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分子世界
【教学设计思路】
《走进分子世界》为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首次接触微观物质结构问题的研究。本课教学旨在带领学生沿科学家探究物质结构的路径进行微观世界的研究,在建立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的过程中学习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并用这种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分子的物理属性。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强烈愿望。通过小组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归纳出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能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应用这种方法去研究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并能利用工具进行观察想象和收集证据。密切联系生活,展望未来,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方法。
4、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3、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微观世界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探究更小微粒的兴趣。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子模型的建立、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教学难点:分子模型的认识以及运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资源】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白纸、6B铅笔、放大镜;烧杯、温水、高锰酸钾颗粒、药匙;冷水、酒精、玻璃管;铁丝圈、肥皂水;注射器、冷水、金属块。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氨水、酚酞试液、千纸鹤、钟罩;量筒、黄豆、菜籽;烧杯、滴管、水;香水;铁丝圈、肥皂水。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演示:千纸鹤变红
(创设情境,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
(一)建立分子模型
学生活动:观察笔迹和放入高锰酸钾的温水。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选择模型)。
学生活动:将水和酒精混合,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用黄豆和菜籽相混合进行实验。
学生类比活动和演示现象,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学生归纳以上研究过程中所用的方法。
(板书:观察现象→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知道分子的概念及尺度。
(视频)模拟分一滴水,巩固分子的概念。
(视频)展示研究的工具,同时也是收集证据检验猜想(模型)
师生讨论完善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
(视频: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中间插入“大量”)(板书: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二)研究分子的物理属性
1.探究分子的运动
问题:为什么能闻到香水味?
学生活动:用刚才归纳出来的研究方法研究分子的运动。
小组汇报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2.探究分子间的吸引力
小红的困惑。
学生活动:再次用刚才归纳出来的研究方法研究分子间的吸引力。
小组展示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3.探究分子间的排斥力
既然分子间有空隙,且分子间存在吸引力,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压缩任何物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活动:压缩水和金属块。
学生交流活动感受,体验排斥力的存在。
(三)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学生活动:压缩空气。(置疑:为什么和压缩固体、液体不同?)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读一读”
学生交流自学的成果。
(四)“生活·物理·社会”——纳米材料
(视频:神奇的纳米材料)
三、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收获、提出新问题。
(解释千纸鹤变红的原因,将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让学生思考)
四、课后拓展
上网查阅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了解构成物质的更小微粒。