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 第2课时 配方法(自主预习+课后集训+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2.1 第2课时 配方法(自主预习+课后集训+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24 11:12:51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第2课时 配方法
自主预习 基础达标
要点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 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 把含 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 不是1,就先将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3. 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样使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数的形式;
4. 用   的方法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0时,原方程可变形为(  )
A. (x+2)2=1    B. (x+2)2=7
C. (x+2)2=13 D. (x+2)2=19
2. 若方程4x2-(m-2)x+1=0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等于(  )
A. -2 B. -2或6 C. -2或-6 D. 2或-6
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8 B. 10 C. 8或10 D. 12
4.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mx+3=0配方转化为(x+n)2=22,那么一元二次方程x2-mx-3=0配方后为(  )
A. (x+5)2=28 B. (x+5)2=19或(x-5)2=19
C. (x-5)2=19 D. (x+5)2=28或(x-5)2=28
5. 用配方法将下列各式化为a(x+m)2+n的形式:
(1)x2-8x-3=(x- )2- ;
(2)2x2+5x+4=2(x+ )2+ .
6. 解方程x2-10x=24时,方程两边需加上 ,配方后方程转化为 ,解得方程的根为 .
7. 已知方程x2+6x+n=0可以配方成(x+m)2=5,则以m,n为两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为 .
8.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4x-1=0; (2)2t2-7t-4=0;
(3)2x2-4x-8=0.
9. 用配方法证明:不论x,y取何实数时,代数式x2+y2+2x-4y+7的值总不小于常数2.
10. 若要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矩形方框,则应该怎样折呢?
11.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2-16x+60=0的一个根.请用配方法解此方程,并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基础达标
要点 完全平方 1. 未知数 2. 二次项系数 4. 直接降次(或开平方求根)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B 2. B 3. B 4. D
5. (1)4 19 (2) 
6. 25 (x-5)2=49 x1=-2,x2=12
7. 5或
8. 解:(1)配方得,(x+2)2=5,解得x1=-2+,x2=-2-. 
(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t2-t-2=0,配方为(t-)2=,解得t1=4,t2=-.
(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x2-2x-4=0,配方为(x-1)2=5,解得x1=1+,x2=1-.
9. 证明:∵x2+y2+2x-4y+7=(x+1)2+(y-2)2+2,又∵(x+1)2≥0,(y-2)2≥0,∴不论x,y取何实数时,x2+y2+2x-4y+7≥2.
11. 解:解方程x2-16x+60=0,x2-16x=-60,x2-16x+64=-60+64,(x-8)2=4,x-8=±2,解得x1=6,x2=10. 如图①,当第三边长为10时,不妨设AC=6,BC=8,则AC2+BC2=AB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C为直角三角形,S△ABC=×6×8=24.如图②,当第三边长为6时,不妨设AB=AC=6,BC=8,过点A作AD⊥BC于点D,则BD=DC=4.在Rt△ABD中,AD==2,S△ABC=×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