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1 春第一单元美文诵读 人生的岁月,是一条小河;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亲爱的同学,愿你永远拥有其中最晶莹的浪花,最精彩的乐章!课前准备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二、创作背景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期间。这段时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教学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他的心境较为平静和恬淡。作者写此文时,已没有创作初期淡淡的哀愁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然写下了此文。三、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酝酿( ) 窠巢( )
黄晕( ) 朗润( )
喉咙( ) 应和( )
嘹亮( ) 烘托( )
静默( ) 抖擞( )???????????yùn niànɡkēyùnrùnhóuhèliáohōnɡmòsǒu2.根据解释,选择对应的词语。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抖擞
健壮 酝酿 嘹亮 卖弄
(1)迎风摆动的样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
(2)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振作的。( )
(3)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4)声音圆润而响亮。( )花枝招展抖擞呼朋引伴嘹亮(5)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
(6)健康强壮。( )
(7)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
酝酿健壮卖弄3.给多音字组词。
zhǎnɡ( ) hé( )
涨 和
zhànɡ( ) hè( )
yùn( ) sì( )
晕 似
yūn( ) shì( )
涨水涨红和平应和黄晕头晕似乎似的课文研读四、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思路结构: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第二至七段为第二部分;第八到十段为第三部分。作者的课文内容是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来写的,所以分为三部分。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姑娘的来临,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她降临人间后,则尽情地欣赏大地回春的美好景象;最后赞美春天,颂扬春天。文章结构体现了作者的思路。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3.文章具体描绘了五幅图画,请你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图画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品味鉴赏
1.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 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在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2.春花图的特征是什么呢?他是从什么角度去写的呢?写法是什么样的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特征是多、艳、甜;由高到低的角度以及虚实结合的写法来写的;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3.“也赶趟儿似的”的“也”照应前文的何处?两个“赶趟儿”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4.体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一句中“去”字的作用。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用“去”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末尾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 “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知识储备比喻
含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作用:用比喻来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例句:
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做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例句:
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课文总结主题情感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结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