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物理必修2假期作业(十)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高中物理必修2假期作业(十)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25 10: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假期作业(十)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
[温故知新]
一、地球质量的计算
在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地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即mg=G,解得M=W.在已知g、R并在卡文迪许准确测定引力常量G后,可据上式得到地球的质量.
二、天体质量的计算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首先观测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r和运动周期T,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r,解得中心天体质量M=r3W.
三、发现未知天体
海王星的发现和哈雷彗星的回归.
[典型例题]
【例题】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与周期T关系作出如图所示图象,则可求得地球质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

A.        B.
C. D.
解析: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其圆周运动的向心力,G=mr,解得r3=T2,对照图象可知,=,地球的质量M=,B选项正确.
答案:B
INCLUDEPICTURE"方法总结A.tif" INCLUDEPICTURE "方法总结A.tif" \* MERGEFORMAT
解决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建立两种模型
①建立质点模型:天体有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和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两种,无论是哪种天体,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在分析天体问题时,首先应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人造天体直接看做一个质点,自然天体看作是位于球心位置的一个质点.
②建立匀速圆周运动模型:行星或卫星的绕行轨道大都为椭圆,但用圆周运动知识处理近圆的椭圆轨道问题,误差不大并且方便解决.
(2)抓住两条思路
天体问题实际上是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有两条:
思路1:利用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G=mg0(g0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思路2: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此得到G=ma=m=mω2r=mωv=mr.
INCLUDEPICTURE"考点预测C.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预测C.tif" \* MERGEFORMAT
名师点易错
1.计算天体的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任何星体.注意方法的拓展应用.明确计算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
2.要注意R、r的区分.R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若近地轨道运行,则有R=r.
[提升训练]
1.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  )
A.某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某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
2.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太空授课时,指令长聂海胜悬浮在太空舱内“太空打坐”的情景如图.若聂海胜的质量为m,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聂海胜在太空舱内受到重力的大小为(  )

A.0 B.mg
C.G D.G
3.比邻星是离太阳系最近(距离太阳4.2光年)的一颗恒星,根据报道:2016年天文学家在比邻星的宜居带发现了一颗岩石行星——比邻星b,理论上在它的表面可以维持水的存在,甚至有可能拥有大气层.若比邻星b绕比邻星的公转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的p倍,比邻星b绕比邻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q倍,则比邻星与太阳的质量之比为(  )
A.p3q2   B.p3q-2   
C.p-3q2   D.p2q-3
4.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
行星 半径/m 质量/kg 轨道半径/m
地球 6.4×106 6.0×1024 1.5×1011
火星 3.4×106 6.4×1023 2.3×1011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
B.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大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
D.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5.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则太阳的质量为(  )
A. B.
C. D.
6.(多选)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
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C.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
D.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
7.双星是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两颗质量不等的天体构成的双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较大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较大
B.质量较大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较大
C.两颗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D.两颗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8.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0,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球体的体积为V=πR3.求:
(1)地球半径R及地球的平均密度;
(2)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当赤道上的物体恰好能“飘”起来时,求地球自转周期T′.









9.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的作用,恒星有“聚焦”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如图所示,设某双星系统中的两星S1、S2的质量分别为m和2m,两星间距为L,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O转动.已知引力常量G,求:

(1)S1、S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
(2)S2星到O点的距离;
(3)它们运动的周期.























参考答案
1.解析:由G=mR得太阳的质量为M=,B对;由上式可知行星的质量m被约掉,故不能求出某行星的质量及密度,A、C错;由于不知道太阳的体积,不能求出太阳的密度,D错.
答案:B
2.解析:聂海胜在太空舱内受到重力的大小等于万有引力,F=G,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答案:D
3.解析:根据eq \f(GM比邻mb,r)=mbeq \f(4π2,T)r1,得M比邻=eq \f(4π2r,GT) .根据Geq \f(M日m地,r)=m地eq \f(4π2,T)r2,解得M日=eq \f(4π2r,GT).则=eq \f(r,r)·eq \f(T,T)=p3q-2 .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B
4.解析:分析可知,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mg=G,解得g=,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g火=eq \f(GM火,R)=3.7 m/s2,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A选项错误;星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r,解得T=2π,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公转周期较大,B选项正确;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重力充当向心力,mg=m,解得v=,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和星球半径均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选项错误;=ma,解得a=,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小,D选项错误.
答案:B
5.解析: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r,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G=m′g,联立解得太阳的质量M=,D选项正确.
答案:D
6.解析:任意两个星星之间的万有引力F= ,每一颗星星受到的合力, F1=F,
由几何关系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R①
合力提供它们的向心力: = ②
联立①②,解得 v=,故A正确;角速度ω==,故B正确;由T= 可得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π,选项C正确;任意两个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F=,每一颗星星受到的合力就是其向心力,F1=F,故向心加速度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故选ABC.
答案:ABC
7.解析:两天体在两者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相等,A选项错误;双星属于同轴转动模型,角速度相等,周期相等,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1ω2r1=m2ω2r2,两星质量不等,转动半径不等,线速度大小不等,D选项错误.
答案:C
8.解析:(1)在两极: F万=mg0,在赤道处: F万-mg=m2R,可得 R=.
在地球表面两极=mg0,由密度公式: ρ=
解得: ρ= .
(2)赤道上的物体恰好能“飘”起来,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0=mR,解得 T′==T.
答案:(1)  (2)T
9.解析:(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S1、S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F万=G·=.
(2)(3)双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设O点距S2星的距离为x,双星运动的周期为T
G=2mx
G=m(L-x)
联立解得x=L,T=2πL .
答案:(1) (2)L (3)2πL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