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七 年级 上 册 编号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方法、感悟
自主学习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时期: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___洛邑______。中国历史从此进入__东周_____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一般是指从__公元前770年_至_公元前476年。 2.表现: (1)农业:春秋后期,_铁制农具和牛耕 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手工业的__规模__不断扩大。___青铜业_____、_冶铁业 ,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发展。 (3)商业:_商业活动 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__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 3.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__,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二、王室衰微: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___分封制___逐步瓦解。 2.表现:周平王东迁后,已无力控制诸侯,甚至要依赖___诸侯国__的经济支持。 3.影响:诸侯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__周天子__的地位。三、诸侯争霸:1.原因: (1)王室衰微 (2)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争斗,争当霸主。 2.春秋霸主:__齐桓公__、__晋文公___、___楚庄王_、_秦穆公 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3.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1)齐桓公任用__管仲___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2)齐桓公打着_尊天子,攘四夷 的旗号,号令诸侯。 (3)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4.评价(影响): (1)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有的诸侯国被_灭掉__,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__疆域__不断扩展。 (2)中华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 学生自主完成,而后小组核对答案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提炼要点的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注意易错字正确写法
合作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探究二: 材料研读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1.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2.结合材料及所学,说说春秋时期诸候国之间的战争是什么性质?春秋时期战争以诸侯间争霸为目的,打败对方很少有灭国的。(战国期间就是以亡国争当天子的目的,战国期间的战争更加血腥,更加以吞并小国为目的。)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1)中华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论从史出) 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及历史事件。
达标训练 1.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纸上谈兵 D.三顾茅庐2. (2018.江苏宿迁中考)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3.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 )A.晋文公 B.秦穆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思维导图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