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秋天的怀念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秋天的怀念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25 10:5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5 秋天的怀念第二单元美文诵读 春又来,人已去,风烟残,夕阳晚,樱花开。顷刻散零乱,年光逝,韶华落,飞絮转,不堪看,路漫漫。空梦断零乱,渡忘川彼岸,忘不掉人长叹。古井下月光思念装满,樱花瓣飞过,风幽怨,水清寒,离伤黯,游丝转零乱。课前准备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二、创作背景
史铁生20岁左右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双腿瘫痪。他的脾气因此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则默默地忍受,以一颗慈爱、宽容的心来关爱他、照顾他。他在许多文章里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一篇怀念他母亲的文章。三、字词积累
1.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瘫huàn( ) chuí打( )qiáo悴( ) shì弄( )
jué别( ) xùxù叨叨( )沉寂( ) 暴怒( )
烂漫( ) 淡雅( )????痪捶憔侍诀絮絮jìnùlànyǎ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横线上。
(1)当一切恢复 (A.沉寂B.寂静),她又悄悄地进来。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A.期待B.央求)般的神色。
(3)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A.潇潇洒洒B.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ABB3.写出下列词语的解释。
(1)诀别:
(2)憔悴:
(3)捶打:
(4)翻来覆去:
(5)喜出望外: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反复打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4.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biǎn( ) sù( )
扁 宿 xiǔ( )
piān ( ) xiù( )
踩扁扁舟风餐露宿整宿星宿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央求 安抚 仿膳 焦躁不安
B.豌豆瘫痪烂蔓暴怒无常
C.泼洒沉寂淡雅絮絮叨叨
D.捶打憔悴诀别翻来覆去B6.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能力。( )
(2)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3)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
(4)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 )瘫痪憔悴喜出望外五彩缤纷课文研读四、整体感知
1.下列对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
B.本文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抒发了对伟大母爱的赞美,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C.课文第一段写“我”患病后,脾气暴躁,意志消沉,丧失了生存的乐趣。
D.课文通过一些家庭琐事,表现了母子之间的深情。B2.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①“看花”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并写下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4.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与母亲的包容体贴进行了对比,表现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结尾对菊花的细致描写突出了花的美丽,其中没有寄托作者的情感。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B5.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不好。原因: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五、品味鉴赏
1.读句子,回答问题。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1)句子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 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 ?? ? ?(2)“偷偷地”,“眼边儿红红的”等词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眼边儿红红的”表现了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母亲无私地关爱、呵护着儿子。突出了母亲的坚忍,和对儿子的理解、宽容和无私的爱。2.将“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知识储备 细节描写
含义: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具体、细腻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以及景物、事件发展、场面氛围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一种写作方法。作品中完整的艺术形象,总是由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所组成。 要求:进行细节描写,首先要具有真实性。要符合生活实际,真实可信,不能胡乱编造。二是要具有典型性。要选取最能够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的细节来描写。三是要具有新颖性。要从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思考和感悟来写,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同义词辨析
喜出望外 欣喜若狂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非常高兴”的意思。“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强调意外的高兴;而“欣喜若狂”指欣喜得像发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强调高兴的程度。 运用:(1)在会场上初次看见了知名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真是 。
(2)当清朝政府假意宣布预备立宪的时候,他们 ,积极组织立宪政党,准备回国去做清朝的立宪功臣。喜出望外欣喜若狂课文总结主题情感
课文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刻的事,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写作特色
1.借景抒情。如第三段中“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十几个字,作者就将自己“独自坐在屋里”的失落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文章结尾对菊花的细致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又象征着他重新开始生活,意蕴深刻。从整体上看,本文景物描写的笔墨虽不多,语言却悄然声色,感情也因此变得极为感人。 2.细节描写。文章从细微之处对母亲的神态、动作等进行了描绘,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等等,便使一个慈爱、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3.巧用对比。“我”的“暴怒无常”与母亲的包容体贴,“我”对生活的绝望与母亲的深情,“我”对母亲病情的浑然不知与母亲坚定地鼓励“我”要“好好儿活”,这些对比,都表现出母亲的坚强、无私、伟大,也表现出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热爱与怀念之情。结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