城中桃李愁风畏雨和乡间荠菜花在溪头迎春开放的景象,(2分)②将桃李与荠菜花两相对比,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分)
16.(每小题1分,有错误不得分。)
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⑦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⑧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A (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 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龙蛇混杂: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18.B (AD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C前后不衔接)
19.D (“密度”不能用“强”来形容,排除AB,因主语不一致,再排除C)
20. ①“点赞”改为“支持”;
②“将要在”改为“定于”;
③“鼎力”政为“诚挚”;
④“到时候”改为“届时”;
⑤“惠顾”改为“莅临”。
2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继承国际关系公认原则,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具有时代先进性,能使世界实现持久和平、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持续发展的各方都能接受的思路设计。
22. 建议参照2018年全国高考评分标准,以44分为基准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