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1.1圆的认识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1.1圆的认识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27 12:2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圆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为了以后更深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见过很多圆形的物体,已经直观认识了圆,但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中,观察体验圆的特征,经历认识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并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及关系。
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自主探究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2分钟
?
我们生活在一个圆圆的世界,无数个圆形围绕在我们身边,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你能说说在哪见过圆形吗?
生活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圆?设计成圆形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圆的世界”一探究竟吧!
教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学生举手回答:车轮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井盖是圆形的光盘是圆形的……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究新知
15分钟
?
1.提出做圆的要求:每人用纸做出一个圆。
?
?
2.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你的圆,仔细管擦,你有什么发现?
?
?
?
?
?
?
?
?
?3.边演示边讲解:圆内所有折痕相交的这个点叫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板书:圆心o
4.引导学生在圆上画出一条折痕,再随意在圆内画出线段,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5.边演示边讲解:这条最长的,通过圆心且两个端点都在圆周上的线段,叫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这条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6.让学生画一画,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和半径?
量一量画出的直径和半径,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同一圆或等圆内????直径(d)—无数条??都相等
半径(r)—无数条???都相等??
?7.你会用字母表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吗?
板书:d=2r????r=d/2
?1.独立利用圆形模具在纸上画一个圆并剪下.
?
2.独立把圆反复折叠后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发现(一人说不完整,他人补充):通过反复的对折,圆上出现了很多折痕,这些折痕都相交于圆的中心;将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折痕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3.独立找出自己手中圆的圆心并用笔标出。
?4.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圆内的所有线段中通过圆心且两个端点都在圆周上的线段最长。
5.在圆上画出直径和半径。
?
?
?
?
?
?
6.分组合作,共同探究,集体完善结论。在同一圆里,有无数条直径,都相等:有无数条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
?
?
7.口头回答?
?
?
?
?
?
?
通过动手做圆,折一折,初步感知圆,形成表象,为进一步探索圆的特征做好铺垫。
?
?
?
?
?
?
?
?
?
?
?
?
?
?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整理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不断的量、画、说、论,手和脑都充分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
?
?
?
三.巩固练习
14分钟
1.????自主练习,互问互答。
2.选择。
(1)圆是平面上的(???)。
A.直线图形???B.曲线图形???C.无法确定
(2)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直径。
A.直线???B.线段???C.射线
(3)从圆心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B.?圆外??C.?圆上
(4)同一圆内的所有线段中(??)最长。
A.线段???B.直径???C.半径
3.判断。
(1)通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
(2)半径相等的两个圆的大小相等。
(3)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5厘米的圆大。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5)圆的所有直径都相等,所有半径都相等。
(6)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4.应用。
(1)书上兔博士的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2)马路上的下水道井盖为什么也是圆的?
1.同桌合作完成:一方给出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另一方则要答出相应的半径或直径。
2.抢答。比比谁的嘴巴快。
?
?
?
?
?
?
3.用手势表示出自己的意见。
?
?
?
?
?
?
?
?
?
4.小组讨论后,统一说法。
车轮是圆的,车轴安在圆心的位置,才能保证半径处处相等,车辆行走的就会平稳;井盖设计成圆形,无论怎么转动都不会掉下去,行人和车辆走过最安全。
?
?
?
?
?
?
练习题灵活多样,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
?
?
?
?
?
?
?
?
?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
?
四.课堂作业
6分钟
课本上“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检验每一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2分钟
说说本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上有圆心、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3)在同一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布置作业
1分钟
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画出圆心,测量并计算其直径和半径。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同一个圆中?????半径(r)——无数条,都相等
直径(d)——无数条,都相等
???????????????d=2r,??r=d/2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实践检验,在具体情境中逐步认识圆的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有自由表达见解的宽松氛围,还有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学习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深刻理解了知识。
成功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数学概念、公式和原理,依靠单纯的记忆和模仿去寻求题目的答案,而是应该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数学,服务生活。因此,本节课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解释应用的题目,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现出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