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24 07: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少数民族地理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西部多东部少
2、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助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4、发展:
a.1949年通过《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
b.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c.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实施情况:
a.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b.五个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
6、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范围: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重点工程: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背景: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实现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提出者:___________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原有的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回归______年底,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____________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归______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____________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意义:香港澳门台湾祖国统一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资本主义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19841997.7.119871999.12.20洗雪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构想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某场合说: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将没有前途……。事实是这样吗?下面我们来看看《“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中的一组数据: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原因是什么?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合作探究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意义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对港澳:对中国: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 洗 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台湾: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条件。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图片展示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香港区旗 区徽澳门区旗 区徽合作探究异:①制度不同 (最大的区别): 前者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后两者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 ②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地区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等地设立的。 ③权限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不是“自主权”。

同:它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异同?学习总结澳门香港“一国两制”构想(邓小平)综合国力的增强1997.7.11999.12.20最早成功实践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回归原因对点练习1、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2.在邓小平同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3、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BC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日益密切的交往知识点 31.新中国成立初
2.20世纪50年代中期
3.改革开放后
4.1995年海峡两岸关系缓和表现 (2点)
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表现 (8点)1.原因
2.表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线索疏理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为上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基会海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民间团体;经济性、事务
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会谈内容;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两岸的交往连战大陆行 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两岸达成三通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习马新加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调整“三不” 打破隔绝状态、历史性变化1987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5年2005年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八项主张……成果展示1979年停止炮轰金门、马祖连战、宋楚瑜等访问大陆2015年11月习马新加坡会面2008年海峡两岸“三通”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汪辜会谈合作探究台湾问题是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港澳问题是西方殖民者侵华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国家主权与外交问题。1.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2、海峡两岸终将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①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⑤“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3、 面对台湾问题,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应对?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与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③积极推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④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4、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①“台独”势力猖獗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对点练习1.今年的5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共同探讨两岸关系的路应该如何走,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B.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A2.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根本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实现直接“三通”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文明
3.2005年4月,( )在北京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AC4.下列属于海峡两岸关系可喜的变化的有( )
①两岸已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②两岸经济已初步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
③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举行会晤
④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
D.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B台湾问题第一次: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
第二次: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近代历史上,台湾主权曾两次失而复得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复台湾主权。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
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今天台湾问题的形成与港澳问题不相同 港澳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影响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①外国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②台独势力的阻挠①中国综合国力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
③近年来两岸交流日益密切。
④有共同的语言、文字、传统文化
⑤“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19471949.9195519841992199519791993198719901991199719992005200620082015单元时间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通车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平解放台湾停止炮击金门马祖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八项主张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连战等大陆行两岸达成三通习马新加坡会面国家统一1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2 . (2017·山东淄博)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 .(2017·四川乐山)19.“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BDC真题演练4.(2017·贵州黔东南) “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5 . (2017·江苏苏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 (2016·烟台)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
A.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B.台湾当局建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D.“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BBA(2017·山东济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1842年
英国割占香港岛
1860年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英国租借新界,为期99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2)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1)《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等。材料二(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所以时机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