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班级
八年级
学科
物理
课 题
宇宙探秘
第______1_______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
2、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3、知道太阳系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阅读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初步领略宇宙的神奇,培养对天文学的兴趣;大致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学说;
教学难点
理解大爆炸宇宙模型
教学
设计意图
这一节与上一节类似,牵涉到的具体知识超出了教学要求,而仅仅是介绍,既抽象又难以体现探究性 ,所以在教材中采用了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发展史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主要教学过程
(含教师课堂活动、学生课堂活动、设计意图说明等)
修改意见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史及其渺小和短暂的,但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宇宙有多大?宇宙有限还是无限?宇宙有没有中心?若有,宇宙的中心在哪里?宇宙如何变化?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多媒体展示有关宇宙的图片。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古人看天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的探索。
思考:
古代人是怎样看天的?
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托密勒提出了“地心说”。
(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课文,同时思考:
1、“地心说”科学吗?
2、什么是“日心说”?是谁提出的?“日心说”科学吗?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问题
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三)星空世界
阅读思考:
1、什么是恒星?恒星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什么是银河系?
3、地球、太阳、银河系、宇宙的关系是怎样的?
4、天体之间的距离很遥远,用米、千米等距离单位方便吗?课文中介绍了哪些“量天尺”的单位?
多媒体展示太阳、银河系等天体视频素材
组织学生讨论:宇宙的结构层次
阅读讨论后回答:
大部分星的相对位置似乎不变,人们称这些星为恒星。实际上,它们不是绝对不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也在变化。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
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天文学中,采取一些特殊的长度做距离单位。例如,取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AU),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为一光年(l.y.)。
1AU=1.496X1011m
1l.y.=9.461X1015m
(四)宇宙从何而来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
为什么说星系在离我们而去?
宇宙从何而来?
演示课本中图7-25所示的实验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体会大爆炸宇宙模型
了解中国人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在“原始火球”里,温度和密度都高得无法想象,这时物质所处的状态至今还无法描写。这种状态可能极不稳定,最终,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宇宙探秘
一、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二、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为一光年(l.y.)。
1l.y.=9.461X1015m
三、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21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