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25 10: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2 济南的冬天第一单元美文诵读 父爱是一座大山,让你的意志即使在受到雨打风吹也能感到坚韧无比。父爱是一条严鞭,让你的前进步伐即使在遇到挫折时也能永远向前。父爱是一堵厚墙,让你的人生之旅即使风雨兼程也能安然无恙。课前准备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二、创作背景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该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三、字词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济南( ) 镶上( )
藻 ( ) 贮蓄( )
安适( ) 发髻( )
澄清( ) 着落( )
看护( ) 宽敞( )??????????jǐxiāngzǎozhùshìjìchéngzhuókānchǎng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响晴:
设若:
贮蓄:
空灵:
温晴:
澄清:
秀气: (天空)晴朗无云。假若。存放、储藏。灵活而不可捉摸。温暖晴朗。清澈明亮。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地tǎn ( )
水mò画( )
安适 ( )
空línɡ ( )
cí善 ( )
xiù气 ( )
毯墨shì灵慈秀课文研读四、整体感知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温晴。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三、四、五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六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3.作者通过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下面对文章写作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B.文章侧重写人的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的特点。
C.文章重点写了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景物。
D.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做到情景交融。B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一文,全文处处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暖和晴。
B.《济南的冬天》一文,写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济南冬天的无风和响晴。
C.《济南的冬天》一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D.《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各种景物——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C五、品味鉴赏
1.对“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济南人在冬日逗人喜欢的容颜。
B.说明济南人在冬日的和善面貌。
C.表现济南人在冬日安适舒畅的情态。
D.表现济南人爱笑的特点。C2.对“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的“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C3.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1)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尖儿上的小雪比作白花和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上的薄雪比作带水纹的花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穿”赋予小雪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坡薄雪的视觉形象与山坡薄雪的感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3)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害羞”赋予小雪以人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表达了对济南冬天小雪的喜爱。4.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声”字准确说明济南的冬天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2)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也许”表示不肯定,更增添了“这是张名画”的真实感。 “点儿”准确而形象地写出了水的“温”,冒着热气,但只是一“点儿”,这就不是热而是温了。????知识储备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做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2.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句:
A.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
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
B.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C.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这是拟人句,将“波浪”当做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课文总结主题情感
本文紧紧围绕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等景物,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结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