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授课讲义
一、选择题: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 s末的速度为10 m/s,则 ( )
A、前10 s内位移一定是100 m
B、前10 s内位移不一定是100 m
C、加速度一定是2 m/s2
D、加速度不一定是2 m/s2
3、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4、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22∶32,1∶2∶3 B、1∶23∶33,1∶22∶32
C、1∶2∶3,1∶1∶1 D、1∶3∶5,1∶2∶3
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6、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
7、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t/2,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 )
A、 B. C. D.
8、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 m/s,在第9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 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
A、a=1 m/s2,v9=9 m/s,s9=40.5 m
B、a=1 m/s2,v9=9 m/s,s9=45 m
C、a=1 m/s2,v9=9.5 m/s,s9=45 m
D、a=0.8 m/s2,v9=7.7 m/s,s9=36.9 m
9、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节约能源刻不容缓.设有一架直升飞机以加速度a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pa+q(p、q均为常数),若直升飞机欲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 ( )
A. B. C. D.
10、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 )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二、解答题:
1、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一名质量为60 kg、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从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质量为20 kg的长绳由静止开始滑下,速度很小可认为等于零.在离地面18 m高处,武警战士感到时间紧迫,想以最短的时间滑到地面,开始加速.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m/s,以最大压力作用于长绳可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武警战士下滑的最短时间和加速下滑的距离.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考查,简单题.第1s内的位移只需将t=1代入即可求出x=6m,A错误;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B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C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选项正确.
2、AD
解析:质点在第5 s末的速度为瞬时速度,因不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故无法确定其加速度大小,C错误,D正确;质点在前10 s内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则前10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5 s末瞬时速度为10 m/s,前10 s内的位移为100 m,故A正确,B错误.
3、BCD
解析:由题图可知相邻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d、3d、4d、5d,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由位移差Δs=aT2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4、B
解析:根据位移公式,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的三段位移分别为、、,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选项B正确.
5、C
解析:由Δs=aT2得:9-7=a·12,a=2 m/s2,由得:,v0=10 m/s,汽车刹车时间,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C正确.
6、AB
解析:初速度为30 m/s,只需3 s即可上升到最高点,位移为,再自由下落2 s,下降高度为,故路程为65 m,A对;此时离抛出点高25 m,故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B对;此时速度为v=10×2 m/s=20 m/s,方向向下,速度改变量大小为50 m/s,C错;平均速度为s,D错.
7、D
解析:A球下落高度为,B球下落高度为,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所以D项正确.
8、C
解析: a=1(m/s2),v9=v0+at=0.5+1×9=9.5(m/s),,故正确选项为C.
9、B
解析:飞机匀加速上升,则,耗油总量V0=Vt=(pa+q)t,联立得V0=2Hp/t+qt,由于,C为常量,因此当2Hp/t=qt时,V0有最小值,此时t2=2pH/q,a=2H/t2=q/p.
10、C
解析: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初速度为零,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也就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就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又为零,所以,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等,选项C正确;而火车运动的位移,火车运动的加速度,即它们不仅与初速度、末速度有关,还跟时间有关,而前后两个运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不一定相同,所以火车的位移、加速度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不一定相等, 即A、B、D选项都不正确.
二、解答题:
1、10 m/s2 解析: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根据题意汽车在2t时间内位移为,①
所以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的位移为,②
所以超声波在2t内的路程为2×(335+5) m,由声速340 m/s可得t=1 s,代入①式得a=10 m/s2.
2、2.4 s 7.2 m
解析:设武警战士加速下滑的距离为h1,减速下滑的距离为(H-h1),加速阶段的末速度等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为vmax,由题意和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
,
由上式解得
武警战士的最大速度为
加速时间:
减速时间:
下滑的最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