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高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调研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民族高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语文调研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24 13: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 广西民族高中高一下学期语文调研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画是墨气充盈的艺术,这一笔墨迹化的神秘意味使其成为独具魅力的东方意象。
中国人使用墨,约在西周以前就开始了。其后历代制墨工艺的演进,达到“质细、胶轻、色墨、声清、味香”的美妙,以获得“黯而不浮、明而有艳、泽而有渍”的墨汁。随着历史的推演,墨法在中国书法绘画技法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古人有墨分“五色”、“六彩”的说法,认为水墨虽无颜色,却是无所不包的色彩。它往往能以黑白、干湿、浓淡的变化,造成水晕墨彰、明暗远近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家把水墨尊为上品。他们感觉到冥冥之中有神,虽极尽笔墨之巧,也难以完美表达,于是干脆反璞归真,寓巧于朴,以通天尽人之笔把捉其中的深意,以逸笔草草勾勒出极简洁又极富有包孕性的具象,放在无边无际的虚白里,让人驰骋遐想。庄子“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思想是水墨画美学的思想渊源,而尚“真”,尚“清”思想对水墨画影响殊深。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一墨之色,蕴万象之色。墨气烟氲,实是在实境中创化出一片生机玄妙的虚实,用墨实是吐纳大气,泼墨破墨涌动的苍茫充盈,迷离渺渺的墨气,使人感到实中有空,空中有气。而在那大片留出的空白处,则是创化出一种悠远的宇宙大化。画家冥合自然,经天合天,仰观造化,俯瞰外物。化实为虚,以呈现无言独化之道,染墨成韵,以吐纳宇宙万物。
书法相生互补。墨法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枯湿淡浓、知白守黑是墨法的重要内容。绘画讲墨气,书法讲墨韵,书之法犹画之法。书法线条之美在于用笔用墨。笔意墨像使中国书法成为一种精神形式的“意向性”结构。笔意墨象使书法线条随时间展开而构成空间形式,又使人于空间形式中体悟到时间的流动。墨象是书法审美的重要内容。以笔纵线,妙在以线达情,用墨取象为上的观念是老庄美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思想的体现。在书法世界里,用墨已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而成为一种书境,一种人生意趣高下的投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一墨之色,蕴万象之本。这种计白当黑、以少总多的美学观,强调虚静待物,遗形取神,“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从墨色之中睹玄冥之道。迷离苍茫的墨气,破纸而出,创化出一片生机玄妙的氛围。
(摘自王岳川《笔墨迹化的东方意象》,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中国在西周以前就已开始使用墨,其后治墨工艺的演进,极大推动了墨法在中国书法绘画技术中的发展。
墨气迷离渺渺,画家采用化实为虚的方法,既可呈现无言独化之道;画家染墨成韵,便可吐纳宇宙万物。
书法中的某些观念体现了庄子的美学思想。没有庄子的这些美学思想,就没有书法用墨取象为上的观念。
在书法领域里,用墨已经不再是一种技艺,而成为了一种可以让广大受众从墨色之中睹玄冥之道的书境。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文章从画之墨、书之墨两个维度审视墨象,让读者了解了中国书画何以是墨气充盈的艺术。
文章从墨的发明及其物理特征切入,并由此进入了探讨墨气充盈的中国书画艺术的美学问题。
文章大篇幅阐述虚实之间的关系,彰显了虚实作为评判书画艺术水准最高标尺的重要性。
对于书之墨,文章先指出书画相生互补之关系,然后解读墨对于书法家把捉生命深意的重要意义。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中国书画笔墨迹化的神秘意味使其成为独具魅力的东方意象。书画家借助迷离苍茫的墨气,创化出一片生机玄妙的虚实。
中国画家把水墨尊为上品,是因为他们感觉到冥冥之中有神,虽极尽笔墨之巧,也难以完美表达,于是干脆返璞归真,寓巧于补。
墨气烟氲,是在实境中创化出一片生机玄妙的虚实。在书画作品那大片的空白处,是书画家创划出的一种悠远的宇宙大化。
D、画家计白当黑,以少总多的美学观,强调虚静待物,遗形取神,“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达到生机玄妙的艺术效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5G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面向2020的移动通信技术”。毫无疑问,5G是推动新一轮数字变革的最重要角色。 5G的出现,让物联网真正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只有5G网络,才能承载物联网产生的庞大无比的井喷式网络流量和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海量网络请求。可以看到,5G将成为实现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重要纽带,它首先将使前几年兴起的物联网概念真正成为现实,可穿戴智能终端、车联网终端以及各类大大小小的智能终端,都将连接上这张物联网。人们也毫不怀疑这些愿景很快就会实现:“手表、眼镜、牙刷、球鞋、自行车等个人资产,城市的停车位、垃圾箱、广告牌、路灯等基础设施,都将是庞大无比的物联网上的一颗颗小沙砾,工厂里的各种装备设施也都将被连接到移动网络上,从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这种连接的基础上,新的应用比如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等都将成为现实,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将更加深入、彻底。 当然,人们在憧憬5G的同时,还必须面对诸如流量费用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便宜的流量资费无疑是使用5G服务的必要前提,否则再高的网速也只能让人望洋兴叹。因此,网络运营商必须切实“提速、降费”,以适应5G时代的发展。5G在满足人们移动网络海量数据的需求、为用户带来丰富服务的同时,对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的要求也显著提高。 (摘自2018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余建斌《5G撬动新一轮数字变革》) 材料二: 本报福州1月13日电(记者刘成志、高建进)日前,在福州长乐区的中国联通东南研究院内,主刀医生坐在机器人前,通过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利用5G技术操纵机器人的机械臂,远程控制手术钳和电刀,为位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中的一只小猪,切除了一片肝小叶。整个手术持续了近1个小时,手术创面整齐,全程出血量极少。这只小猪在手术完成半小时后,逐渐从麻醉中苏醒,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手术宣告成功。 据了解,这台手术两地相距约50公里。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全球首例在5G环境下进行的远程外科手术测试取得圆满成功,为今后5G远程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创造了条件。 5G技术低延时的优势,与手术机器人相结合,可以实现信号实时互联互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远程手术提供了可能。此次手术的成功,说明了5G技术在远程医疗上是完全可行的。 (摘自2019年1月14日《光明日报》《福建成功实施全球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 材料三: 显然,5G网络会比4G快得多。在实际应用中,一部5G手机配合上5G网络环境,网速可达4G的9至20倍。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因5G而兴奋不已。这一新标准之所以能够提升速度,是因为需要占用毫米波频段。这一宽广的无线电频段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是因为毫米波极难使用,非常复杂,非常棘手。 这个频段的频率要比现有的手机网络频段高得多(你的WiFi使用的是2.4G或5.8G频段,而毫米波使用的是24G以上的频段)。这意味着它能提供前所未有的速度,但也要接受覆盖范围的损失。毫米波基站只有150米的覆盖范围,这就是说网络服务商不仅需要升级现有的收发设备(小型基站),还需要安装更多的基站。因此,只有那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才能充分享受毫米波支持下5G带来的超高速快感。一旦到了荒郊野外,5G就“只”能提供9倍的速度提升。 但是5G这列快车已经无法减速,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和自己的孙子讲起视频网站时常延迟卡顿的往事,把这当成怀旧的笑谈。而这,都要归功于今天的工程师和他们的毫米波。 (摘自2018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戴维·波格《5G会带来什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5G作为“面向2020的移动通信技术”,它的运用将使诸如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等成为现实,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更彻底。 B.高网速是以高流量为前提的,而且网络的资费是按流量计算的,那么高流量就意味着高额资费,为了5G的发展,广大用户将迫使网络服务商降费。 C.利用信号实时互联互通和5G技术与手术机器人的结合,医生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手术进行远程控制,此次为小猪手术的成功说明其可行性。 D.利用毫米波频段的特性,工程师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使未来的人们体会到5G网络的超高速快感,而诸如视频网站延迟卡顿的现象也将成为历史。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5G网络尽管将推动新一轮的数字变革,但是也将给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同时构建适应5G时代需求的网络安全体系。 B.利用5G网络技术,物联网将可能真正实现,人们通过各类智能终端将网络世界与物理世界紧密联系一起,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5G远程外科手术的成功意味着运用5G技术,医生将来还可能实现远程查房、远程B超等,这可能让优质医疗资源能迅速影响到偏远地区。 D.网络频段越高,基站覆盖的范围越小,要保证利用24G频段以上毫米波的5G网络的速度,服务商就需要升级现有的基站和安装更多的基站。 6.5G网络有哪三大主要特征?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绣朵花儿当补丁?
张金风
????“补丁”是个旧词,已经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我们的词典中走失。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打补丁的人生真谛
????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筐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她把旧报纸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精笼,顶上还带着盖子,内里朴实的笸箩外层用彩色蜡花纸装饰,就显得绚丽美观,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
????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小巧的粉布袋,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崭新布片儿。给我展示这特珠的嫁妆,母亲说,现在虽然很少动手做衣裳,但居家过日子,还是需要一个针线筐箩,扣子掉了需要钉,裤脚儿开了需要缝,以后的日子里,你用得着这个。
????陪嫁针线笸箩是我家乡的风俗,在那个一切都要动手做的年代,针线笸箩就代表了女红,裁裁剪剪,缝缝补补,针线活儿是女人们的舞台和生活主色调。可是商品时代,改个裤脚儿都有专门作坊,一个针线笸箩似乎只是顺应母亲传承风俗的心意而已。
????结婚之后,我把针线筐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不久,我又诚心实意地把它从衣柜深处请出来。先生的衣服纽扣松了,怕不小心把纽扣掉落在外边,难以配上同样的,只能急忙找出针线筐萝,防患于未然,将那松动的和未松动的扣子,逐一牢牢固定;又过了不久,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幸亏我及时发现遗落在地上的它,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此后的日子里,我就端着针线笸箩开始一个家庭妇女缝缝补补的生活。生活中难免在柴米油盐和烟熏火燎中生出磕磕绊绊,有一个个隐约的窟窿。怎么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以无比虔诚的心穿针引线,用细密的情感和针脚,缝补它的裂痕和伤口。
????我结婚已经二十多年,母亲也已离世十余年,但是她送我的针线笸箩一直陪伴着我,我越来越珍惜它。因为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多少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
????那一小布袋大小不同的扣子是生活的备胎,有些东西,丢了是找不回来的,你必须另外挑选哪怕逊色一点的及时补上去,就算花色不相同,也弥补了残缺。人生哪有那么完美,残缺了,生活就风侵雨蚀,一颗纽扣及时地守住你的内心,安抚你的困窘。那些小小的布片儿,就是生活的补丁,用剪刀来挑选、裁剪,用它们来填补生活的漏洞。缝补,自然不是原装,不会完全符合原初的梦想,但缝补就是不放弃,就是让抛锚的车继续旅程。生活是粗粝的,随着岁月的打磨,伤痕会很多,我们就需要这种缝缝补补的精神。
????那顶针是一个小的圆环铁箍,银白色的戴在手上,像戒指一样好看,乡下的妇人和老婆婆,经常手戴着顶针,那是实用,也是美,更是生活的智慧。顶针的表面有许多小小的凹孔,来迎接针的尾部,一根细小水滑的银针,需要扎透厚厚的衣裳和布壳子。那些坚硬的生活块垒,一根滑溜溜的针难以顺利穿透,顶针恰恰给它一种依靠和力量。生活中有些坚硬尖锐的关口,是很难顺利通过的,所以需要内心打磨一个顶针,对着那些磐石一样的坚硬处,迅速地推进你的针,到达你的目的地。针锥有粗大的针尖,还有倒钩,手握的部分是一块沉甸甸向的铁柄,这是更坚硬的精神支撑,在遇到巨大障碍的时候,用它先去打头阵,将一切阻碍洞穿后让我们的针——生活的理想——从容通过。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内有一包粉末和一根来回拉伸的线,缝被子、棉衣的时候,需要针线长途跋涉,一根粉线引导着针线走得不偏不倚,走出一条漂亮的直线。
????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母亲的一生为什么过得从容而不乏辉煌,她就是用一种缝补的精神去载剪人生,那些苦难、繁项、裂痕,一地鸡毛的琐碎和冗杂,郁被母亲果断地剪下丢弃,用一块新的心气儿去打补丁,将生活的粗粝和残损给遮盖过去。
????粉布袋、剪刀,顶针、五彩的线,绣朵花儿当补丁,这就是母亲的人生。
(2018年7月7日《人民日报》第12版,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中的“小小的针线笸箩”在行文结构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能自然巧妙地将文章的有关材料连缀起来,使文章井然有序
???B.“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运用了比拟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C.文章中“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多少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是我在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才慢慢懂得的,更是寄托了我越来越珍惜它的原因。
???D.文章叙述真实,说明清楚,感悟自然,取材富有生活气息,运用的语言朴实无华,虽然没有什么文采,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8.文章中说“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文章中有实写和虚写,虚实结合。这种写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①,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熹、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②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朗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①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B.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C.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D.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
D.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颇有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
B.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
C.郑冲是晋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熹、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D.郑冲受到武帝的高度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5分)
(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逢故人
【唐】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言不见之久,下句叙相见之情;相见“成悲”看似反常却真实。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描写诗人悲伤之态,又揭示诗人悲伤之由。
C.颈联进一步描述与故人相逢后的情景,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D.尾联既是劝慰故人亦是自劝,珍惜相逢时美好时光,今宵不惜一醉方休。
15.结合全诗,说说诗中之“悲”有哪些。(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屈原以鹰、雕之类的鸟自喻,表明志向的句子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善于运用比喻和比较结合的句式,极写秦朝统治者的豪奢,如说“使负栋之柱”竟然“??????????”,而“??????????”竟然“多于九土之城郭”,无不令人震惊。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两句表达内心苦闷、抑郁及情感的激荡变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一年半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就发布了《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先后两个《意见》,可谓 ,都在普及普惠上做足了文章。 学前教育幼儿园数量的严重不足和师资存在巨大缺口是其中两大核心问题。正是看到学前教育的强劲刚需,在利益的驱动下,天价幼儿园不断涌现,学前教育质量却没同步跟上,甚至出现虐童丑闻,与教育的宗旨 。另外,当前幼师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中职学校的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如何加强幼师准入门槛实乃目前的当务之急。建造校舍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而师资的打造绝非 之功,是最难解决的瓶颈。面临当前这样的困境,( ),加之缩减的师范类本、专科招生名额正好可以转移到幼儿园师资的培养上,可谓 ,两全其美。期待这次《意见》提出的各项举措能坚决贯彻落实,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脉相承 南辕北辙 一朝一夕 顺水推舟 B.一脉相通 南辕北辙 朝不继夕 因势利导 C.一脉相通 背道而驰 朝不继夕 顺水推舟 D.一脉相承 背道而驰 一朝一夕 因势利导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幼师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中职学校的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如何加强幼师准入门槛实乃当务之急。 B.当前幼师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中职学校的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如何提升幼师准入门槛实乃当务之急。 C.当前幼师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中职学校的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如何加强幼师准入门槛实乃目前的当务之急。 D.当前幼师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中职学校的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如何提升幼师准入门槛实乃目前的当务之急。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教育部已经本着“控量提质”的原则在进行师范教育改革 B.教育部正在进行的师范教育改革是以“控量提质’’为原则的 C.本着“控量提质”的原则,教育部已经在进行师范教育改革 D.本着“控量提质”的原则,教育部的师范教育改革已经进行 20.下面是某校园广播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吕梁英雄传》(长篇小说),作者系我国著名作家马烽和西戎。全书共80回之多,全部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为大家解读这部小说,到时将开通热线,由王宏老师为同学们垂询相关问题。敬请关注! 21.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互联网诞生50周年;
1998年,腾讯、新浪、京东、搜狐成立;
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
2009-2011年,小米、美团等明星企业崛起,微博、微信等明星产品相继诞生。
2018年,在世界互联网舞台上,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不仅是追随者、参与者,更是引领者、主导者。
20年来,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并影响了你我,影响了生活,影响了世界。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给当下年轻学子们以正确的人生导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全解全析
【答案】B【解析】A项,“中国在西周以前就已开始使用墨”错,说法绝对,原文是“大约在西周以前就开始了”。C项“没有庄子的这些美学思想,就没有书法用墨取象为上的观念”错,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这种观点。D项“用墨已经不再是一种技艺”错,曲解愿意。原文中是“用墨已不仅仅是一种技艺”
【答案】C【解析】“虚实作为评判书画艺术水准最高标尺”于文无据
【答案】B【解析】“是因为他们感觉到冥冥之中有神,虽极尽笔墨之巧,也难以完美表达,于是干脆返璞归真,寓巧于朴”错,强加因果。
4.(3分)B(¨广大用户反对高资费”错,据材料一第3段的意思,“降费”应是服务商为适应5G发展的主动行为。) 5.(3分)D(“网络频段越高,基站覆盖的范围越小”,依据材料三并不存在这样的反比例关系,材料三只讲了“毫米波基站只有150米的覆盖范围”。) 6.①超高的网速。②超低的时延。③超大的容量(或连接)。(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同即可) 7.D(错在“没有什么文采”,比如描写细腻,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8.人生的内里有时是朴素的,但会带来丰富多彩的人生。人生(生活)不轻言放弃,需要用心用情来对待人生(生活)的困境。人生不完美(有残缺)、生活有残缺,需要守住内心,需要缝缝补补的精神。人中有难关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需要强大的内心、不懈的奋斗,以从容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生活的苦难、繁琐、裂痕,需要乐观来对待,活出精彩。(从文中“打补丁”来遮盖,经过“缝补”,开出花朵可提炼出)(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点给2分)
9.围绕“小小针线笸箩”来实写(可以从真实的叙述或细致的描写或准确的说明来举例),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富有感染力;在实写基础上虚写,阐述生活哲理(如缝缝补补的精神等),引人深思,给人教益,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虚实的巧妙结合,既能表现“小小针线笸箩”是作者生活的陪伴、作者对它的珍惜之情,能表现出“小小针线笸箩”蕴含的生活真谛,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使主旨内蕴更深刻。(每点2分)
10.C
11.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12.A(“任职颇有美名”错,应是“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 13.(1)等到高贵乡公(曹髦)讲习《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及”“执”“亲”“与……俱”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祖考”“揽授”“与之断金”“克”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到高贵乡公(曹髦)讲习《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徒。常道乡公即位,郑冲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虽然达到宰相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当时晋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国之后,命贾充.羊祜等人分别制定礼仪、法律制度,(他们)都先向郑冲咨询,然后再施行。到魏元帝宣告禅让时,派郑冲捧策书。晋武帝登上皇位,任命郑冲做太傅,爵位晋升为公。不久,司隶李患、中丞侯史光上奏书说郑冲和何曾、苟额等人各自因为疾病,都应该免去官职。皇帝不准许。郑冲于是不再处理政事,上表自请退职。皇帝下诏美言劝阻,又派人申明晓谕。郑冲坚决推辞,交上貂蝉印绶(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诏书又不准许。泰始六年,下诏书说:“过去汉高祖凭借知人善任,因而能平定天下,追述功勋,把美名归于三俊。于是与功臣将符节分拿立下誓言,收藏在宗庙中,副本留在有关部门,以此昭明美德任用勋劳,从而保护辅翼王室。过去我的祖辈(考:本义是老,年纪大),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额各自崇尚德行仁义,明智公允忠诚,辅佐先皇,光大帝业。前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能兼及文武,忠诚恭敬正直,朕很赏识他们。”九年,郑冲又向皇帝呈上奏章辞官。第二年去世。皇帝在朝堂致哀,追赠郑冲为太傅,赏赐郑冲贵族用棺材,朝服,一套寿衣,三十万钱,一百匹布。谥号为成。
14.(3分)?C(“颇有‘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不正确。本诗颈联中的情感是悲伤而不是惊喜。)
15.(6分)?①一别多年,不能相见的悲伤;②白发如丝,容颜已老的悲叹;③暮春时节,落花飘零的悲凉;④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哀。(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6.(6分)(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2)多于南亩之农夫??直栏横槛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每空1分,有错宁、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17.D(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一脉相通: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在这指两则《意见》之间的承继关系,应该用“一脉相承”;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南辕北辙: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此句指“学前教育质量”与“教育宗旨”相离,应该用“背道而驰”;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朝不继夕:早晨不能顾到晚上。形容情况危急,难以预料。此处指很短时间就完成的功劳,故选“一朝一夕”;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因势利导”含有“引向适当的道路”的意思,“顺水推舟”不含这种意思,此句形容“师范类本、专科招生名额正好可以转移到幼儿园师资的培养上”含有“引向适当的道路”的意思,故选“因势利导”,故选D。) 18.B(“……的来源,来自于……”句式杂糅,去掉其中一个,排除AD;“加强……门槛”搭配不当,应该为“提升……门槛”,排除C;“目前的当务之急”赘余,去掉“目前”,故选B。) 19.A(B、D的主语是“师范教育改革”,与下文衔接不妥;C项主语是“教育部”,但因为状语提前,与上文衔接不够连贯。) 20.①“《吕梁英雄传》(长篇小说)”改为“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②“系”改为“是”;③“全书共80回之多”改为“全书共80回”;④“全部”改为“都”;⑤“垂询”改为“解答”。(改对1处得1分)
21.【示例】高三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并听老师讲解,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22.【写作指导】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必须在全面理解、分析写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写作导向,并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1)全面理解:命题材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列举互联诞生50周年以及20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迅速发展的事实;第二层,强调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影响,并提出写作任务。
(2)分析任务:“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给当下年轻学子门以正确的人生指导。”由此可见,考生必须写对“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影响”的深入思考,并通过写作“给当下年轻学子们以正确的人生指导”。
(3)明确导向: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基于中华儿女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而对于互联网的影响,我们既要看到中华儿女创新、奋斗的意义,看到互联网对我们、对国家、对人类生活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人们沉溺于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总之,考生需要:或立足于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抒写其现实意义、时代价值;或在观照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积极的、正面的改变的同时,也兼顾其对人类生活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引导“当下年轻学子们”正确对待互联网,拒绝“佛系”“惰系”,自强不息,志存高远。
立意角度:
①志存高远,方能成就高远;
②自强不息,才有民族未来;
③勇于创新,开创人类未来;
④理性对待互联网,才能走得更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